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0032495656/202309-00057 | 组配分类: | 特殊教育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教体局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其他 / 其他 |
名称: | 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通知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3-09-20 | 发布日期: | 2023-09-20 |
索引号: | 113417030032495656/202309-00057 |
组配分类: | 特殊教育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教体局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其他 / 其他 |
名称: | 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通知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3-09-20 |
发布日期: | 2023-09-20 |
各市、县(区)教育局、残疾人联合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工作要求,推进国家和省《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2017-2020年)》实施,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益,完善残疾人教育保障体系,现就加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通知如下:
一、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对象为具有本省户籍,经县级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认定,为不能坚持到特殊教育学校或者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6-15周岁重度残疾少年儿童,包括在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和在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残疾儿童少年。
二、服务原则
(一)免费教育原则。送教上门服务属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范畴,学校免费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二)普特结合原则。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相互配合共同负责服务区域内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送教上门服务工作。
(三)一人一案原则。送教服务须在家长认可和配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人一案,开展相应教育服务。
三、服务时间
每个服务对象原则上每周送教不少于1次,每次2-4学时。
四、送教方式
承担送教任务的学校要根据服务对象情况,灵活选择到服务对象家庭实施一(多)对一服务、到服务对象所在的福利院或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机构等开展服务,以及家长到送教点陪学等方式。
五、送教内容及要求
根据教育部特殊教育三类课程标准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送教对象情况,由送教学校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确定合适的送教内容。
1.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首次送教上门,要通过访谈了解学生现状,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残疾类别和个人潜能,做好相关专业评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学计划。
2.明确具体送教内容。教师开展送教服务时要为服务对象送学习教材,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和补偿训练,一般应包括康复训练、认知、语言交流、生活自理、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和特长培养等方面。
3.强化家长教育意识。要强化家长监护责任和法律意识,引导家长密切配合送教上门工作。送教上门教师要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指导家长掌握有关教育补救方法和基本康复训练技能,并根据教学情况布置好家庭训练。
4.保证送教上门教学课时。送教单位要根据服务对象个别化教学计划和具体情况,确定每学期送教上门时间和课时,保障按计划完成送教任务。
六、实施流程
1.摸底登记。每年5月上旬,各县区残联将当年未入学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名调查登记资料整理汇总后,造册交同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确保登记资料的真实有效。
2.送教评估。每年5月中下旬,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县级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残联提供的未入学重度残疾儿童少年进行评估,确定送教上门服务对象。
3.落实到校。送教上门实行“属地负责、任务到校”管理。每年5月底前,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将服务对象统筹安排到送教学校,部署相关学校落实工作任务。
4.一人一案。每年6月,各送教学校与接受服务的家庭或机构签订协议,制定好个别化教育计划。
