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统计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统计局>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223T/202305-00016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统计局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名称: 宣州区规上服务业1-2月发展情况浅析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5-24 发布日期: 2023-05-24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223T/202305-00016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统计局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名称: 宣州区规上服务业1-2月发展情况浅析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5-24
发布日期: 2023-05-24
宣州区规上服务业1-2月发展情况浅析
发布时间:2023-05-24 08:57 来源:宣州区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由于宣州区规上服务业企业中,国有企业中国电信和中国邮政营收占总比重较高(超百分之50),且由于其特殊地位,我们认为这两家企业的发展情况并不能代表宣州区其他类型服务业行业发展水平(特别是私营企业)。其他企业的发展状况相较而言更能够反应市场和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本次分析中剔除电信和邮政两家寡头企业的营收数据。以下是分企业和分行业的具体分析。


一、规上服务业分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宣州区规上服务业企业除电信与邮政外共57家,今年1-2月总营收额2.18亿,相较去年同期2.09亿,小幅上涨4.6%,从总量来看增幅平稳,下面对57家企业今年1-2月及往期营收额分别计算其均值,标准差,峰度系数和偏度系数。详情如下表1。


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总营收出现上涨,但相较往期今年营收分布正态性仍然较差,说明各企业营收分布状态并不良好,偏度系数较高,说明可能小部分企业占据营收额顶端,而大多数企业营收仍在较低水平徘徊。同时,今年营收标准差较去年有一定幅度上升。指示今年各企业内部营收增长出现一定波动性。结合上述数据提示,利用SPSSPRO软件对57家企业营收作对今年1-2月数据作正态性检验分析,首先作数据分布直方图结果如下图1.

1(横轴单位:千元,纵轴单位:企业个数)

1可以看出超8成以上企业营收仍然低于500万以下。仅依靠几家几千万级企业拉动总体营收增长。由于样本数据远小于5000个,对上述正态分布直方图结果采用S-W检验,其显著性P值远小于0.05,因此拒绝原数据呈正态分布假设。同时结合正态性检验P-P结果如下图2。

2

从图2中可看出P-P检验拟合程度并不好,因此可以认为1-2月营收数据并不呈现正态分布,进一步验证了表1中计算得出的结论。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规上服务业总营收1-2月出现小幅上升,但服务业企业营收结构分布不良好的现象仍然存在,宣州区规上服务业营收对龙头企业依赖程度过高,这种现象即便在剔除电信和邮政的营收后依然明显。我们从57家企业营收数据中发现,有数家1千万级企业在今年1-2月出现经营不善面临倒闭,或出现营收大幅下滑现象。而龙头企业发展所受影响并不大。同时也有部分低于千万级企业营收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对于处于中游且出现较大营收变动的企业我们于今年3月分别做了走访调研,发现出现变动的主要原因有:经营不善、受1月疫情和过年提前影响(主要为部分旅游业)、不可控外力因素等。基本所有异常原因均属合理状况。并无指示市场内部出现矛盾及经济存在潜在危险的可能。但从中仍可发现,当前服务业市场竞争加剧,宣州区中下游服务业企业对环境、人力、资本、资源市场等客观因素依赖程度较高,缺乏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围绕企业打造自身优势,保障中下游企业健康发展,如何追赶龙头企业成为服务业主力军,仍然是在保障总体营收增长的基本之上应直面的问题。

二、规上服务业分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若单个企业的发展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那么各行业的发展水平的变动即可反应一些更明确的现实问题。下面我们对各行业1-2月及往期营收数据作分析,详情如下图3.

 

3

从图3中可以看出,除信息、租赁商贸和科研技术服务业营收有较大幅度上升外,只有交运和卫生行业能保持勉强不下滑,而其他行业今年1-2月营收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我们注意到出现下滑较大的行业中教育行业在总营收中占比非常低,故应结合各行业营收所占比重作进一步分析,现作各行业营收比重图如下图4.

