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水东在高质量发展中从全力蓄势向全面成势加快转变的奋进之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项目会战突破年、和美乡村建设年、社会稳定巩固年”行动要求和镇党委决策部署,锚定“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奋斗目标,谋深谋细重点工作举措,抓紧抓实工作质效提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知难而进,在破解、破题、破局上狠下功夫,以实干、实效、实绩全力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和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为此,我们将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将埋头苦干壮工业一以贯之
工业是水东高质量发展绕不开也规避不了的“必由之路”,是社会财富积聚的基础,也是民生服务保障的基础,所以我们要一以贯之。
以项目建设为主战场。以项目会战突破年为工作指引。一是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全力做好在建、新建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紧盯重点项目,加速推进龙泉湖水库、G329国道改扩建项目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紧抓水东古镇EOD项目等一批拟开工项目开工。二是加速谋划项目落地。重点谋划推进水东大景区移民安置区项目、朝阳河流域民宿布点规划及项目招引、原宣州水泥厂精品民宿、海螺砂岩矿、祁梅、前进和美乡村建设、古镇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力争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以转型升级为动力源。牢牢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牛鼻子”,突出规划引领,细化落实“一企一策”。全力推动存量产业用地盘活扩容、提质增能。鼓励兼并重组,盘活存量、腾笼换鸟,鼓励企业积极申报技改项目。全年确保盘活低效闲置土地3宗,重点嫁接盘活建设总投资11.2亿元的宣州水东200MV/400MH共享储能等项目,力争实现盘活低效存量用地150亩。围绕海螺以及建材矿山等企业谋划新的技改方向,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现行的市场环境。实现工业强基“再突破”。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聚焦文旅、新型建材等产业,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吸引长三角地区转型优质企业来我镇投资。有效利用金莳智慧小微企业园的平台优势,点燃全员招商激情,发挥现有企业家和商协会禀赋优势,形成以商招商的工作合力。全力做好项目帮办、代办及跟踪服务工作,树立“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为企服务工作机制,坚持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的工作理念,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助力水东工业提质增效。
二、将大张旗鼓强文旅一以继之
旅游是水东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希望所在,是实现水东历史性的超越的“不二法门”,所以我们要一以继之。
抓品牌促提升。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及市编委的支持,筹划成立水东大景区管委会,统筹水东旅游发展工作。充分利用水东古镇EOD项目的拓展效应,持续巩固提升水东古镇景区建设。全力做好玻璃栈道漂流项目、石林古寨山体大型实景演艺等项目推进工作,将水东镇打造为集夜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皖南主要旅游目的地。加快龙泉湖水库片区、金马生态旅游二期等项目建设进度,推进精品民宿酒店改造升级,力争全年新建精品民宿三家以上。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水东老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改造提升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工程,全力做好省级旅游度假区争创,力争在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上取得“新突破”。
抓联营增效益。加速推进水东民宿布点规划落实落地,推动境内景点联合运营,设计精品线路,实行水东旅游景区一票通。加强品牌联创、营销联动、平台联建,打造以水东古镇为核心,南部山区互动发展的水东大景区格局,增强游客吸引力。紧盯“日游川藏线,夜泊水东街”功能定位,加强水东老街“音乐小镇”氛围营造,整合古镇各类文旅业态资源,开发夜市等夜间文旅项目,拉长古镇“营业时间”,在拉动文旅消费空间延伸上取得“新突破”。
抓宣传涨人气。深耕长三角文旅市场,实施立体营销战略,适时组织长三角旅游推介会,提高古镇知名度。推出“江南圣境,甜蜜枣乡”专题旅游宣传片,推动特色文创产品研发生产,紧抓国庆、元旦等重要时间节点和有利契机,通过举办蜜枣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拓展流量经济,继续支持“水东达人秀”等特色文创节目开发,提升古镇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大镇域美景、美食、美宿等主题宣推,在助力旅游营销持续“升温”上力争“新突破”。
三、将千方百计特农业一以恒之
农业是实现水东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也是水东文旅兴镇的“助推剂”,所以我们要坚持打造特色,并一以恒之。
做强现代农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持续开展流失耕地、撂荒地找回工作。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好南阳、七岭3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做好碧山龙泉湖水库在建项目保障工作,改善周边水生态环境。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以及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加强对病险水库、当家塘坝的除险加固和抗旱水井、沟渠的清淤整治,强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进一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培优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富硒+产业链,在富硒稻扩种500亩的基础上,支持稽亭村、七岭村发展富硒烟后稻,丰富富硒稻产品种类,延长产业链。组织开展富硒稻绿色食品认证,完善商标标识等相关手续,夯实市场推广基础,打响“富硒+”特色农业品牌影响力。