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教体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教体局> 教育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 第六中学> 教学科研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5656/202402-00317 组配分类: 教学科研
发布机构: 宣州区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宣城六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课后服务实施方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2-26 发布日期: 2024-02-26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5656/202402-00317
组配分类: 教学科研
发布机构: 宣州区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宣城六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课后服务实施方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2-26
发布日期: 2024-02-26
宣城六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课后服务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4-02-26 11:24 来源:宣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双减”决策,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实施意见》,依据《安徽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督促“一校一案”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皖教秘基【2021100号),《宣城市教育体育局层转关于督促“一校一案”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教秘基【202118号)和宣州区教体局(教育【20224号)等文件精神,在总结我校20222023学年课后服务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学期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减负为目标,积极开展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构建机制健全、保障完善的课后服务体系,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难题,同时满足学生多样化课后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课后服务原则

1.坚持学生自愿原则。学校首先向家长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和《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申请表》,学生家长在《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申请表》上签字后,由学校保存入档。

2.坚持公益服务原则。学生课后服务应充分遵循公益性、服务性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以坚持服务群众为宗旨,根据上级部门核定标准适当收取部分成本费用,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给予减免。

3.坚持安全至上原则。学校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保”工作,做到“集中有专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学校与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共同承担责任,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三、课后服务对象

所有自愿申请参与的学生

四、课后服务时间

作息时间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第一节课

4:35-5:05

4:35-5:05

4:35-5:05

第二节课

5:10-5:40

5:10-5:45

5:10-5:50

  明:此为春季作息时间,5月份进入夏季作息时间时,每个时间节点再向后延顺30分钟。为防止交通拥堵,错峰放学,第二节课各年级放学时间不统一。

五、课后服务课程

1.社团活动:篮球、足球、手球、气步枪、机器人、航模、科技创新、声乐乐器、绘画美术等

2.学科活动:文化课作业辅导、模拟训练

七年级: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八年级: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物理

九年级: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物理  化学 

  明:社团活动不分年级,重新独立编班。学科活动分年级分班级,不重新编班。具体课程安排见附件。

六、课后服务实施程序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学校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

  长:李静波

副组长:郁德祥  彭明珠  吴志明   

  员:    夏云扣      罗林珍  杨天一  王来喜      马爱彬  冯爱国  江锡华  孙大国  班主任  备课组长

(二)工作准备

1.认真做好宣传。学校利用开学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公布学校实施方案,确保全校师生及家长知晓。

2.组织自愿报名。坚持学生自愿、家长书面申请为前提,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利用开学报名班主任有序组织学生课后服务报名,第一周正式实施。

3.成立服务团队。教导处提前安排校内教师轮流值班参与课后服务,相关教师安排见附件。

(三)组织实施

1.学生主要以完成当日书面作业或社团活动为主。

2.下午放学后,班主任老师负责清点需要留校的学生,清点好人数交接给课后服务负责教师,做到无缝对接,要求在班级黑板右上角写出“应到    人,实到    人,请假    ”。

3.课后服务教师要做好当班期间学生的安全防范工作和组织学生有序放学。

4.课后服务结束后,各班课后服务教师和家长志愿者负责组织各班学生安全离校,可采用错时分批放学,与城管、交通管理部门做好对接,维护交通秩序,做好流动摊贩管理。并教育好学生注意交通安全。

5. 每天的行政值班要做好各班课程开展的巡视工作,值班教师要做好每节课的查课及记录统计工作,课后服务结束后,值班人员要配合教师做好各班学生集体放学,负责清校。

七、课后服务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课后服务工作是一项民生、民心工程,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服务家长、服务学生的思想,积极创造条件,为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家庭排忧解难,把好事办好。

2.规范操作,强化管理。要切实增强规范意识,要坚持“学校统筹、班级实施”的原则,规范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落实好“不讲授新课、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原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严格规范学生交接程序,确保学生安全。

3.集思广益,提高质量。全体教职员工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各项适合学生的有益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加强研究和探索,使课后服务既满足家长的需求,又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健康成长规律。要与家长及学生多沟通,多听取各方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后服务工作。

八、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学校高度重视课后服务工作,成立专门服务工作机构,作为重要的民生服务事项,纳入学校工作常规,加强领导,精心策划,认真实施。各班主任及值班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切实将放学后课后服务作为一项份内工作,组织好,服务好,真正让课后服务成为学校的实事工程。

2.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放学后课后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包括学生课后服务自愿申报审批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等,确保课后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规范管理。课后服务工作必须坚持家长自愿、公益服务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得进行集体“上新课”,不得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课后服务值班教师要做好值班记录,详细记录每天异常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救助并报告班主任和行政值班,班主任及时联系学生监护人,确保学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