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区委“三个年”活动要求,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古泉高质量发展,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工作态度,努力打造“城郊农贸小镇”新画卷。
为实现既定目标,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力求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进一步巩固夯实产业基础。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全面完成粮食种植任务,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做好邵村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交办任务。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优势资源转化优势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村级抱团发展劳务服务,盘活本地劳务资源,服务周边企业生产,带动周边群众就地就近稳岗就业增收。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依靠“两市三区”交汇中心的区位优势,聚焦“一路、两园、三片区”建设,着力提升古泉对外整体形象。坚持主要领导带头招商,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主动对接项目,创新招商模式,下大力气抓招商、上项目、优环境,同时要精打细算,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化解发展包袱,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探索打造小微产业园,挖掘镇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加强对企业反映问题和诉求的跟踪督办,真正把工作做实、把问题解决、以实际行动造一流营商环境。
二、坚持提品质增内涵,力求镇村建设呈现新面貌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大力推进产业振兴路二期及2座危桥改造工程、5条联网路和1条乡道升级改造工程、青弋江灌区北分干渠“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G5011改扩建、古泉中心幼儿园等民生项目完工。启动九联社区、桃岱崔村(荀竹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桃岱崔农光互补、集镇梨乡路、东门渡河邵村段治理、石泉寺文旅开发、大章湖小流域综合治理、汤伯河河道治理工程(杨滩河古泉段)、桃花荡小二型水库等项目。
大力开展和美乡村建设。积极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力推进九联社区吴庄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确保今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谋划实施以徐村、高村、三甲区级整治点为点缀,大房、邵村、邵村路两点一线为重点的年度建设任务,为邵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培育基础。同时,建立镇村组民四级联动机制,分年度实施村庄镇级整治行动,依托整治行动,积极开展荀竹村汪塘、桃岱崔上陶等5个区级整治点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计划完成改厕45座,进一步提高改厕质量。持续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镇垃圾中转站设备更新升级,健全对村人居环境考核机制,压实村级责任,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坚决守护好绿水青山。抓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等各项工作,推进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动态“清零”。扎实推进秸秆禁烧、扬尘防治工作,加大“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力度。紧盯集镇生活污水治理和自然村污水治理,谨防农业面源污染。严厉打击固(危)废非法转移倾倒行为。推进低碳发展,力争生态停车场光伏项目早日建成投入运行;继续做好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三、坚持惠民生强保障,力求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
进一步强化民生保障。持续推进十大暖民心行动,办好老有所学、快乐健身等一批群众期盼的民生实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和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做好防范返贫工作。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等资金发放工作。持续加大弱势困难群体救助,加强低保动态管理,扩大低保覆盖率。
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全力做好居民用电用气保障,协调供电公司,力争三季度开工建设古泉35千伏输变电工程,彻底解决全镇高峰期电压不稳问题。持续与新奥燃气公司对接,力争年内古泉燃气降压站开工建设,让群众早日用上安全气、便宜气。继续做好就业、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工作。提供更多务工就业路径,扩大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覆盖面。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做好民族宗教、侨务等事务。持续推动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相关工作。
四、坚持守底线促和谐,力求社会治理实现新突破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继续开展网格化暨“大走访、大排查、大服务、大治理”活动,完善初信初访快速办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开展镇村标准化“握手言和”调解室建设,并积极争创“三无”乡镇。强化肇事肇祸精神病等重点人员管控,切实做好信访重点人群稳定工作;推进扫黑除恶“打早除小”工作常态化,大力开展反电诈宣传,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
厚植培育文明乡风。着手开展“党建+三治”乡村治理优秀村、市级示范村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阵地作用,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弘扬孝老爱亲、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社会新风尚,通过广泛树立先进典型,引导群众从“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
守牢社会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力抓好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全面快速准确消除自建房安全隐患,强化市场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救援力量,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入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持续做好自建房屋、交通运输、地质灾害点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排查和监管力度,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五、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旗帜鲜明讲政治,推进忠诚政府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执行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确保政令畅通,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绝对忠诚。依法行政履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合法性审查等机制。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水平,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阳光运行。
强化担当抓落实,推进服务政府建设。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严格落实“一改两为”,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提升政务公开力度,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健全追责问责机制,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让干部沉到工作最前沿倾听民意、解决民忧、破解难题。
守正奉公葆本色,推进廉洁政府建设。坚定不移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四风”和预防腐败。带头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严肃财经纪律。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查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