 


4(单位:千元)


4中可以看出,宣州区主要服务业营收来自于交运行业、信息以及租赁商贸业,虽然1-2月面临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交运行业、信息技术和租赁商贸就其行业属性而言,抗击风险能力较强。宣州区文娱和教培行业占比相当低,而宣州区小规模文娱和教育企业并不少见,说明在这两个行业中宣州区仍以微小企业为主。虽然并不一定能为市场总营收贡献多大力量,但客观反应这两个行业并无大资本垄断现象的出现。同时将今年1-2月与往期营收占比作进一步分析如下图5.


 

5

从图5中可以看出,文娱、教育、水利公共设施行业不仅占比低,且相较去年占比百分比均有下滑。我们走访和调研了部分企业发现,在上述3个行业中,部分规上企业亏损严重甚至倒闭。文娱行业主要受1-2月疫情与环境因素影响。教育行业同时还要受“双减”政策影响。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房地产行业服务业发展也受挫。保持良好势头的行业仍为科研和技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贸租赁服务业。较往年占比分别提高1.1、3.9和3.7个百分点。为进一步指示各行业发展状况和潜能,我们结合各行业企业数分析各行业单企业1-2月和往期的平均营收额,情况如下图6-7.

 

6各行业企业数

 

7


从图6-7中可以看出,虽然交运行业在图3-5中均出现了占比较大、稳定增长的、抗风险能力强的特征,但交运行业单企业营收能力中规中举,甚至和卫生和社会工作服务业勉强持平。较为突出的为信息行业,其不仅拥有超高的单企业营收能力,且相较去年同期还有较大幅度增长,其次为科研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交运、租赁商贸等。单企业平均营收能力较差的仍为文娱、教育、水利行业。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文娱行业无论是在总营收占比还是单企业营收能力而言,均较往期有较大幅度下滑,除了和客观因素有关以外,我们认为这和现代文娱方式和思想发生一定转变也有关联。线下文娱活动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精神视野,取而代之的是以信息形式为主流的大数据时代娱乐方式。

三、问题与建议

1)中小企业发展不稳定,对龙头企业依赖性强。

宣州区规上服务业营收分布中可以看出,规上服务业营收对龙头企业依赖性较强,中下游企业数量虽多但大都缺乏自身优势与竞争力,对市场风险抵抗普遍较弱,营收不确定性大。

建议:一是加大对寡头企业的税收监管,预防大资本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保障财政稳定收入。二是各部门应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工作,不应只将眼光放在龙头企业上,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视野,协助中小企业打造其核心竞争力。三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本地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建立本地自身产业链优势,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本地各行业共同发展。

2)教育行业潜力大,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双减”政策和疫情影响,前年开始宣州区中小学教培行业遭受巨大打击,数家大资本教育企业面临倒闭、转行。而小微企业同样举步维艰,在经过一年的艰难困境后,只有少数教培企业挺过行业的“冬天”。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教育行业市场仍然富有潜力,教培需求量仍然巨大,门店培训转家教培训和私人培训现象严重。政策和环境不仅没有规范教培企业的运营,还加剧了其乱象发展。

建议:一是引导大资本教育企业积极转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思想正逐渐渗透,中高考的改革也让家长不断意识到除应试教育以外少年时期的兴趣发展与思维训练也同样重要。教育企业应努力拓展中小学兴趣教育、技能培育、思维培育等多方面新的市场蓝海。二是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严惩公立学校教师私开培训班,私人办家教的行为。同时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积极性。坚决贯彻落实《教育法》中关于教师福利待遇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的规定,建立健全教师选拔培育制度。只有学校教师恪尽职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终身学习,在自身素质和思想上提升自己,学生才不需要在课堂之外“加餐补习”,也才是解决教育乱象的根本手段。三是“双减”落实要循序渐进,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操之过急。躲避政策的私教和培训班行为,不仅没有打击教培行业,还使得不规范营收现象加剧。在小微培训机构中多数家长和培训机构之间账款往来无规范程序,不仅在营收上无法统计,还变相增加了其偷税漏税的可能。

