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数据资源局> 规划计划> 工作规划
索引号: 11341703688131884M/202303-00007 组配分类: 工作规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3-01 发布日期: 2023-03-01
索引号: 11341703688131884M/202303-00007
组配分类: 工作规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3-01
发布日期: 2023-03-01
宣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3-03-01 10:42 来源:宣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2年,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以深化模拟审批制度改革、“一网通办”和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为重点,创新机制、狠抓落实,积极承担市对区目标考核任务,协助完成全区深化改革工作,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数据资源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水平。现将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及2023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聚焦坚持党建引领,政治生态持续完善。

一是切实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二是筑牢思想政治防线,严守意识形态阵地,涵养机关文化,增创发展动能。三是夯实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四是强化“一岗双责”以作风建设为突破点,全面开展“五聚焦五查找”作风建设集中整治,坚持上下联动,狠抓机关、大厅的效能和作风建设,切实打造风清气正的新格局。五是深入剖析巡察反馈问题,做深做实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

二、聚焦为企为民办实事,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一是优化政务服务大厅。对大厅“好差评”叫号评价系统进行改造,“安康码”系统及个人数据对接,努力实现“掌上预约”“一码取号”。二是畅通“三个一公里”。围绕企业群众生命周期推出“最先一公里”10个应用场景全部上线;跑好“中间一公里”,加快政务服务事项“跨层级”网上流转,办理跨层级事项10250件;政务服务再下沉,打通“最后一公里”,邮寄办件达1040件。三是落实为企为民服务举措。打造企业开办全流程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开办流程“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日办结”,全年共为1812户新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8735枚,为企业节约成本55.22万元,基本实现营业执照4小时,刻章、税票1日内办结。同时,持续拓展“朋友圈”,先后与南京高淳区、盐城亭湖区、常州钟楼区、芜湖湾沚区签订协作协议,开展跨省通办、异地代收代办,全年预计办件达540件。

三、聚焦深化制度改革,项目审批全面提速

一是推进“模拟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全年共实施模拟审批项目40个,项目投资总额60亿元。二是完善“互联网+中介服务”超市。实行中介超市服务全程网办在线监管,截至目前,入驻955家中介机构、399个项目单位,已完成中介服务项目5283个,成交额约2.03亿元。三是开展“政府买单、企业免单”项目申报文本编制工作。以投资项目备案报告为切口,推广1000万元以上引资项目备案申请报告编制“政府买单、企业免单”模式,提前征求部门意见,帮助企业提前介入审批环节,今年以来,编制85个项目文本,节约企业成本约27万元。四是优化项目服务推进机制。学习南浔等地经验,会同营商环境中心、招商服务中心等编制“一本通”、《宣州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流程及帮办服务指南》,准备“一口进出、多评合一”方案。同时,在大厅二楼设置投资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专窗,安排专人轮班,负责项目前期文本编制、跟踪模拟审批项目进度,及时协调审批环节遇到的问题。

四、聚焦数据百日攻坚,数据基础全面强化

一是积极推进“数字宣州”建设。按照全市“一朵云”要求,加快政务云建设,对全区政务云资源需求情况摸底,涉及19个单位42个项目,目前已提交区政府办等上本月常务会议。同时,按照省、市部署,正在草拟“数字宣州”建设方案。二是开展数据提升攻坚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在数据局集中办公,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自建系统数据目录编制及数据归集工作,截至目前,共编制目录769个,结构化数据占比100%,收集电子证照95类,其中相关种类电子证照数量不低于25个共89类。三是充分发挥“安康码”防控作用。开展主城区以及重点人群核酸数据分析比对,今年以来,已对304085人赋弹窗提示,82625人赋黄码。同时安排专人24小时处理“安康码”申诉,今年来共处理申诉89704条。

五、聚焦强化综合监管,扫黑除恶成效明显

一是强化招标人主体责任。抓好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全年发布招标计划项目56条,其中,国有资金占控股或主导地位企业发布招标计划30条。同时对采用“评定分离”房建市政工程,督促招标人建立完善的定标机制和内控制度,并对整个招标和定标过程负责,截至目前,共开展14个项目“评定分离”招标,涉及金额约21.02亿元。二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共3次,抽查了34个项目的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10家代理机构,检查结果在交易平台及政府网站上进行公开。加强开评标现场监管,共对19家投标企业、6名专家进行了信用处理。深化标后履约监管,共进行9次标后履约巡查,抽查45个在建工程,对5家企业记分处理。升级广域网考勤系统,对37家建设工程项目关键岗位人员考勤,对2家企业记分处理。共计下发告知函16份,监督意见书8份。三是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对2020年10月10日以来174个依法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摸排,摸排问题线索31条。收到移交问题线索2件,通过核查,依据《宣城市工程建设不良行为管理办法》,对2家企业作记分处理,并予以披露。

