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统计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统计局>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223T/202307-00018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统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未雨绸缪早当先 居安思危谋长远 ——宣州区统计局民间投资调研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7-19 发布日期: 2023-07-19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223T/202307-00018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统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未雨绸缪早当先 居安思危谋长远 ——宣州区统计局民间投资调研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7-19
发布日期: 2023-07-19
未雨绸缪早当先 居安思危谋长远 ——宣州区统计局民间投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3-07-19 17:29 来源:宣州区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以来,宣州区民间投资增长迅速,1-2月、1-3月、1-4月增速分别达到30%33.7%29.6%,位居全市前列。增速排名靠前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去年同期民营经济发展相对薄弱,二是得益于今年我区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20231-4月,我区新入库46个民间投资项目,比去年同期多入库14个,新入库民间投资项目完成投资48201万元,占1-4月民间投资额的15.8%,比去年同期增长94.5%,拉动本年民间投资增长9.9%。预计下半年我区首个百亿项目宏润集团10GW高效光伏电池组件、10GW新能源电池片及新能源基地项目将入库,将有效拉动我区民间投资增长。

虽然看起来民间投资一切向好,但瑕不掩瑜,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时,更应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欢呼雀跃还为时过早。近期,宣州区统计局选取了20余家重点民间企业,开展了民间投资情况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份,走访了7家企业,与公司负责人交流,深入了解情况,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2家企业的负责投资副总沟通,询问企业的投资信心,投资意愿,请企业对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建议。从了解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对今年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情况有一定信心,但是对投入回报率并不看好,觉得项目投资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紧张、缺乏人才、资源环境约束大等情况,对宣州区当地的营商环境比较满意。同时,企业也提出了很多中肯意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政府配套设施缺乏。尽管《宣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三十三条提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合理设置教育、医疗、养老和托幼等机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市区两级在优化营商环境、基础设施配套上也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资金、时间等的限制,部分配套设施还在建设中,无法完全满足目前民营企业的需要。安徽科峰合金有限公司介绍,由于高新区建设的员工宿舍容量有限,目前已经满员,企业目前只能新建宿舍楼,待宿舍楼建好后再考虑扩大生产、招聘新员工的计划。

二是企业资金来源单一。从我区现状来看,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处于发展阶段,运营资金主要依靠股东投资和企业的营业利润留成。随着企业发展,营业利润留成积累有限,就需要外部资金予以补充,但由于规模小、面对平台层次较低,导致企业在融资方面底气不足。尤其是在企业发展初期,银行贷款审批时效长、要求高,使企业望而却步,同时企业信用等级不足、准入门槛不够,也得不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最终企业只能选择小额平台融资,融资额度减少导致获取利润减少,门槛无法提升,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三是企业发展人才短缺。由于宣州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大部分高端人才都涌向江浙沪地区、即使留在本地,也是涌向政府机关、国营企业、大集团、大公司,发达地区的就业环境和待遇也不断形成对人才的虹吸效应,本地企业相比周边企业的薪酬福利差距、当地政府人才扶持政策的不足和园区生活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民营企业面临“招工难、用工难、留人难”三大难。20234月,我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安居保障、薪酬补贴、就医就学绿色通道等方面吸引人才,并采取“政聘企培方式”支持青年人才就业创业,但因时间因素,效果尚不可知。据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介绍,目前企业在职员工2000余人,但招工缺口仍然很大,缺口在千人以上,主要缺少工程师、技术员和一线员工;安徽科峰合金有限公司介绍说,企业需要招4个可以手动操作机械的床工,但招了2个月仍没招到,目前只能从江苏总公司调2个人来先用。

四是政府政策弹性不够。发放的20张问卷调查中,有6张问卷均提到了政策弹性的问题,如“政策不要一刀切”、“政策需要结合市场弹性调整”、“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促进项目准入”等。从我国现状看,现有法律规范对民营经济的追责与保护仍存在部分不平衡的现象,不论是立法环节,还是司法环节,对民营企业都是重“禁止”、轻“维护”,合法权益保护薄弱。而当地政府在调整政策时主动性不够,不能及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政策,也影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宣城博衍置业有限公司提出,该公司部分楼盘在2021年时备案,当时备案价较高,如今根据市场行情,需要调低备案价,但我市的规定是调整额不允许超过原备案价的5%,按照以上规定,调低5%后,房屋价格仍然偏高,导致企业资金压力增加,后续投资乏力。企业提出,远如广州、近如铜陵,均调整了备案价下浮的幅度,建议我市也应在实地调查后适时调整政策。

结合走访企业意见,现提出意见建议如下:

一是完善政企沟通顶层设计,做好民营企业配套保障。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是我区的宝贵资源和财务,我们应深刻领会市委李中书记“政商恳谈会”的精神,通过政商恳谈,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坚持为企服务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尤其更要加强统筹,协调好环境治理、基础建设、水电气保障与企业运营之间的关系,分类指导,区分对待,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鼓励创新融资模式,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政府和国有企业应牵头成立引导基金,吸引民营企业参与,用基金联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以国有资本撬动民间资本,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保险支持、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EPC、BOT等模式,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重点项目投资、经营,提高企业门槛。同时政府各部门应发挥专业优势,做好民营企业辅导,指导企业建立详实的预算管理流程、清晰的资金管理方法、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以提高企业的财税信用等级,获取更好的融资渠道。

三是想方设法引进人才,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提升。政府应创新人才政策、强化服务功能,为改善民营企业人才短缺问题,首先就是出台更加灵活优惠的人才政策,政策上对民营企业适当倾斜,放宽人才引进条件,在做好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或调整政策,为企业招聘急需的对应技能人才提供支持;其次是做好人才保障,完善民营企业人才激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上对优秀人才给予奖励,同时关心人才家属就业、孩子上学等实际问题,为民营企业人才成长提供宽松环境;最后应加强人才信息管理,建立人才信息库,积极在企业间实现人才信息共享,为宣州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信息服务。

四是因地制宜做好政策调整,提高民营企业归属度。相关主管业务部门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广泛听取意见,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每隔一定时间对公共决策的时效性进行判断和调整。更应加强企业走访,对企业进行产业发展指导,帮助分析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业引导政策,尽可能修复政策引导的滞后性和延迟性。同时也要结合我区特色,对关系重大事项着重调研,创新性地出台民营企业相关扶持政策,以促进我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