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财政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财政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514X/202311-0001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财政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23上半年区财政工作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11-22 发布日期: 2023-11-22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514X/202311-0001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财政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23上半年区财政工作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11-22
发布日期: 2023-11-22
2023上半年区财政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11-22 16:24 来源:宣州区财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上半年区财政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区财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 “三个聚焦”“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科学发展、依法理财、改革攻坚的工作理念,强化各项财政工作举措落实,推动全区财政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着力强化收支调度,确保财政运行平稳有序。一是围绕收入目标,精细管理强调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次主动上门对接税务、自规、国资集团等部门,共同拟定分月收入预期目标分解表,对全年收入预期实行精细化管理,力争达到“以月保季、以季保”的收入预期。组织赴高淳区财政局、迎江区财政局等地学习财政收支管理、税源建设、预算绩效及债务管理等经验做法,切实做到以学促行、以学提能。同时充分利用我区砂石等资源优势,全力推进矿山修复等项目,深挖潜在一次性税源。2023年区人代会批准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任务35.68亿元,增幅6.5%以上,其中税务部门25.06亿元、财政部门10.62亿元。2023年1-6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7亿元,同比增长0.4%,完成全年预期的54.57%,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税务部门完成11.32亿元,财政部门完成8.15亿。二是精准测算支出,科学安排保稳定。每月月底前,要求预算单位上报下个月的预计支出情况,做到精准测算;根据库款情况,在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发放工资,1至9日保障困难群体的发放,10至15日支付公积金、社保等基本支出,16至20日支付直达资金等项目支出,21日以后支付其他项目支出,力争做到平稳有序。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74亿元,同比增长2.67%。三是用好专项债资金,加强跟踪重实效。以宣州区“项目建设会战年”为契机,积极加强部门会商,在项目谋划初期介入,与相关单位共商建设内容、量化各项指标、谋实项目收益。在由区领导带队赴广德等地考察调研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振兴领域专项债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积极谋划我区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振兴领域专项债项目。2023年1-6月,省财政厅下达我区新增债券共3.72亿元,其中一般债券0.17亿元、专项债券3.55亿元。根据专项债券使用要求和省里新增专项债务限额分配“赛马”机制安排,及时督促项目单位倒排工期、适度赶超,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及时完成支付。截至6月底,我区已经发行的专项债券资金共3.55亿元,实际支出3.55亿,支出进度100%,位于全省全市前列。

(二)着力服务发展大局,保障民生事业坚强有力。一是全力保障民生资金发放。坚决把“三保”支出摆在首要位置,发挥好财政资金“精准补短板”和“民生兜底线”作用,做到预算安排优先、资金拨付优先、库款保障优先,重点保障基本民生领域的投入,1-6月份,财政民生支出30.1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 92.10%二是着力衔接助推乡村振兴。安排各级衔接资金12165万元用于乡村振兴项目实施。三是聚力优化采购营商环境。牢固树立“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服务意识,通过线上网络培训和线下深入一线企业单位面对面培训的方式,努力将政府采购暖心送政策活动深入“最后一公里”,积极营造采购人积极参与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良好氛围。精准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多措并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三)着力把牢正确方向,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有方。一是持续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进区属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研究制定《宣州区属企业外部董事管理暂行办法》,拓宽外部董事来源渠道,建立兼职外部董事人才库,综合考虑各区属国有企业规模、行业特点、市场化转型程度及任职回避要求等实际情况,拟从兼职外部董事人才库中择优选派兼职外部董事。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员工公开招聘,认真对区国资集团和振宣担保集团2023年招聘计划进行审核报批。二是持续优化国企考核指标体系。为助推区属企业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区分企业不同功能和行业特点,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及实际经营状况,突出价值创造、主责主业、党建引领,对部分考核指标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实行差异化分类考核。三是持续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根据《宣州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暂行办法》对区教体局、区卫健委等15个行政事业单位上报处置的国有资产及时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闲置资产进行催办,督促和指导各单位及时盘活闲置资产,提高国资产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13辆废旧公务用车评估、拍卖处置工作,为信息工程学校调剂5辆报废车辆作为实训器材,梳理上半年各类国有资产处置的批复、挂网、成交、缴库,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规范资产处置管理。对照《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宣州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法规对国有企业项目投资、国有资产处置等事项进行审核工作。

