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工作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源头活水,也是提升广大教育工作者教学理念及学校办学品位的有效途径。为了充分发挥教科研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激励在教科研方面多出成果,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确保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现制定本校教科研成果专项奖励办法。
一、奖励对象及奖项设置
奖励对象:在教科研工作中,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出色,成绩显著的专业部(或学科组)和个人。申报人员必须是教学业绩中等以上,在师德建设等方面没有违纪违规行为人员。
奖项设置:共设三个奖项: (1) 教科研优秀成果奖; (2) 教学竞赛优胜奖;
二、获奖条件及奖励标准
(一)教科研优秀成果奖。奖励在课题研究与实验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对象。
1.获奖条件: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获奖。
(1)经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逐级审核.推荐..上报. 正式立项的课题,课题研究活动正常,反映各研究阶段过程和成果的各项资料(立项批复.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计划.阶段总结.各类数据统计分析.各种个案分析.经验总结.论文论著和结题鉴定等)齐全,经学校组织专家评估组评估,确认其成果有推广价值的。
(2)凡在学校组织的精品课或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做出特殊业绩的,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单位和个人。
(3)经教育主管部门层层推荐,参加地方及其以上有关教育部门组织的与本人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评比获等级奖的; (4)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类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的。
2.奖励标准:
(1)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多媒体课件设计.优秀教案.优秀教学案例评比获等级奖:
奖励标准
级别
|
一等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市级
|
300
|
200
|
100
|
省级
|
500
|
300
|
200
|
国家级
|
600
|
500
|
400
|
(2)知名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参照同级别的一等奖奖额发放。(此项由教研部门核定后交行政会投票表决)。
(3)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探索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并有专著出版的,给予重奖。奖励标准经行政会讨论另行制定。
(4)课题研究类奖励标准
级别
|
开题
|
中期
|
结题
|
市级
|
300
|
1000
|
2000
|
省级
|
500
|
1500
|
3000
|
国家级
|
1000
|
3000
|
5000
|
(二)教学竞赛优胜奖。奖励参加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学科教学竞赛获等级奖的教学人员。
1.获奖条件:
(1)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能力或优质课评比获等级奖的; .
级别
|
一等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市级
|
800
|
500
|
300
|
省级
|
1200
|
800
|
500
|
国家级
|
5000
|
3000
|
1200
|
(2)团体项目获奖加倍.
(3)在教育教学评比中获各级“名校长”.“名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等荣誉称号的按一等奖赋予。
三、辅导学生获奖:
1.辅导学生每人次获奖,奖励辅导教师标准为(辅导教师为多人的,根据此标准进行分配):市级、省级、国家级一等奖、300元、500元、600元,获二、三等奖金额分别为一等奖的80%、60%。
2.团体项目获奖奖励标准是个人项目的两倍(辅导教师人数根据实际确定,一般为1-2人)。
四、技能大赛及大型体育比赛奖励
1.竞赛组织
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学校按以下标准发放指导教师指导补助费:
大赛级别
|
国家级
|
省级
|
市级
|
区级
|
补助标准(元/赛项)
|
3000
|
1000
|
500
|
200
|
补助费以参赛最高级别为准,不累计计算。
2.参赛获奖指导教师奖励标准
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及大型体育比赛并获奖的,按以下标准发放指导教师奖励:
奖励等级
|
一等奖(元/人次)
|
二等奖(元/人次)
|
三等奖(元/人次)
|
国家级
|
8000
|
6000
|
4000
|
省级
|
3000
|
2000
|
1000
|
市级
|
800
|
500
|
300
|
区级
|
200
|
100
|
50
|
奖励资金累计计算,团体项目同校适应用于本奖励标准。如:**赛项团体赛学生成员3人,先获得区一等奖,代表区参加市赛又获市团体二等奖,发放标准为:3人*200元/人+3人*500元/人=2100元。
其它获奖等级(如金牌.银牌.铜牌等)参照一、二、三等奖执行。
3.学生奖励 对获奖学生学校根据财力酌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