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777363919H/202312-00022 | 组配分类: | 应对情况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名称: | 关于做好寒潮灾害天气应对工作的通知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3-12-11 | 发布日期: | 2023-12-11 |
索引号: | 11341703777363919H/202312-00022 |
组配分类: | 应对情况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名称: | 关于做好寒潮灾害天气应对工作的通知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3-12-11 |
发布日期: | 2023-12-11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2月14日过后我区将迎来大幅降温天气,为做好寒潮灾害天气应对,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制定了相关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宣传指导和落实。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12月11日
小麦油菜冬季田管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全区小麦、油菜已进入冬季田管阶段。受今年晚稻让茬偏晚以及秋种期间持续少雨的影响,部分地区油菜播种期拉长,迟播油菜占比高于正常年份,少数地区小麦出苗速度缓慢、出苗质量不高。根据近期苗情调查反映,全区油菜一、二类苗占比少于常年,三类苗增多,少数乡镇(街道)油菜出现旺长已有9叶,大部分小麦已进入分蘖期,但小苗、弱苗仍然偏多且生长较为缓慢。根据气象预报,12月14日过后,全区将迎来大幅降温,并伴有持续雨水。针对当前部分苗情偏弱,冬前气候复杂多变等风险因素,建议要分类施策、精准开展技术指导、全力抓好眼下冬季田管,确保壮苗越冬,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
一、加强油菜分类调控
(一)长势偏旺、密度大的油菜田。旺长油菜易早薹消耗大量养分,导致越冬抗寒能力下降,增加油菜后期遭遇低温冻害的风险,对产量影响很大。对旺长(叶龄8叶及以上、叶色嫩绿)或是秸秆还田不佳且油菜根扎土不深的田块(当前叶龄5叶及以上),或是田间密度大有早薹早花风险的田块,可喷施多效唑、烯效唑等,控制徒长、矮化植株、促根系下扎和根茎增粗、延缓抽薹,增强抗逆性。
(二)迟播、长势较弱的油菜田。对长势偏弱,当前油菜绿叶数5叶以下,或是已出现缺肥、甚至脱肥症状的田块,要及早适量追肥并搭配磷钾肥,适当喷施碧护、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保温防冻能力,对于缺硼的田块可增加硼肥喷施。
(三)做好清沟沥水和综合防治。一是抢抓晴好天气疏通三沟,做到沟沟相通,确保雨住田干、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防治油菜黄叶烂根。同时配合清沟培土,覆盖油菜根基部,提高墒情,提高防冻能力;二是低温过后要及时开展化学除草。在杂草3-5叶期可用高效氟吡甲禾灵或精喹禾灵兑水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防除阔叶草要在5叶期后或油菜移栽10天后左右,选用草除灵、二氯吡啶酸兑水喷雾。混发田块可选用精喹禾灵与草除灵等混合使用。用药量要准,不重喷漏喷,在土壤墒情不好时要加大用水量,否则影响防效。施药除草时,气温应在8℃以上,温度偏低或寒流来临时,田间慎用除草剂,避免产生“冻药害”影响防效。三是关注油菜田蚜虫、霜霉病等病虫害发生。秋播至今,总体气温偏高,少数油菜田蚜虫、菜青虫、跳甲等虫量较大,可选用甲维盐.茆虫威、高效氯氟氰菊酯、双丙环虫酯,氟啶虫胺、吡蚜酮等兑水喷雾适时开展防治,确保作物安全生长。
二、加强小麦越冬管理
(一)促弱保苗。一是对于播期偏早、长势偏旺或有旺长趋势的麦苗,如墒情适宜可不施肥或少施肥料。建议及时清沟盖土,既可促根控分蘖,又能保温保墒,促进稳健生长;二是对于因迟播迟栽、冬前长势较弱、群体不足的麦苗,要根据底肥使用情况和地力状况,趁雨或趁墒在严寒到来之前追施速效氮肥5-10 公斤/亩,以促弱转壮、促苗早发,增加冬前分蘖,争取足够的基本苗;也可采取冬前喷施芸苔素内酯等化调措施促进弱苗生长,确保安全越冬。三是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如遇麦苗发黄严重,应尽快在严寒到来之前看苗施用速效氮肥转化苗情,促进个体生长。
(二)慎用化学除草。近期未及时开展化学除草或除草效果不佳以及田间仍有杂草的麦田,在冷空气到来前,不建议使用除草剂。一方面是低温影响除草效果,另一方面是低温条件下除草极易对小麦造成药害。建议在低温过后晴好天气下,用5%唑啉草酯(爱秀)、双氟·唑嘧胺、精恶唑禾草灵等药剂兑水均匀喷雾开展茎叶处理,除草前密切关注天气,要求除草后7天内不能出现强降温天气,确保除草效果。
(三)加强田管,提高墒情。部分小麦田秸秆还田效果不佳,苗小苗弱,墒情一般,对秸秆还田旋耕造成土壤悬空不实,出现旱情的田块,建议在低温来临前2天选择晴天温度高时灌跑马水,以踏实土壤、粉碎坷垃、改善墒情、促根增蘖,保苗安全越冬,灌水时要控制速度和水量,防止损坏田间沟系;
(四)清理田间沟系。低温降雨来临前,及时清理小麦田厢沟、腰沟、围沟,确保沟系畅通,确保雨后田间不留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减轻病害,防止湿害影响。并利用清沟土壤进行培土壅根护根,减轻冻害对根系的伤害。
