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4年一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7.5亿元(含经开区),占全市比重的32%,累计增速2.6%,2024年5月份,全区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2%。预计二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约3.5%左右。
2.进出口。2024年1-2月实现进出口6538万美元,增长54.89%,增幅居全市第二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4.3个百分点。
3.利用外资。2024年1-5月利用外资377万美元,去年同期为0,新设立外资企业5家,新批合同外资275万美元。
4.电商网销额。今年1-5月宣州区电商网络零售额9.5亿元,同比下降28%。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市场潜能。一是开展促消费行动。开展“徽动消费·乐享宣州”促消费家电以旧换新专场活动,我区共有12家家电销售企业参与活动,补贴资金100万元,活动总计回收旧家电2510台,销售新家电2407台,总销售额1117万元,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活力,提振消费信心。二是大力培育限上企业。培育成长性强、发展后劲足的企业,推进园区重点开展食品加工企业的工贸剥离工作,为批发业增长提供新的增长点。力争到2024年底,对全区限上、限下单位实现大换血。三是全力推进数据统计。每月召开工作推进会,掌握全区各乡镇街道商贸企业情况,确保企业数据应统尽统。全面摸排因没有收银系统、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因素造成统计数据质量差,数据统计不上来的中小企业、限下样本单位,及时报统计部门予以退库。
(二)持续用力提升外资外贸增效提质。一是支持企业出海拓市场。充分发挥重点展会贸易促进作用,组织辖区13家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国内重点展会,向外贸企业推送200多条境内外国际展会,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做好深入细致的服务保障工作。二是优化外贸发展环境。指导企业积极正确运用各类政策红利,目前已有34家企业在单一窗口申领出口信用保险,降低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遇到的风险。面向宣城高新区、宣州经开区、寒亭工业园等重点园区开展RCEP专题培训,提升运用自由贸易协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截止到目前,成功帮助外贸企业办理RCEP优惠原产地证22份。三是持续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将宣传和推广“中国(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作为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实现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和有力抓手,截止到5月底,我区外贸企业使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办理业务1200份左右。同时全力协助符合认证标准的外贸企业申报海关AEO认证,5月14日立讯精密顺利通过合肥海关审查,成功申报AEO认证。四是推动外贸新业态发展。鼓励传统外贸、制造和流通企业“触网升级”,积极运用跨境电商开拓国际市场。支持福美达、特勒车业等重点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等业务,拓宽企业销售渠道。今年4月,宣城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被认定为市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充分发挥鸿乔斯和宣城跨境电商产业园发挥示范“头雁”效应,开展跨境电商运营相关培训7场。五是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主动向外资企业和涉外人员宣传“外资24条”和《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帮助外资企业协调投资过程中资金、土地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外商在我区投资的信心和便利化水平。
(三)推深做实商务系统暖民心行动。一是放心家政行动。培训家政服务人员3150人次,已培训家政服务人员3150人次,完成年度目标100%。新增家政服务人员1270人,新增家政服务人员1270人,完成年度目标100%。二是文明菜市行动。已对32个农贸市场所涉及到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规范经营、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排查,共排查整治问题106项,其中整治消防安全问题46项、环境卫生问题16项、食品安全问题1项、经营规范问题43项,均已整改完毕。高新区新建诚园农贸市场申请省级奖补,目前区级初验通过。
(四)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一是培育壮大农村电商经营主体。组织指导涉农传统商贸企业、品牌农产品经营企业开设电商平台旗舰店,培育一批特色农产品销售专业化电商企业,目前包括“ 敬亭绿雪”“香兴锅巴”“天龙湖”等我区11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开展网上销售,2023年1-5月新增电商经营主体521家。二是加强电商人才培训。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关注重点,围绕税费减免、新媒体运营等方面,面向新型电商经营主体、返乡青年、退役军人等开展就地就近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共计131人次、培训2期。
三、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一是限额以上企业支撑不足,重点零售企业严重下滑。中石油、中石化受加油点关闭、企业用油调整影响,1-5月销售额较同期均有所下降。汽车销售企业受3月汽车促消费活动影响,顾客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购车需求减少,。
二是限下评估指标较弱。限额以上吃穿用类企业。主要受经济下行大环境影响,食品和超市行业营收有所下降,我区大型商超企业,如:八佰伴、大润发,销售额1-5均同比下降。部分乡镇小型超市由于经营不善,导致亏损。限额以上小微企业多为住宿、餐饮企业为主,当前住宿业企业之间为了留住客源,降低住宿价格,打起了“价格战”,导致住宿业的营业额大幅降低。餐饮市场萎缩,企业考虑人员成本及利润问题,重点餐饮企业增速均出现下降。
三是限上企业培育进度较慢,由于6月大个体申报仅采集1-5月收入数据,大部分企业收入未能达到入统标准,因此截止目前仅有1家提交申报资料。
(二)进出口
1.外贸传统产业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传统外贸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传统外贸企业处于小而散的情况,全区60%的外贸企业全年进出口额不超过50万美元,超过1000万美元仅有7家。
(三)利用外资
1.外资招引吸引力不强。目前我区外资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产品科技含量低,发展潜力小,外资以商招商缺乏优势,难以对接优质的外资项目。同时外商增投资意向不强。在走访挖掘存量企业时了解到,外资新投资或追加投资意愿不强烈,外资企业不愿意进一步追加投资。在拓展增量企业过程中,外商考虑到交易成本,注资意向不强,多使用借款形式进入。
(四)电商
一是物流制约电商企业发展。宣城快递物流价格比周边地区高,导致电商企业成本不断提升。
二是特色亮点品牌打造不够。主要表现为网适产品种类单一、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对网适产品的特色亮点品牌开发、加工、包装和宣传不够,另外,欠缺商标注册和质量认证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