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统计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统计局>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223T/202403-00043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统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与高淳区GDP对比研究:经济发展路径与竞争优势探讨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3-25 发布日期: 2024-03-25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223T/202403-00043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统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与高淳区GDP对比研究:经济发展路径与竞争优势探讨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3-25
发布日期: 2024-03-25
宣州区与高淳区GDP对比研究:经济发展路径与竞争优势探讨
发布时间:2024-03-25 16:55 来源:宣州区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各地都在努力寻求自身的发展路径和竞争优势。宣州区和高淳区作为两个相邻的行政区域,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为深入探究宣州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优势与挑战,以及与高淳区的差异,现结合两区2019-2023年GDP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宣州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 GDP对比分析

根据公报公布数据,宣州区-高淳区2019-2023年GDP数据对比情况如下:

自2019年起,两区GDP总量较为接近,2023年宣州区GDP总量531.5亿,与高淳相差58.9亿;增速7.4,高于高淳3.1个百分点。宣州区二产发展较快,2023年增速为9.8%,高于高淳8.8个百分点,总量为205.7亿元。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高淳快于宣州,且差距持续扩大,2023年相差24.5亿元。

为进一步对比两区GDP经济量差距情况,计算两区GDP及三次产业比值如下:

可以发现,2020-2023年期间,两区GDP之比持续下降,差距缩小,但幅度较低,在2021年和2023年期间差距几乎持平。两区二产之比从20201.363一直下降到1.186,差距缩小较为明显,但两区三产差距从20191.024一直扩大到1.09,由于三产占GDP总量高于二产,宣州区二产发展优势被三产拉平,导致两区GDP差距无法明显缩减。

二、宣州区经济发展概况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宣州区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GDP总量持续增长,增长率稳定在合理区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同时,宣州区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了一批以立讯精密、富旺金属、华英新塘羽绒等为代表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

(二)第二产业发展状况

宣州区在第二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一是主体行业稳步发展。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364.3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汽车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加值占比达43.2%,2023年分别增长18.4%、11.1%、22.0%、46.3%。二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发展快速。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0.4%、68.4%,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增加7.7%,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三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2023年全年宣州区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52887.8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84%。

(三)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宣州区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相较于高淳区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消费市场疲软。由于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相对滞后,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不够旺盛,导致一些三产领域发展受限,202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0%,居全市末位。二是金融发展滞后。全年金融业增加值占比仅5.7%,在服务业六大门类中垫底,202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90.0%,居全市第四,2020年至2023年期间,全区住户存款占比从49.7%逐年上升至58.8%。三是旅游业尚未充分发挥优势。宣州区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但旅游景点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品牌建设力度不够,是制约三产快速发展因素之一。

三、高淳区经济发展概况

(一)第二产业发展状况

高淳区第二产业结构相对完善,制造业领域涵盖了多个细分行业,且不乏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高淳区凭借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2022年,汽车装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总产值占比分别为16.1%、9.3%、6.3%和6.2%。

与此同时,宣州区在第二产业的发展上虽然有所进步,但在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方面仍有待加强,需借鉴高淳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高淳区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形成多元化、特色化格局。一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以国瓷小镇为代表等项目吸引大量游客,提升经济效益和知名度;二是健康与养生产业发展显著,以生态宜居、大健康观光农业等项目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丰富第三产业内涵;三是文化与创意产业崭露头角,研学旅行项目融合文化与教育,推动创新发展,助力高淳区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提升经济实力与民生福祉。2022年全年,高淳区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合计占比16.8,高于宣州区4.4个百分点。

在金融业方面,高淳区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高淳区还加强了对金融创新的探索和实践,推动了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2023年末高淳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123.5%,高于宣州区33.5个百分点。

四、宣州区经济发展优劣势分析

(一)有利因素

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顺势而上。2023年11月以来,全球及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实现连续三个月正增长且涨幅扩大,行业景气度上行,2024 年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4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增速扩大3.6pct;其中,中国半导体销售额148亿美元,同比增长27%。根据海外重点半导体设备公司最新季报交流会,2024 年全球设备市场将迎来弱复苏,AI相关DDR5、HBM等先进存储技术的需求是今年半导体市场主要驱动力。

2021-2023年,我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42.2%51.0%68.4%,增速逐年攀升,2023年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64%,在全区31个行业中类中暂居第10。

2.汽车制造业态势向好。2024年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120.7万辆,同比上升29.4%,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渗透率达 29.98%,同比提升4.24pct。在新增优质供给增加等因素的推动下,国内电动化率持续深化,未来渗透率仍具备可观空间,有望带动全产业链需求增长。

我区汽车制造业发展从2022年开始实现突破,2023年增加值增长22.0%,占比达8.2%,在31个行业中类中居第三,有望进一步提高成为主导产业。

(二)不利因素

1.全国制造业景气指数不及服务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20232月以来,全国制造业PMI长期位于50%以下,总体处于收缩状态。


制造业PMI指数

相较之下,服务业PMI指数去年2月以来多居于50%以上,今年2月以来连续3个月实现增长,2月PMI为51%,全国服务业发展整体处于扩张趋势。

                                                               

服务业PMI指数

而我区二产发展随虽取得较好成绩,但三产发展连年落后高淳,产业转型速度滞后,与产业景气指数趋势不合。

2. 电能供应存在短板。2024年1-2月全国实现发电量148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延续2023年9月以来的高增长。从结构上来看,火电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1080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9.7%,占总发电量的72.6%。水电仍然出力不足,同比仅增长0.8%。风电、太阳能、核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 5.8%、15.4%、3.5%,而我区煤炭开采匮乏,火电贡献不足,除水电外,风电、光电产业尚未规模化布局,在电能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下,存在发展短板。

五、宣州区经济发展策略建议

基于以上对宣州区和高淳区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提出以下策略建议,旨在帮助宣州区进一步缩小与高淳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第二产业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

1.提升技术创新水平: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2.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宏润新能源,重点打造光伏发电产业。

3.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针对如半导体、专用设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富有前景的制造行业,制定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为相关企业提供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二)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与发展环境

1.拓展服务业领域:大力发展旅游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等具有潜力的服务业领域,提升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

2.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推动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三)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

1.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与高淳区及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分享经济发展经验和资源。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2.推进产业对接:鼓励宣州区企业与高淳区企业开展产业对接和合作,共同开拓市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3.吸引优质外部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高淳区及外部优质企业来宣州区投资兴业。为外来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支持,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