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生态环境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生态环境分局>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41700MB1791406L/202212-0008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宣州区生态环境分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城市宣州区生态环境分局2022年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12-23 发布日期: 2022-12-23
索引号: 11341700MB1791406L/202212-0008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宣州区生态环境分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城市宣州区生态环境分局2022年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12-23
发布日期: 2022-12-23
宣城市宣州区生态环境分局2022年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发布时间:2022-12-23 11:02 来源:宣州区生态环境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2年,宣城市宣州区生态环境分局行政执法工作紧紧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目标任务,强化执法帮扶,狠抓信访调处,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保障环境安全,依法依规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相关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规范行政处罚,增强行刑衔接。切实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配备移动执法箱9个、执法仪30台及无人机6架,强化行政执法过程留痕管理,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本年度召开案件审查会11次,并制发会议纪要及报表。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6起(适用配套办法移送公安行政拘留3起),罚款总额达306.2454万元,涉嫌环境犯罪移送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处理3起。均按要求完成所有法定程序。

二、开展专项执法、强化日常监管。今年共执法约谈企业32家,其中责令恢复原状、关停取缔6家。1)持续开展各类专项检查,规范环境管理。每季度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共抽查94家企业。制定印发《行业企业帮扶检查工作方案》,对全区26家非煤矿山、14家机制砂、20家混凝土、32VOCs企业、23家在建建筑工地开展帮扶,帮扶企业提升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水平;2)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2022年共排查散乱污企业20家(取缔关闭类15家、整顿规范类5家),已全部完成整治。3)加大环境风险管理。提请区政府修订《宣州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9修订版)》;截至目前受理企业应急预案备100家,其中一般级别为84家,较大级别15家,重大级别1家。重点对全区22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尾矿库、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等方面风险隐患开展排查,防范各类环境安全事件发生;(4)对辖区内23家医疗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开展宣州区辐射专项检查40次;52家企业完成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的安装;(5)开展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与现场服务106家次,对辖区内39家申领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开展执法检查,确保排污许可制落到实处。

三、高度重视环境信访调查处理。为及时准确掌握舆情信息,分局落实专人紧盯“宣城论坛”、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今年以来共处置网络舆情10起,制定《生态环境信访包保责任制》,对22件重点信访件开展包保化解,稳步推进重复信访化解工作,定期召开信访维稳会商会,会商重点信访件,部署维稳有关工作。继续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实行有奖举报,对1起符合要求的环境信访举报实行了奖励。

2022年共受理各类信访件共受理环境信访件共87件(同比2021年下降55%):其中电话投诉1件,有关部门转件50件,网络平台举报35件(含微信举报,省厅、市局录入转办)、群众来访1批次1人次,目前已办结86件,办结率99%。

四、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印发了《贯彻落实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工作举措》,持续开展法治+党建法治实践活动印发了《宣州区环企精准云普法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引导全区内15家重点排污企业法定代表人、分管副总、环保技术人员等三类人员共44人次,通过“环企精准云普法”小程序在线学法、考试,通过在线考试获得电子考试合格证书率100%,15家重点排污企业环境违法行为零增长。在2021年试点工作基础上,一是延伸服务企业范围。新增71家规上企业;二是延伸包保人员范围,组织人员每半月入企与被包保企业人员进行互助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共同提升环保法律素养。

2023年,区生态环境分局行政执法工作将继续紧扣生态环境领域乱象整治,围绕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机制开展企业证后常态化环境执法监管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管对象库,实施动态更新,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持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开展饮用水源地、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场、辐射、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执法检查“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深入推进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持续推动差异化执法监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继续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积极化解环境信访;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严防黑天鹅”、“灰犀牛”风险事件





2022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