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教体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教体局> 教育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 宣城市第二中学>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5656/202310-00336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宣城二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10-30 发布日期: 2023-10-30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5656/202310-00336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宣城二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10-30
发布日期: 2023-10-30
宣城二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10-30 12:07 来源:宣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市区教育局工作部署,立足我校实际,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文明校园、安全校园、幸福校园,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重点工作及主要措施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2.丰富学校德育内容,组织开展五项主题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方式与途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育人质量。

3、加强四个阵地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任务。一是管好课堂教学主阵地。二是管好学校宣传阵地。三是管好业余党校和团校阵地。四是管好网络平台阵地。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育人能力。

4.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强化师德养成,规范从教行为。

5.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高法治素养、规则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师德素养。

(三)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争创省级文明校园。

6.学习宣传并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宣城二中学生手册》,继续推进校园“六乱”治理,端正校风、优化班风、纯化学风,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做文明守纪、向上向善的二中人。

7.继续争创省级文明校园,抓好“六好”建设,即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校园环境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力争两个先进,即宣城市民主考评公共服务先进单位、宣州区学校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8.搭建活动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宣传先进典型,发挥身边榜样作用,开展好每学期评先评优、每学年校园之星评比活动,对各类评比、竞赛、比赛的先进个人与团队及时宣传表彰。  

(四)以教研为先导,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9.强化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新的宣城市教学常规18条即将出台,本学期学校将围绕新的教学常规18条,强化备课笔记的检查、课堂考勤、教学调研,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10.丰富教研活动,重视新课程研讨。高一、高二年级将围绕新教材加强研讨,高三年级将围绕新高考加强研讨。集体备课实行课程研讨+命题研究的模式,集体备好每一节课,集体研究每一次的限时训练试卷,确保课堂教学不走样,试卷命制有质量。本学期将强化与兄弟学校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同时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走进省内外名校,实地考察、了解,邀请专家到校。

11.聚焦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重点在认真备课,备课做到四个有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优化教学成绩的评价,制定班级学生成绩分析方案,采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原则。

12.抓好毕业班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高三意识,利用德育活动强化思想意识;强化高三学生培优工程,引进校外优质教学资源与校内名师引领相结合,力争实现突破;狠抓一本临界生,完善帮扶制度,坚持1+x帮扶,提升一本达线率。

(五)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打造幸福平安校园。

13.规范校园“三防”建设,建设好三支队伍。严格执行“三定”原则,即定人、定岗、定责。落实校园安全“四个百分百”。建设好三支队伍,即保安队伍、教师队伍、行政队伍,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管教学、管活动、管实验必管安全。强化安全教育,做好安全演练,加强值班巡查,落实安全应急预案。

14.关爱特殊学生群体,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学习困难学生、农村留守儿童、伤残学生等群体的教育关爱,实行学校、班主任、课任教师联系关爱制度。落实好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特困生资助、校内奖学助学资助、社会慈善资助四项政策。

15.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做到所有在校生学业有保障、生活有尊严、发展有空间。

 16、提升软硬件水平,服务师生美好需要。增强后勤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把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落到实处。本学期建设教学区饮水机6台,积极做好饮水安全工作,方便师生饮水。做好绿化维护保养工作,美化校园。做好部分办公物品的更换,改善工作条件。

17.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教职工文体活动,促进教职员工身心健康。继续抓好献爱心送温暖的工作,做好走访慰问工作,关心教职工疾苦,及时探望生病住院教职工,关心退休教师的生活,打造温馨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