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科技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科技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23M/202301-00029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科技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宣州区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1-09 发布日期: 2023-01-09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23M/202301-00029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科技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宣州区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1-09
发布日期: 2023-01-09
宣州区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1-09 10:15 来源:宣州区科技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区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强化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科技创新创业生态释放新活力。优化创新政策,组织实施促进自主创新发展政策,2018-2020三年兑现自主创新奖补资金1219万元。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免申即享”,63家企业兑现奖补资金588万。用好科技创新券惠企政策,今年共32家企业兑现区级创新券59.385万元。组织企业参与市级创新券通用通兑,申兰华色材3家企业兑现市级创新券5.3万元。强化创新环境。建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4家,其中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工业设计中心6家、省企业技术中心1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省众创空间1家、省级孵化器1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今年伽雅生态、泰山石膏等3家企业入选省企业技术中心。宣城慧科生物科技孵化器正式开园,已入驻企业8家。深化金融要素。截止目前,高新区共为海蓝生物、伽雅生态等10家高新技术企业申请科技创新再贷款6800万元。在现有高新区“科技贷”政策基础上,多方力量协同配合,实现“科技贷”政策覆盖区内所有科技型企业。目前,共推荐6家高新区外科技型企业申请“科技贷”2900万元。

(二)科技支撑发展能力实现新突破。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区高新技术企业首次达到100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99家,占全市20.6%;组织38家企业申报2022年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充分发挥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省支持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励等政策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全区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4.6%。技术合同做到应登尽登,2022年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位居全市第二。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实现正增长。

(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迈上新台阶。坚持以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凝练科技计划项目,茶之源履带自走式采茶机及控制系统开发”项目获批2022年省科技特派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揭榜挂帅项目。凯欧纺织“室内空气净化功能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和美乐柯“高效智能化农产品产地预冷设备研发与应用 ”分别获批2022年省重点研发项目,立项数占全市50%,共获支持资金100万元。科技技术攻关成效显著,博瑞特、华卫、宣酒集团3家企业分别荣获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其中,博瑞特与西安交大的“天然气低氮燃烧高效换热节能减碳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是迄今全市唯一一家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企业;宣酒集团“高四甲基吡嗪绵柔芝麻香型白酒酿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华卫集团参与的“安徽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着力抓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一是召开宣州区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完成了区科协换届工作。二是全力开展科普示范区创建。制定印发《宣州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和科普示范区创建方案,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组对照创建工作目标任务,进行了落实分解,明确各创建单位的任务和要求,12月已向市科协报送安徽省科普示范区申报材料。三是持续推进科普惠民乡村行活动。组织宣州区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在孙埠、周王等举办了多场“科技强农、科普惠民”活动。是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科普活动。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区六中等3所学校7名选手和9名指导老师参赛并获奖宣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区创新成果小学组三等奖2项,中学组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是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和全国科普日活动。5月23日—30日,区科协会同市科技局、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开展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9月16日会同市科协在府山广场开展了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是开展了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活动1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进行了慰问表彰是抓好协会学会建设。对协会学会进行全面的摸排,针对存在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做好整改,确保学会协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全面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一是科普宣传持续深入与多部门建立协同合作机制,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等重点时段,认真组织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七进”活动,通过《今日宣州》等主流媒体开展有奖竞答、刊登主题标语营造防震减灾氛围。组织社会群体参观市级防震减灾科普馆4次联合区教体局、应急局组织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全年共开展线上线下活动二十余场,发放宣传品、宣传册5000余份。二是开展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行政审批工作,全年完成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抗震设防核定审批76件完成向宣城高新区、宣州经开区赋予抗震设防领域权力事项三是示范创建成绩斐然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宣城市第三中学被认定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宣城市第十一小学被认定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四是加强地震宏观观察点管理一步完善监测预报体系
   (六)扎实开展“两强一增”行动 一是落实“两强一增”行动任务成立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科技特派员办公室并完善工作机制出台《宣城市宣州区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宣城市宣州区科技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实施方案》等举措文件。设立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127.84万元,统筹用于科技特派员工作。二是加强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科技特派员与行政村“一对一”结对服务,目前183个行政村已经实现科技特派员全覆盖。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选认26名大学生科技特派员,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我区1名科技特派员全省优秀科技特派员。三是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围绕生态家禽、健康水产等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联合安农大、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组建3支科技特派团。建成5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个市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家利益共同体,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以需求为牵引,有组织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是继续实施创新券政策,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二是建立科技成果对接合作机制,围绕精细化工、智能装备制造、碳酸钙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领域,常态化征集、凝练技术需求,建立动态企业技术需求库,依托“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发布科技成果信息,精准化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是用好科技贷政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技金融服务,加速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结合承担的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相关指标,精准指导帮扶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四是强化产业人才政策落实,积极招引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企业来宣考察、洽谈、投资、落户,促进团队项目在我区转化成果。

(二)培育科创企业森林。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创新、创意、创造,聚力科创企业扩量提质增效。一是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行动计划。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12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00家。二是开展规上工业企业“两清零”行动,逐步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两清零”。三是开展重点企业研发投入“提升”行动,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税收优惠等政策“应享尽享”,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三)加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全省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积极推动在宣州经开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推进慧科生物医药孵化器备案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成长为省级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依托宣城(上海)科创中心,引导科技型企业入驻设立研发中心。鼓励引导重点企业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

(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强化涉企政策引导,开展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一是组织开展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围绕科技创新指数锻长补短工作,组织企业家“科技商学院”培训,推进县(市、区)科技创新能力锻长补短,进一步提升创新意识。二是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加强关键基础材料、零部件、工艺等技术攻关,指导企业做好省科技进步奖项申报工作。组织申报“揭榜挂帅”项目,助力重点产业及相关产业技术创新。三是探索建立科技情报员机制,选派相关单位负责人,分片区联系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捕捉重大科技成果,力促在宣转化。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副总助企积极性,常态化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工作。

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夯实服务体系,围绕服务能力提升、科技项目示范等,着力构建科技特派团开展科技攻关、星创天地与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展创新创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科技服务、农业科技园区开展转化成果的全链条、闭环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精准对接需求。面向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广大农户等,广泛征集科技需求,着力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问题。选树典型示范,积极打造科技特派员服务标杆和示范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开展省级科技特派团及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备案工作
    聚焦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做好科普和防震减灾工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开展实施重点五类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继续做好创建2021-2025安徽省科普示范区工作。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和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健全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实施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专职科普队伍建设。夯实地震监测基础,做好地震宏观观测网点的运维管理提升震害防御能力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开展农村工匠培训班,加强对农村民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指导,推进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加强公共服务能力结合重要时段,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七进”活动,持续开展国家级、省级示范创建工作。



                             宣城市宣州区科学技术局

2023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