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重点工作任务
|
牵头单位
|
完成情况
|
下一步工作计划
|
1
|
巩固提升“双创”成果。
|
区文明办
区卫健委
|
1、举办省级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培训会议,布置监测工作。2、统计全区各乡镇、街道常住家庭户数信息报省卫健委,目前,在省级抽样的五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2024年健康素养水平监测调查工作,对澄江、西林等地督导监测情况。
|
1、开展健康素养宣传月系列活动。2、举办2024年宣州区健康素养巡讲大赛。
|
2
|
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建成运营公办普惠托育中心1个。
|
区卫健委
|
1.兑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资金,开展人口健康基金帮扶救助项目;2.完成区级公立托育机构和公立医院托育点挂牌,全区总托位数达3500个(其中普惠托位3040个),每千人托位数达4.55。在国家托育机构备案系统中成功备60家(含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备案52家),其中普惠性托育机构53家。
|
1.深入贯彻落实省卫健委等7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政策的若干措施》《宣城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相关措施》及《宣城市育儿补贴发放实施方案》等文件,根据区实际情况,出台配套文件,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2.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办托育机构建设,推进托幼一体化,支持各类用人单位、大型园区提供托育服务,进一步提高托位利用率,落实入托补助政策。
|
3
|
持续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
|
区卫健委
|
1、做好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和营养监测第三阶段数据合并和数据分析工作。2、做好2023年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国家级和省级网报填报工作,并随时做好相关工作对接。
|
1.召开两个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单位按建设标准统一开始准备复审资料,全面开展内部资料的整理和外部环境的维护。2、拟定新建10%健康社区(村)文件,启动新增健康细胞的创建,并维护原有健康细胞建设。3、继续做好宣州区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和营养监测工作。
|
4
|
深度链接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打造跨省、跨区域城市医联体,建立重点学科联盟4个。
|
区卫健委
|
1.完成对紧密型医共体市、区两级考核,已建立的7个名医工作室均已正常开诊;2.完成2家名医工作室申报,分别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三角郭敦明名医工作室、南京市口腔医院长三角王育新名医工作室;3.建立重点学科联盟2个(宣城天健康复专科医院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建立康复专科联盟、宣城市中心医院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建立血管外科专科联盟)。
|
1、落实医共体“两包三单六贯通"建设路径以及医联体“十统一”运行机制,规范推进紧密型医共(联)体建设。2、加快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医疗和预防有效融合,实现专家资源、医疗技术、药品保障、补偿政策、双向转诊、公卫服务上下贯通,打造优质高效、与分级诊疗制度相适应的整合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5
|
支持市中心医院“创三甲”、市四院“创三级”,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构建狸桥、水阳区域医疗次中心医疗圈。
|
区卫健委
|
宣城市中心医院:市级科研项目完成21项,超过三甲标准的8项;市级重点专科3个,符合三甲标准关键技术开展152项。宣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按照《三级医院创建基本标准》要求,对开放病房、老年病房进行改造升级,购置一批先进医疗设备,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会诊等功能。
狸桥中心卫生院:目前,血透中心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加强服务能力提升,今年以来,已安排5名骨干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水阳镇中心卫生院:加强服务环境和流程改进,对门急诊进行改造。现各项改造基本完成,各门诊科室投入使用,方便群众就医,今年以来,已安排8名骨干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医疗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配备,2.继续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合作,共享医疗资源,提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引进新的诊疗设备,提高诊断能力。3.派遣医护人员外出学习,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借专家驻点帮扶之机,提高特色科室和其他科室的新项目新技术开展。4.持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