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卫健委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卫健委> 规划计划> 工作规划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40XL/202402-00030 组配分类: 工作规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卫健委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名称: 区卫健委2024年重点工作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2-01 发布日期: 2024-02-01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40XL/202402-00030
组配分类: 工作规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卫健委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名称: 区卫健委2024年重点工作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2-01
发布日期: 2024-02-01
区卫健委2024年重点工作
发布时间:2024-02-01 08:33 来源:宣州区卫健委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党建提质,引领卫健系统事业发展

(一)夯基础。强化对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公立医院各支部班子建设,配备一定数量、素质较高的党务干部,开展业务能力培训;着力解决公立医院在职党员占比较低问题,积极与组织部门沟通,争取发展党员计划指标;开展具有卫健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

(二)创品牌。持续开展“红色赋能,医心为民”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按照“一医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要求,提升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实现党建和卫健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互融共进。

二、行风提效,培育卫健行业廉洁清风

(一)抓宣传。以近期区内发生的违规违纪案件通报、播放廉政警示教育片、法院庭审旁听等形式,“耳提面命”式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以案说法、以案明纪

(二)抓督查。建立工作专班,持续深入开展卫健领域“微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接续开展廉洁从业专项行动,重点对公车、公务接待进行自查,加大督查频率,对存在的问题从严从重处罚。

三、服务提档,改善医疗行业服务质量

(一)建设升级,凸显医共(联)体建设成效

一是强联动。以市人民医院与飞彩、济川街道,市中心医院与双桥街道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为突破口,真正实现县域医联体内部“八统一”管理,逐步实现全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内部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完成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实现医共体统一用药范围,开展医共体“中心药房”、智慧共享中药房送药上门服务,实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与牵头医院慢性病常用药一体化管理;做到医共体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二是强帮扶。联合市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帮扶指导狸桥镇、水阳镇中心卫生院达二级综合医院标准;高质量推进县域医疗次中心医疗圈体系建设,狸桥镇中心卫生院建立医疗、急诊、能力、信息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五个中心,辐射带动朱桥乡卫生院的能力提升;整合杨泗、裘公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团队资源,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示范中心,实现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质化、一体化;依托“千医下乡”“诊疗帮扶”“技术下沉”等方式,多途径强化医共体牵头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紧密联系,在“引进来,送上去”上创新帮扶模式,实现区级资源向镇、村延伸;推进医防融合,提升区乡村慢性病一体化健康管理水平。

(二)服务升温,提高就医患者满意度

一是提方式。围绕安徽省“二十条”改善就医感受举措,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落实基层医疗机构主治医师门诊值守制度,21个基层医疗机构设立主任(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全区基层门诊服务量占比保持65%及以上。利用预约挂号平台、医共体成员单位业务交流群等模式,通过在线会诊、点对点科室转诊等方式,推进门诊预约双向转诊服务。开设周末疫苗接种门诊、节假日门诊服务,所有乡镇卫生院开设午、夜间门急诊,安排医生24小时值守,解决居民就医需求。

二是提质量。优化门诊流程,全面完成全区居民电子健康卡应用,实现就医“一卡通”,提供电子支付、刷脸支付等多种付费渠道和结算方式。将全区178所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方便群众就医。提供轮椅、平车、座椅等便民设施,落实“一人一诊室”和院内公共厕所“两有一无”,改善就医感受,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

三是提水平。集中资金用于溪口镇卫生院整体搬迁改建和沈村镇卫生院提升改造项目,持续推进敬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改建项目,逐年补齐医疗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南部乡镇(周王镇)农村医疗急救点稳步运行;6月启用宣城市中心医院内科病房综合楼,探索高新区综合医院管理运营模式;开展宣城市中心医院“智慧医院”试点创建,提升临床学科诊疗技术水平。

四、公卫提升,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一)全方位巩固成果。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区23个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其中6个达推荐标准。9月底前全面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目标任务,重点修缮基础设施,更新补充基本医疗设备,实施乡村医生全员岗位技能培训。

(二)全人群丰富服务。针对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特点,提供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充分利用电话、短信、“智医助理”外呼等方式,每季度联系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开展履约服务。做真做实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向社会开放,将基本公卫工作从基础性向真实性和可及性转变。

(三)全流程培养队伍。启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完成年度工作任务54人,重点突出村医学历提升、全科(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药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源于本乡本土的乡村医生。确定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培养学校,招录49名乡村医生进行高职(专科)学历提升培养,中医师承定向培养5人,成人本科教育学历提升7人。

五、创建提级,突出和美乡村建设成果

(一)高质量推进健康宣州建设。持续推进宣城市中心医院创三甲和宣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创三级,每月召开调度会,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持续巩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组织开展2024年健康素养科普宣讲评选活动,统筹推进健康宣州“15+1”专项行动,积极推进“三减三健”等专项行动。

(二)高水平抓实卫生城镇创建。完成水东镇、狸桥镇国家卫生城市申报,做到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全覆盖。以省级中心村和省级精品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创建省级卫生村(社区)不少于30个,采取宣传发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强化创卫宣传引导,激发群众积极参与创卫建设中来,主动自觉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三)高标准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创建1所国家级和1所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新增一所普惠托育服务机构,贯彻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提高优生优育服务能力,保障计生家庭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