支持南阳全程机械化农事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形成服务一条龙、产学研结合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落实500亩宣木瓜种植基地,推动水果上山项目实施,大力发展宣木瓜、水果枣、樱桃等采摘农业和“后备箱经济”。以10个村(社区)为主体,组织成立水东镇富民强村发展有限公司,做好“党建+共富”文章,深度链接康养、旅游客群,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重点实施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康养驿站、主题民宿、人才培育基地、电商直播基地、党建文化广场、“数字祁梅”平台等项目。打造区域休闲农旅标杆,加快推进绿色田园综合体开发,带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建好和美乡村。把“千村引领、万村升级”作为“一号工程”,全面推进全域和美乡村建设。按照“全员参与、全域打造、全面提升”要求,将前进村作为第二批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进行重点打造,将碧山村作为2025年精品示范村进行培育,在抓好重点村建设的同时,同步启动前进上何组和碧山徐村省级中心村及10个示范点建设。各村社区对道路沿线、河流两侧进行全面整治提升工程,进一步扮靓村容村貌,切实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由点及线、连线扩面,由表及里、塑形铸魂,聚力打造“点上有风景、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韵”的高颜值水东新乡村风貌。强化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深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发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在移风易俗、乡村善治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四、将持之以恒维稳定一以行之
稳定是水东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只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大局,政府才能聚精会神谋发展、抓发展,所以我们要一以行之。
继续紧盯安全生产。修订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和考核标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日常工作机制,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加大对危化品行业、非煤矿山、有限空间、粉尘行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检查力度,督促各责任主体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持续抓好生态环保。持续组织实施好总投资1.8亿元的镇域内8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深做实“河湖林田路长制”,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规定,加强秸秆禁烧管理,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继续加强扬尘污染、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堆存、养殖业污染源管理。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深化平安水东、法治水东建设,稳步推进水东综治中心、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做好禁毒防邪、扫黑除恶、反电信诈骗、精神病人日常管控等工作,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推动信访积案有效化解,着力构建一体化防控网络,提升信访维稳工作力度。增补织密智能安防网,继续开展矛盾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将矛盾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把好“平安”第一责任关口。
五、将毫不动摇转作风一以持之
作风是水东高质量发展的“定风盘”,只有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水东的发展才能攻坚克难、爬坡过坎,所以我们要一以持之。
夯实法治型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要求,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班子议事决策等制度,提高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水平。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建设,发挥人民调解员、村结对律师等作用,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
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配合做好人大对政府工作全领域全过程的监督、审查、评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结合主题教育,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深入一线走访调研,着力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政务公开、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厉行“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增强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推进高效能政府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坚守廉洁底线,奋力担当作为,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推动政府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现更多事项“一网通办”。持续深入开展“六重六轻”等突出问题整治,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各位代表、同志们,蓝图绘就启新程,接续奋斗谱新篇。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强化争先意识和责任担当,跳起来摘桃子,跑起来奔目标,以舍我其谁、敢想敢干的勇气魄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踔厉奋发、主动作为,努力开创水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