一 加强生产环境调控
1.改善棚内光照条件。选择透光性好、流滴持效期长的多功能薄膜,薄膜厚度至少在0.08mm以上。可选择PE或EVA多功能薄膜,有条件的也可以选择PO功能膜。对透光率不能满足蔬菜冬季生产光照要求的棚膜,要及时更换。同时,在薄膜使用过程中,要及时清洗膜面,保证透光率。
2.落实保温控湿措施。根据不同蔬菜种类对温度的要求,在大棚内采用轻型保温覆盖材料短期浮面覆盖,或采用“大棚+中棚+小棚”多层覆盖等方式保温增温。实施多层覆盖的,白天都要及时打开,以保证棚内升温和光照强度。遇到强降温等天气,可采取临时加温技术,并结合熏烟来减轻冻害程度。在不影响温度前提下,尽量增加通风量,排出湿气,将棚内湿度控制在85%以下;为降低湿度,在病虫防控时优先采用烟雾剂和粉尘剂,及常温烟雾机、弥粉机和臭氧发生器等新型设备。
3.做好低温期水肥管理。低温连阴天期间尽量少浇水,连续低温天气后,蔬菜根系生长很弱,必须使根系恢复活力后再浇水,以防止沤根死苗。同时,可通过喷施含糖类、氨基酸类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防冻剂)等,以使植株健壮,增强蔬菜抗寒能力。
二、落实关键农艺措施
1.促根壮秧技术。增施优质堆肥,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采用高畦覆膜栽培,能够膜下灌溉的,尽量采用膜下灌溉,或在栽培畦间覆盖碎稻草、作物秸秆等吸湿材料,降低大棚内湿度。
2.合理密植及时采收。根据作物栽培种类和环境条件,确定合理栽培密度,既要避免密度太高造成徒长和品质下降,也要避免密度太低而影响产量。果菜类蔬菜要平衡低温下秧果关系,根据情况及时采收;其他类型蔬菜,根据市场行情和植株商品性,合理安排采收。同时,要随时关注灾害预警,在灾害发生前,及时采收达到商品采收标准的蔬菜,以降低灾害可能造成的产量损失。
3.病虫害防治技术。冬季设施蔬菜虫害相对严重,主要发生蚜虫、粉虱、菜青虫等;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番茄晚疫病、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辣椒细菌性叶斑病、青枯病等。在病害发生前定期喷施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农药预防各类真菌、卵菌及细菌病害;病害发生初期及时施药,低温期尽可能用烟剂、熏剂和弥雾机施药。要交替用药,避免连续用一种有效成分药剂或同一类药剂。
茶园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及茶产业安全生产指导意见
一、高度重视,压实责任
高强度、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可能造成茶树受冻,各乡镇街道、各茶叶经营主体要高度重视防范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提前部署,科学应对,做到事前科学预防,事后及时补救,最大限度减轻低温冻害天气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损失。
二、加强技术指导
(一)防寒防冻措施
1.覆盖法。行间覆盖秸秆可以有效提高茶树根际地温,降低冻害程度;融雪过程中气温降低可能会加剧茶树的冻害,可在树冠上临时覆盖稻草、草帘等来防冻,采用遮阳网进行茶树冠面覆盖,也能起到同样的防冻作用。天气转晴后要及时清除冠面覆盖物。
2.熏烟法。有冷空气影响时,在茶园四周或上风向点燃木屑、枯枝等发烟物,一般每亩3-5个熏烟点。熏烟的遮蔽可使地面和茶树体表面夜间热辐射减少,保存大量热量,提高茶园气温。操作时注意用火安全,防止引发明火。
3.屏障法。在冷空气侵入的上方搭设风障,减低空气的平流运动、减少茶园水分蒸发,保持茶园气温、土温相对稳定,起到保护作用。
(二)灾后补救措施
1.及时清雪。当茶树冠面积雪厚度超过3厘米时,应及时清除树冠积雪,防止因积雪长时间融化冻伤茶树。融雪后,容易积水的茶园,及时开沟排水。
2.适时修剪。轻度冻害(仅叶片受害):不修剪或酌情轻修剪。中度冻害(生产枝受害)和重度冻害(骨干枝受害):在冻死部分与健康部分界线分明时修剪,剪口比枯死部分深1-2cm。修剪时期一般掌握在2月底3月初,当地气温稳定回升后进行。
3.浅耕施肥。受冻茶树修剪后,必须加强肥水管理,恢复生机,重建树冠。越冬期冻害发生后,要重视春芽催芽肥,施肥量应比原来增加两成左右,同时配施一定量的磷、钾肥。
4.复壮树冠。受冻茶树经修剪后,应适当留养,以恢复树冠。修剪程度较轻的茶树,春茶前期正常采摘,后期留叶采;受冻严重修剪程度较深的茶树,应留养春梢,夏茶打顶采。
三、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强化用电及防火安全意识。受当前低温影响,用电取暖等方式增加了用电负荷,各生产经营主体要提高安全责任意识,认真排查老化电路,防止用电量增加可能带来的火灾等隐患。
(二)开展隐患排查和防范处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各生产经营主体要对钢结构厂房和大跨度厂房加强巡视,及时清理积雪,防止发生垮塌事故。
(三)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经营主体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制度建设,定期排查整改事故易发的重点场所以及关键环节,尤其在通往茶山茶园的临水临崖路段应谨慎驾驶,严禁机动车非法载人,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