5.上报备案。每年7月上旬,各县区教育局将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方案(含服务对象与送教学校名单、教育计划)上报市教育局备案。各市教育主管部门每年8月底要将本辖区内送教上门总体情况报省教育厅备案。
6.服务实施。每年9月上旬,各相关学校启动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并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服务对象建立学籍。为方便管理,可单独设立送教上门班。
7.检查督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业务工作检查或联合本级残联对送教上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指导。每学期末,教育行政部门对送教上门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和总结。
七、服务保障
1.组织保障。市、县(区)教育、残联部门要高度重视送教上门工作,针对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明确具体事项,强化责任意识,建立长效机制。各送教学校要成立送教上门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选派热爱特殊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关心残疾学生、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2.专业指导。各地特教学校和教研部门负责送教上门工作的业务指导,定期组织送教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业务培训、专题研讨等活动,加强对送教上门的过程管理和业务指导。要特别突出对送教教师的康复知识培训,提高送教上门服务能力。
3.条件保障。各地要为送教上门教师和相关医务人员提供交通补助和误餐补助,足额配备符合条件的送教教师。送教教师的交通、工作补贴可参照国家有关差旅费管理制度执行。各级教育和残联部门要提供有效支持,保障送教上门服务正常开展。
4.加强管理。送教学校要将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学校学籍统一管理,并建立学生档案。档案材料主要包括学生评估资料、个别化教育计划、送教上门的各类记录及送教上门照片等。教育行政部门要将送教上门工作列入对下一级教育行政部门、送教学校检查考核内容,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附件:1.送教服务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
2.学生能力评估结果一览表
3.送教服务工作记录表
4.送教服务家长同意书
5.县(市、区)送教服务工作质量监测统计表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残疾人联合会
2017年12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送教服务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
一、基本信息
1.学生姓名:﹍﹍﹍ 性别:□男,□女
监护人姓名:﹍﹍﹍﹍﹍﹍监护人联系电话:
出生日期: ﹍﹍年﹍月﹍日,身高:﹍ 厘米,体重:﹍公斤。
家庭住址:﹍﹍﹍﹍﹍﹍ ﹍﹍﹍﹍﹍﹍﹍﹍﹍﹍﹍﹍
送教地点:﹍﹍﹍﹍﹍﹍﹍﹍﹍﹍﹍﹍﹍﹍﹍﹍﹍﹍
2.营养状况:□过瘦 □偏瘦 □正常 □偏胖□过胖
3.残疾类型:□智力残疾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肢体残疾 □言语残疾 □精神残疾 □多重残疾 残疾等级:﹍﹍﹍﹍﹍﹍级
4..个案与人相处情形:□正常 □异常
二、家长对儿童的期待:
备注:1.本表由送教服务教师第一次送教时填写。
2.本表填写后应并入送教服务学生成长档案。
附件2
学生能力评估结果一览表
学生姓名:
能力领域 |
现有能力 |
对个案的影响 |
|
感官知觉 |
|
|
|
粗大动作 |
|
|
|
精细动作 |
|
|
|
认 知 |
|
|
|
沟 通 |
|
|
|
生活自理 |
|
|
|
学生
能力
综述 |
|
||
接受教育能力判断 |
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 ) |
不具备接受教育的能力( ) |
备注:本表格供工作人员第一次上门走访用。
附件3
送教服务工作记录表
学生姓名: 送教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
主题 |
|
教学主要内容 |
|
教学
过程 |
|
教学
结果 |
|
教学
反思 |
|
送教教师签名:
学生家长签名:
附件4
送教服务家长同意书
亲爱的家长:
您好!为了使您的孩子能更好地成长,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在学校老师热诚协助下,将安排专门人员为您的孩子作进一步的学习能力评估(或)专业团队评估,并专门为他(她)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通过定期送教服务的形式促进他(她)的能力发展,希望对您的孩子有更多的助益,让他(她)在学业、生活、心理等各方面能获得更均衡发展。请您答复这份同意书并交回给工作人员,谢谢您的合作!
同意书
学生姓名:
您是否愿意让您的孩子接受送教服务:
□愿意
□不愿意,因为:﹍﹍﹍﹍﹍﹍﹍﹍﹍﹍﹍﹍﹍﹍﹍﹍﹍﹍﹍﹍﹍﹍﹍﹍﹍﹍﹍﹍﹍﹍﹍﹍﹍﹍﹍﹍﹍﹍﹍﹍﹍﹍﹍﹍﹍﹍﹍﹍﹍﹍﹍﹍﹍﹍﹍﹍﹍﹍﹍﹍﹍﹍﹍﹍﹍﹍﹍﹍﹍﹍﹍﹍﹍。
家长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5
县(市、区)送教服务工作质量监测统计表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编号 |
学生姓名 |
责任学校 |
送教
教师 |
送教内容及送教次数 |
送教效果和家长满意度 |
备注 |
|||
内容1 |
内容2 |
内容3 |
内容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本表供各县(市、区)教育局作送教服务质量监控用。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