上半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稳增长、扩消费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6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低于全市1.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回落1.5%,低于全市4.3个百分点。
一、运行特点
(一)乡村消费市场快于城镇。随着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消费市场环境持续优化以及“和美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消费市场发展逐步快于城镇。上半年,全区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6亿元,增长1.9%,高于城镇市场增速0.5个百分点。其中乡村市场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1亿元,增长2.3%,高于城镇市场增速4.1个百分点。
(二)商品零售领先餐饮收入。商品零售124.8亿元,增长1.5%,高于餐饮收入增速0.1个百分点。从占比看,商品零售占社零的总量高达90.7%,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零售32.2亿元,下降1.1%,高于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速14.6个百分点,领先幅度较一季度提高3.5个百分点。
(三)批发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今年以来,受再生物资回收与批发行业政策调整,批发业整体形势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区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5.7%,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二位。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累计增长3.1%,较上年同期提高14.8个百分点。
(四)部分生活类商品消费降幅收窄。受家电、商超等行业促消费政策拉动影响,上半年,全区限额以上单位生活类商品消费降幅较一季度有所收窄。从限上零售类值看,粮油食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日用品类、饮料类零售额分别下降6.9%、14.8%、21.1%、10.3%,降幅较一季度分别收窄10.8、6.1、14.8、2.3个百分点;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织品类零售额分别下降9.4%、7.3%,降幅较一季度分别扩大11.7、3.3个百分点。
(五)成品油市场拉动明显。随着油价变化趋于稳定、燃油车价格下探、暑期出行量增加、快递物流等交通运输业务量提高等因素影响,全区成品油市场呈稳步上升态势。上半年,全区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9.4%,较一季度提高4.8个百分点,拉动全区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个百分点;总量占比为64.2%,较一季度扩大4.4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疫情后虽然我区批零住餐行业消费潜力均有不同程度释放,但入库单位质量不高、扶持政策不到位、调查对象配合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少数优质行业、单位无法及时纳统,影响了下行行业和单位产生数据缺口的弥补。
(一)行业发展“一升三降”。上半年,全区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5.7%,零售额销售额增长5.7%,住宿业营业额下降3.4%,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7%。其中,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增速较一季度分别回落4.5、0.6、1.4个百分点,餐饮业提高0.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对比,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回落7.1、29.6、21.6个百分点;与全市平均水平比,除批发业外,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低于全市3.4、4.1和3.8个百分点。
(二)社零指标不容乐观。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6和1.2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8.2个百分点。具体来看:
1.限上消费品市场下行压力加大。上半年,全区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5%,降幅较一季度扩大0.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9.4个百分点。115家涉及限上零售额单位中,累计负增长的为66家,下降面高达57.4%。
2.限额以上小微企业、吃穿用类零售额深度下降。受退库挂基数单位下拉影响,二季度当季,全区限额以上小微企业零售额、限上吃穿类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4.7%、7.6%,降幅虽较一季度分别收窄1.7、3.1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同期分别扩大19.5、3.6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全市5.5和7.3个百分点。
3.限额以下抽样调查单位增速放缓。二季度当季,国家统计局对限下抽样单位支撑材料提出更高要求,部分调查对象缺乏相应的佐证材料导致数据上报存在困难,全区限额以下抽样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一季度回落23.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1.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六位。
(三)汽车市场面临挑战。新能源汽车销量与日俱增,不断挤压我区以燃油车为主的汽车销售市场生存空间,我区限上汽车类零售额一直承压下行。6月下旬,经开区开展一系列汽车促销活动,对我区汽车市场造成进一步冲击。上半年,全区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2.7亿元,占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比重为8.3%,占比较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7.6%,降幅较一季度扩大14.8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一季度回落20.9个百分点。
(四)电商发展空间有待挖潜。随着消费方式转变,更多消费者热衷网上购物,从商务部门反馈数据看,上半年,全区累计完成电商销售额高达12.3亿元。截止目前,我区在库电商企业仅3家,比泾县、绩溪县和旌德县分别少22家、5家和4家。3家单位上半年累计完成销售额仅1.4亿元,占全区电商销售额比重仅有11.4%。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数据看,2023年全区电商企业有175家,可挖潜空间较大。
(五)新入库单位质量堪忧。2023年和2024年2月全区新入库限上单位19家,累计完成营销额2.3亿元,占全区限上营销额比重仅有3.9%,对全区限上营销额拉动率不足0.5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营销额负增长的有10家,有两家单位因停歇业已于5月0上报。
三、意见建议
今年上半年,全区消费品市场无论较一季度还是较去年均呈现较大幅度下滑,在稳增长、扩消费政策加持下,部分行业和指标虽有所回暖,但整体状况仍面临严峻考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走访调研,优化消费环境。从短期看,一是加大走访调研力度,围绕社零评估相关指标,重点调查下滑面较大企业和个体,了解行业发展动向,摸清市场脉络,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二是刺激居民消费,实施临时性的消费补贴政策,如发放消费券、提供小额信贷支持等,拉动内需,盘活消费市场。三是完善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信心;四是促进消费升级,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推动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升级。
(二)加强转型升级,弥补汽车短板。从短期看,一是抓紧出台并实施购车优惠政策,出台针对我区燃油车的临时性购车补贴、车辆购置税优惠等措施,降低购车成本,吸引消费者购买;二是持续扶持我区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供充电设施建设补贴,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完善汽车后市场服务,建立健全汽车维修、保养、二手车交易等后市场服务体系,提升消费者购车后的使用体验,延长汽车消费链。
(三)加强部门联动,助推培育入库。一是建议商务、市场监管、税务、统计等部门密切配合,整合工作力量,开展准达限企业实地摸排,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共享企业基本信息,协调行业主管部门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及问题,形成强大的部门合力。二是走访调研中,加大各类惠企政策宣传,打消企业顾虑,增强企业入库意愿,特别是电商企业,消除其担心纳统会增加税务负担的疑虑。同时,鼓励企业进行“工贸分离”、“农贸分离”,做到“应统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