3)科技信息业突飞猛进,抓住时代机遇刻不容缓。

科研和信息业无论从总营收还是单企业营收亦或是增长率上相较其他行业都有巨大优势,“科教兴国”、“技术为王”的道理在任何一个时代永远不会过时。教育和技术投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其带来的潜在增益不可估量,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应将教育、科研、技术投资放在第一位。但研发需有道、投资不可盲目。

为此我们建议:一是依托学校优势,积极寻求和高校的各类研发合作,重点应放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研发上,这是目前最具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的方向。去年末和今年初,世界范围内各IT巨头行业均发布了其相应的聊天机器人软件,较为出名的现在有Chat-GPT4,微软的newbing,当前国内科大讯飞以及华为也在积极研发自己的聊天机器人软件。虽然国内外AI技术的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突破强人工智能的瓶颈(因为这需要哲学、心理学、生命科学、计算机、数学等各前沿学科领域的共同突破)。但现有AI技术的可拓展性和应用性仍蕴藏巨大潜力。当前主流AI算法原理非常简单,对人才规格要求并非难以企及,但对硬件(特别是工业级显卡和服务器投入巨大)。当前AI算法的改进仍然有非常大的可行性空间。以高校为依托,积极发展自己的AI算法和建立自己的技术路线,是使得宣州区发展脱离资源依赖,政策依赖而寻求发展的新突破点。二是打造自己的科技产业园,当前宣州区拥有规模庞大的工业产业园,但没有自己的科技产业园。工业产值虽仍在宣州区GDP总值中占据主要位置,而且制造业、实体经济也依然是国家根基所在,但这并非是宣州区的根基所在。宣州区地处山区,环境优美,位于三省交界处,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位置优势、环境优势。宜居宜旅,交通便利。工业发展规模扩大不仅对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还间接破坏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并不具有对其他行业发展的大面积带动效应。而科技的发展相对绿色,效益更高,同时还容易带动其他各行业的发展,一举多得的同时还能够发挥宣州本地各优势。让三省交界处也成为皖南的“核心技术交界处”。

4)精神需求不可忽视,积极引领文娱体育健康发展。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文娱体育行业出现“断崖式”下滑,在这里文娱行业发展几乎占据主流,宣州区体育行业发展几乎为0。文娱下行客观上受环境影响较大,但从根本上体现了当前人民娱乐方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以前的线下娱乐方式正在慢慢被线上娱乐方式诸如刷剧、网络游戏、社交平台、线上文化传播等方式逐渐取代,居民的出行活动以旅游、锻炼、购物消费等为主,出门开展娱乐活动的方式正慢慢淡出视野。同时,体育行业发展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宣州区体育公共设施少,从分析中公共设施管理业的营收中也可见一斑。唯一的体育馆地理位置还偏远,不适宜居民体育活动的推广开展。大多数的体育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桌等仍聚集在中小学及高校校园内。对社会人员的开放力度不够。以至于造成设施的浪费。

为此我们建议:一是积极推动线上娱乐行业发展,推广更适合群众的线上文娱服务,通过政府平台和公信力引领民众娱乐价值观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和氛围。二是重视体育行业发展,在市区交通便利地带建立专用的免费公共体育设施场所。宣州区有半数以上的居民茶余饭后的体育活动仍集中在广场舞、绕宛陵湖散步、绕公园散步中。而体育运动类项目仍然较少。居民从体育活动中获得的主要收益仍只是为锻炼了身体,而并非从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诸如球类等运动的设施缺乏,让居民在体育活动中并不能广泛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三是引导学校规范开放其体育设施对社会的开放和使用。即便要拓建新的体育设施,用地仍然是关键环节。市区内交通便利的地域使用成本高。而学校占据的体育设施用地大多数情况会造成资源浪费。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制度,规范开放使用流程,让每个民众既能安心开展体育活动,又能减少人员流动大对学校带来的治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