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安徽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城高新区管委会>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703691067764l/202407-00010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安徽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关于区政协2024年第2号提案会办函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7-05 发布日期: 2024-07-05
索引号: 11341703691067764l/202407-00010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安徽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关于区政协2024年第2号提案会办函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7-05
发布日期: 2024-07-05
关于区政协2024年第2号提案会办函
发布时间:2024-07-05 08:41 来源:安徽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浏览次数: 字体:[ ]

宣州区发改委:

    现就提案者张莹关于聚焦“优”“专”“强”,建设全省一流工业园区的提案,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今年以来,宣城高新区紧紧围绕市委“追赶江浙、争先江淮”战略部署,聚焦“优”“专”“强”,全力以赴拼项目、拼投资、拼经济、拼环境,努力建设成为全省一流工业园区,园区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在2023年年度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工作获得省发改委通报表扬。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围绕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及城市北部新城定位,强化重大政策制定、重大举措落实、重大工程建设、重大项目谋划。结合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基础、产业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已将主导产业调整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精细化工及新材料1个特色产业,着力构建“2+1”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已启动宣城高新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宣城高新区充分利用园区空、铁、水、陆四合一交通联动网络格局,依托宣州区长三角几何中心区位和空间优势,在新能源(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特色产业(精细化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链上坚持以商招商、补链招商,常态化走访企业,强化以商招商。围绕宏润泰阳、立讯精密等大型企业针对性引进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谋划打造立讯配套产业园。2024年1-6月份,已完成新签约项目20个,协议投资额约184.5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

    三是抓龙头培育,提高集群核心竞争力。宣城高新区紧紧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趋势,适时将主导产业调整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已形成以立讯精密为龙头,带动新拓装备、乐畅汽配、三友表面处理等7家企业协同发展格局,促使相关企业从零部件端到模组端智能化改造,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模块化产品(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电气化)新四化汽车综合解决方案。立讯拟规划建设四期五期,新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主要研发和生产制造汽车智能驾驶系统、汽车智能座舱系统、汽车电驱动系统、5G通讯射频系统等全产业链。全部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约50亿,总产值达100亿元。将进一步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零部件产业整体实力,有效提升高新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区域竞争力。在新能源领域,以宏润新能源为龙头,重点发展光伏组件和电池片制造,加快宏润新能源10GW高效光伏电池片项目建设。依托宣铝铝业、南铝铝业、嘉资、吉瑞电子,布局光伏材料与零部件、化学电池与配件领域。总投资107.5亿元项目宏润新能源一期已建成投产,随着宏润新能源等新能源企业先后投产达效,高新区新能源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预计到“十四五”末,高新区新能源产业产值将突破百亿.

    四是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充分用足用好宣城高新化工园区这一省级化工园区“金字招牌”,实施“特色产业升级行动”,以精方药业、美诺华药业为龙头,围绕“药品生产—仓储—物流”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思路,以祛湿消导补益解表中成药、治疗慢性病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品为重点,并配套引进下游相关化学药制剂生产企业,打造以现代医药、特色化学原料药为主导的现代医药产业园。充分发挥亨泰电子、申兰华、金宏等重点企业产业基础条件,积极推进产业协同延链补链工程,积极向下游拓展电子化学品、高端有机颜料、橡胶助剂和碳四下游材料等特色专业化产业集群,重点规划布局高性能有机颜料产品,半导体材料、新能源电池等科技含量高、市场增长潜力大的电子化学品产业。逐步培育壮大区域化头部企业,打造数个高端精细隐形冠军,构建特色化产业名片。依托晶瑞、弘朗炭科技等新材料研发优势,建立纳米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依托本地铜基、锌基、铝基材料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金属新材料行业。做大精细化工特色产业集群规模,打造长三角高端特色精细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力争2024年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历史性实现宣州区主板上市企业“零突破”。

    五是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一是加快创新主体培育速度,激活高质量发展内驱动力。坚持扩增量,控存量,一方面在新企业落地建设阶段就提前介入,宣传科技政策,指导企业开展高企申报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加大对老企业的深入摸排,充分挖潜,及时完善高新区高企培育库,定期更新,为高企申报做好铺垫。加强入户宣传和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尽可能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申报。二是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实现产学研融合新突破。一方面定期梳理高新区企业的技术要求,加强和省内外高校特别是合工大宣城校区的联动,推动高新区与合工大智能研究院、立讯共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联合实验室取得阶段性成果,促成宏润与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宏润北大钙钛矿叠层电池研究院”项目落地,并积极向上争取企业产学研合作资金支持,提升高新区企业转型升级与创业创新活力。另一方面加大科技型企业扶持和政策兑现力度,用好“科技贷”政策,保证企业能够最快的获得贷款,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解决生产经营上的困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高新区整体研发水平。截止目前,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近40项,登记技术合同7项,成交额2.33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2.64亿元,占比3.39%,同比上年同期提升0.59个百分点。三是加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打造科技人才创新高地。加强对企业的走访摸排,了解企业的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情况,梳理有条件、有潜力的团队作为重点后备对象,落“科技副总”、“政聘企培”等多种创新模式,推动驻企人才在为企科技赋能和产业升级等工作上“开花结果”,同时加强与上级科技部门的对接,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政策的倾斜,积极扶持科技人才团队的成长。已为立讯、福美达、申兰华、杰爱、博瑞特5家企业申报“科技副总”10人。

    六是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宣城高新区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政银企信息交流,协调金融机构,走访需求企业。开展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无抵押“科技贷”业务及“园区贷”业务,截止目前,高新区“科技贷”已累积为弘朗炭等8家企业提供贷款1880万元,另有驿星智能等3家企业1400万元等待放款中。“园区贷”已累计为17家企业提供园区贷额度6300万元,累计为11家企业放款4200万元,其中2024年为2家企业(宣铝、银顺)提供园区贷额度700万元,放款700万元。增强企业再融资能力,助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



2024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