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司法局2023年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27 16:22
来源:宣州区司法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2023年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年度报告
(宣州区司法局)
一、高度重视人大建议办理工作
我局高度重视人大建议办理工作,尤其是“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将其作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措施,确保2023年建议办理工作高质高效开展。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局党组召开专门会议确定分管负责人和具体经办科室,对人大建议做到即接即办、不推不拖。第一时间与人大代表沟通,上门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并根据人大代表的要求迅速落实。二是强沟通促实效。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人大代表沟通,再次听取意见建议。真正做到“重落实”、“重成效”。三是积极主动做好答复。及时与人大代表沟通答复函内容,通过充分沟通,反复修改直至获得代表的满意反馈,并在送达正式反馈答复意见时为人大代表送上一份法治大礼包。
二、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意见办理情况
关于华洪涛代表《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普法教育、宣传”的建议》办理情况。
一是建立健全宣州区高校普法宣讲团队伍。面向市区律师事务所募集民事、刑事类法律专业水平较高的律师参与高校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壮大现有普法队伍,专门建立“宣州区高校普法宣讲团”。二是构建青少年普法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区法宣办组织协调作用,在“八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中均将青少年群体列为重点普法对象,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年度普法工作要点中。三是创新开展线上普法宣传。在12348服务热线工作中,通过法律咨询案件受理等形式援助中心,为广大青少年及其家长免费提供青少年法律咨询法律帮助等方面的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四是创新开展线上普法宣传。突出发挥“互联网+”新媒体作用,组织区检察院等区直单位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定期推送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及政策法规。五是助力青年就业创业。团区委持续开展困难青少年摸排,动员社会爱心组织不定期开展帮扶资助。暑期集中开展“圆满金秋爱心助学”专项助学活动和“福美达-青少年成长奖学金”助学活动。
三、“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代表意见办理情况
(一)关于桂翔燕代表《关于聘请法律顾问多给村民们做普法活动的建议》办理情况。
一是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在车站、集市、广场等人流量集中地,积极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法援惠民生 关爱妇女与家庭”“法援惠民生 关爱残疾人”“法援惠民生 关爱未成年人”等“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活动。二是深入开展乡村普法宣传活动。结合农民丰收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以“江淮普法行”等活动为契机,组织“法润宣州”普法志愿者深入偏远乡镇开展送法进农户活动。三是加强“乡村振兴法治大讲堂”工作力度。将“乡村振兴法治大讲堂”工作和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结合起来。村(居)法律顾问结合乡镇街道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法治讲座,同时创新形式,利用视频学习、“法律明白人”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振兴法治大讲堂”,真正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关于刘俊代表《关于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议》办理情况。
一是强化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有效巩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阵地。目前,全区26个乡镇(街道)、217个村(社区)全部建有调委会,专、兼职调解人员1402人。二是推行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制度。经个人申请、区局推荐和市局省厅复核,共评出四级人民调解员36名,三级人民调解员41名,二级调解员60名,省一级调解员4名。并以等级人民调解员擅长调解纠纷领域划分,建立人民调解专家库,发挥专家库专业调解、依法调解作用,不断促进人民调解工作优质、高效发展。三是积极打造个人品牌调解室。我区现有个人调解工作室4个(鳌峰“莲姐”调解工作室、养贤“老高”调解工作室、孙埠“徐殿新”调解工作室、沈村“老杨”调解工作室),其中:区级“标准化调委会”172个,“市级模范调委会”8个,市级“优秀个性化调解工作室”1个(宝城社区莲姐调解工作室)。四是不断提升调解能力和水平。对全区调解组织及调解员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完善信息登记录入工作,逐步建立调解员数据库和调解专家库,确保调解队伍稳健升级。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我区先后有三位所长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五是加强对接联动机制。积极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机制和平台,在全区先后建立并不断强化完善警调对接、交调对接、医调对接、访调对接、婚调对接、诉调对接、物调对接等联动工作机制建设,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能力水平。
(三)关于余建亚代表《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的建议》办理情况。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督促全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组织提高认识,深入领会村(居)法律顾问的重要意义,发挥好村(居)法律顾问的重要作用,以推进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村(居)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二是规范顾问服务。根据安徽省地方标准《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指南》的要求,制定村(居)法律顾问协议模板。做好村(居)法律顾问协议的备案工作,对已签订法律顾问的协议,要求及时将复印文本送至我局律师工作科备案。同时,规范法律顾问登记台账,将《指南》的要求予以明确化、细致化、规范化。三是拓展服务方式。建立村(居)法律问题记录本,村(居)委会联络员可将村(居)民法律问题汇总登记,由联络员与法律顾问对接,法律顾问再逐一解答、归类回复。四是推进考核考评。将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对工作落实较好的乡镇、街道办事处,予以加分鼓励;对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律师予以考核考评,对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期间法律服务做得好的、为困难村集体服务的律师和律所,在评先评优时予以加分,以促进律师积极参与村(居)法律顾问工作。
(四)关于李娜代表《关于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办理情况。
一是创新宣传手段。坚持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按照“一乡镇一主题”的总体思路,持续建设突出宣传部门法的村级法治主题公园(广场)。坚持将地方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阳德之声”普法艺术团、水东皮影戏博物馆等法治文艺演出团队作用,积极开展送法治文艺下乡活动,发挥好法治文化在培养乡村干部群众法治意识方面的独特作用。二是强化农村法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217名村(社区)“法治副书记”作用,引导和促进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经常性对“法律明白人”进行培训;落实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律师服务职能作用,为老百姓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法治宣州、平安宣州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三是加强“乡村振兴法治大讲堂”工作力度。将“乡村振兴法治大讲堂”工作和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结合起来。村(居)法律顾问结合乡镇街道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法治讲座,同时创新形式,利用视频学习、村“两委”干部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振兴法治大讲堂”,真正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工作亮点
根据桂翔燕代表《关于聘请法律顾问多给村民们做普法活动的建议》,我局加强了“乡村振兴法治大讲堂”工作力度。“乡村振兴法治大讲堂”工作是我区创新开展‘法治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2023年全区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大讲堂”活动600余场次。4月8日,《法治日报》刊发文章《宣城市宣州区激活“法治细胞”护航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