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教体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教体局> 教育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 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5656/202110-00074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关于印发《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十四五规划(2021-2025)》的通知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10-18 发布日期: 2021-10-18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5656/202110-00074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关于印发《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十四五规划(2021-2025)》的通知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10-18
发布日期: 2021-10-18
关于印发《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十四五规划(2021-2025)》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10-18 16:51 来源:宣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印发《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十四五规划(2021-2025)》的通知

(二〇二一年四届一次教代会通过)

各处室、全体教职工:

根据学校五年规划起草小组起草,可行性论证,教代会审议通过,现将《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十四五规划(2021-2025)》印发。请各处室遵照实施,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一、规划背景

(一)学校发展概况

 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是原由原杨柳高级中学、孙埠高级中学、周王高级职业中学等学校整合而成,学校分杨柳、孙埠两个校区。学校现有学生3085人,教职工249人,其中高级讲师99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达100%。近年来,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办学之路。学校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安徽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宣城市文明单位、宣城市平安校园、宣城市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学校于20123月经市教体局批准更名为“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201411月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20163月又通过了省级教学质量的评估验收,201612月学校代表宣州区职业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评估验收。20176月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及安徽省教育厅评定为“普通中专”学校。

学校来自老牌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的整合,有着丰富的职教办学历史和普高办学历史,这既使学校累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一支学历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大量的财力投入扩大了办学规模,改善了硬件设施,实训设备能基本满足专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面临着学校改革与创新的矛盾与冲突。学校一直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以及市区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规划及时调整并优化专业结构,构建了包括园林园艺、服装管理与制作、计算机应用、社会文化艺术、财经商贸、机械加工等六大类专业群的专业格局。学校非常重视职教课程改革、教科研水平的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就业率、优岗率都比较高,社会影响比较好,在同类学校中能起到示范作用。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随着新型工业化推进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成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特别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当前,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大力推动“一圈五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宣城市把“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作为全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号工程,宣州区处于“工业强区”战略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都给学校带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同时受综合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 加之自身综合竞争力不强,在学校专业建设和招生工作中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作为宣州区教体局直属学校,地处杨柳镇和孙埠镇中心,距宣城市区仅10分钟车程,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地域优势,这一切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短板。

 二 、指导思想

根据 《宣城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宣城市中等职业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有关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多元选择、全面发展、人人出彩”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社会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发展补齐学校短板,为国家,特别是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更好地发挥学校的示范和辐射功能。

三、发展目标

根据“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德技并重”的教育理念,坚持“成人比成才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着眼于“长善救失”,继续保持宣州区农村职校的地位和优势,形成融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合作办学为一体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成为开放式的、中高职衔接的新型初中级人才培养的摇篮,并争创高水平的中等职业示范校。

四、主要任务

(一)创新办学模式。

争取与多家知名企业、多所优秀学校联合办学,促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

(二)扩大办学规模,引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

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早日迁入新校区,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在2025年在校生人数达4000左右,并成功通过省级B类中等职业教育示范评估,做好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提升工程。

(三)优化专业设置。

按照“做特、做精、做强”的要求,强化园林园艺、服装管理与制作、计算机应用、社会文化艺术、财经商贸、机械加工主体专业的建设。重点发展园林园艺、服装管理与制作专业,按照对接市场的原则,增设宠物饲养专业。创建市级及以上名专业2个。

(四)强化人才培养。

通过5年建设,学校使每个毕业生既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又具有较强的就业技能,更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人人都考取技能等级证书,其中80%以上学生考取中、高级证书;学生一次就业率不低于98%,优岗率不低于80%;省级及以上职业能力大赛获奖每年12人次以上;单考单招录取率2022年达到参考人数的80%及以上,2023年达到85%以上,本科率每年提高20个百分点;打造省级及以上实训室2个;打造省级及以上优秀毕业生典型若干个。

(五)优化师资队伍。

生师比达到18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专业课教师占比70%,“双师型”教师占比90%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科学统筹决策能力

成立学校发展建设领导机构,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统筹协调能力,加强对学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加快学校发展步伐。

(二)多方筹措办学经费,完善学校办学经费多元投入机制

争取政府财政更多的投入,同时多方筹措资金,争取行业企业的资金投入,完善专项资金使用办法,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

(三)调整队伍结构,提升教师层次

根据学校队伍建设“厚师德、精业务、善科研、强技能”的理念,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使教师道德、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1.拓宽教师引进渠道,突破教师引进瓶颈,督促政府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下放学校用人的自主权,按照学校对专业教师的实际要求(技能要求),向社会公开招聘行业内的专家、学者、高级技工、技师担任学校的专兼职教师。

2.重视师德建设。加强师德宣传,强化师德教育,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要求每个教师做到:一要廉,不贪不占不要;二要真,对学生真心、真情、真爱;三要勤,勤于师生联系与沟通,勤于学生动态观察,勤于引导及时化解各种矛盾。

3.提升专业素养。实施青蓝工程,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对教龄不足5年的青年教师在“师德建设、教学研究、专业技能、科研活动”等方面进行集中培训。对教学经验较丰富、思想业务素质高的青年教师在晋级、评优中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实施教师全员培训。

4.提高“双师型”教师和名师比例。2021-2025年,学校将实现文化课教师的转型和学校师资队伍中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合理配比。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历进修与技能提升活动,考取相应的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5.全面实施教科研制度和校本研训项目,加大名师培养力度。

6.积极聘请社会“能工巧匠”和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专职或兼职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

(四)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构建政府、企业、学校立体合作平台,建立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深化校企合作。督促政府完善就业准入制度,落实“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型人才的宣传表彰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