(四)着力发挥职能作用,金融服务管理主动有为。一是强服务,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强化存贷款调度机制,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截止6月末,市辖区本外币存款余额1064.8亿元,同比增长10.09%,较年初增加91.13亿元;贷款余额973.24亿元,同比增长11.57%,较年初增加88.41亿元;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加权增速10.79%。发挥政府牵头作用,引导银行和乡镇园区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上半年,共组织参与市辖区各类政银企对接活动24场次,参会企业预计500余家次,解决融资需求2.65亿元。深入开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普查,将A股上市奖励标准由5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采用免申即享方式兑现上市挂牌奖励资金210万元,分梯次建立省市区后备企业库26家,邀请券商开展资本市场培训5场,培训企业127家次。目前,全区共有省证监局辅导备案拟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省股交中心(四板)挂牌企业53家(其中科创板精选层4家、成长板9家)。二是强排查、深入落实专项整治。全面摸排我区民间投融资机构,做到涉非涉稳风险线索早发现、早处理。综合运用线上监测、线下排查、群众举报等多种手段,在全区范围内对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从事所谓“债务服务”“债务化解”“解债咨询”等业务的企业、组织或个人进行全面摸排。联合市场监管重点对法务咨询类企业6家、解债类关键词企业2家开展现场排查,全力防控可能引发的涉众涉稳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三是强宣传、增强金融风险意识。丰富宣传方式,积极参与制作防非短视频征集大赛,组织干部职工、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举办的防范非法集资线上知识答题赛活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联合市、区、乡三级部门开展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处非集中宣传活动,在全区500块显示屏16个小区600部电梯内投放防范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公益广告,每日覆盖约3.5万名乘客和上万名住户;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贷款公司、地方法人银行电子显示屏播放宣传标语,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打早打小,切实维护地方金融秩序。

二、面临的困难和不足

2023年以来,全区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党和群众的更高要求相比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较大。一方面受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和不断规范盘活存量资金影响,可统筹财力增长乏力。另一方面刚性支出日益增多。基本民生类项目提标扩面,上级出台的政策和安排项目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较多,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保障方面新增支出增加,财政刚性支出压力越来越大。二是对接资本市场还需加强。我区企业整体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带动性强大企业,企业对接、借力资本市场发展意识不强,资本市场基础薄弱,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还需进一步发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学习还要加强,履职能力水平还要进一步提升;在服务理念、服务态度上还有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习惯于老思维、老习惯、老办法,眼界和思路不够开阔,工作上创新的方式方法有待提升;过“紧日子”的思想还要进一步树牢,在开源节流、勤俭节约上尚需下更大功夫。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在强化财政保障能力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加强收入预期管理,按照年初的收入预期分解表,以月保季,以季报年,确保收入预期如期实现。充分发挥综合治税平台作用,坚持各部门齐抓共管,抓好潜在税源分析预测,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和征管,同时积极开辟新税源,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坚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进一步压减非刚性、非急需项目支出。加快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支出标准体系,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

(二)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和财政奖补各项政策,优化举措,推广采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方式,切实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积极做好奖补资金的兑付工作。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不断提高中小企业预留份额采购比例及小微企业价格评审优惠幅度,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三首”产品推广应用政策,着力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

(三)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扩大信贷投放加强对金融机构考核调度,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降低信贷融资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紧盯重点项目,着力培育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常态化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培训,组织券商走访企业,持续更新完善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库,分类管理,梯次培育;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新三板”、“四板”股改挂牌,全力做好申兰华色材等重点上市挂牌后备企业服务,力争申兰华色材四季度报省证监局辅导备案。

(四)在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把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作为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债务风险研判,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严密防范债务风险事件。全力做好金融风险研判预警,推动落实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部门监管责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扩大有奖举报覆盖面,强化非法集资风险监测预警,持续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和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切实维护地方金融秩序。做实做细化解稳控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群体性事件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