2022年,虽然我们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仍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一窗受理机制尚不完善。部分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存在窗口受理、后台分类分办走流程现象,企业办事体验不佳。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政务服务信息化设备投入不足,硬件和软件建设薄弱,未能配备多元化的自助终端机,提升服务水平。

    2023年宣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区党代会决策部署,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加快数据资源、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提质增效,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兼顾各条战线,促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围绕深化五聚焦五查找,推进党建引领业务提升。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增强政治自觉,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强化组织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工作条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坚持不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深化纠正“四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四是强化能力建设,聚焦中央、省、市、区部署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五是强化机制建设,压实机关党建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党组履行机关党建责任清单。六是做好我局档案管理工作,维护好档案室的日常设施,定期检查,做到档案“八防”,每年安排专业公司对我局上一年文书档案进行规范化整理。

 (二)围绕政务服务“三化”,力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规范统一便民服务场所名称。梳理完善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规范统一乡镇(街道)为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为便民服务站,推出一批特色亮点。同时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向基层延伸,以西林街道、西林社区和城西社区为试点开展工作。二是扎实推进“异地通办”合作。省内以马鞍山、芜湖等地区为合作要点,省外以南京、湖州地区为示范点,不断扩展异地“朋友圈”,科学合理新增区域通办事项。及时梳理“异地通办”中共性、高频的异地办事需求,加强业务统筹,加快推进“跨省通办”、长三角“一网通办”线上线下并行办理。三是提升“掌上办”服务种类和数量。坚持需求引领,指导各部门围绕营商环境、社保医疗、就业创业、教育考试、住房保障等重点领域,聚焦惠民服务痛点、堵点、难点,重点打造高频服务应用,优化办事体验,引导涉企事项“网上办”、便民事项“掌上办”。加快推进水电气报装等服务上线皖事通,并同步开展应用安全测试,确保服务应用安全稳定,为“皖事通”宣州区专栏添砖加瓦。四是推深做实主题集成服务。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的要求,优化6项“办好一件事”服务模式,科学设计流程,简化申报方式,打造成宣州特色,形成宣州经验,同时推动更多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强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

(三)围绕政务数字化建设,助推信息化项目有序上云。一是统筹推进“数字宣州”建设。依托宣州区政务云、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加强全区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积极推进存量、新建信息化系统迁云上云。进一步深化各部门之间数据共建共享,打破“信息孤岛”,依托市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全面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归集共享,打造主题数据库,拓展应用场景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数字宣州”提供数据资源保障。二是拓展“安康码”建设应用。继续发挥“安康码”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便利。拓展“安康码”在医疗健康、交通、旅游、教育、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实现“一码通行”、“赋码生活”。三是扩大数据平台接口调用。加强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省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接口数据调用,拓展我区数据汇集覆盖范围,进一步创新我区各类数据化场景应用,让政府的服务更贴近群众。四是谋划推广相关应用场景。通过对排队、大厅人流量、业务办件量、业务办理进度、群众满意度、窗口办件效率等各类数据的综合分析,退出数据赋能政务大厅标准化提升项目。积极推广古泉镇智慧乡村项目,针对古泉镇的五大平台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深化功能应用,整合业务条块,打破数据壁垒,不断推广。  

(四)围绕审批服务便利化,强推经济发展加速度。一是优化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按照“一口进出”的要求,提供全周期“保姆式”服务,由专人收件帮办,协调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的难点堵点。二是设置项目帮办代办专窗,积极打造横向联动、纵向协同的项目服务体系,协调各方资源,切实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早日投产达效。三是优化网上中介超市服务功能,打造中介超市3.0版,探索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机制,努力实现“一次委托采购全覆盖”。完善“宽进严管”行为监管机制,联合涉审部门,加强对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为管理,强化核查结果运用,促进中介服务省时减费提质增效。

(五)围绕强监管重实效力推公共资源交易阳光运行一是完善制度规则。按照“应减尽减、能统则统”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文件清理,保持与市制度规则的统一。二是严格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我区招标投标活动,加强开评标现场监管,执行“一标一评”,健全招标投标市场与履约现场“两场联动”,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招标文件的编制情况和标后履约情况,对建设工程项目关键岗位人员实行广域网考勤,并定期通报。增强各方主体责任意识。对招投标各方主体开展培训,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提高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三是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加大异议投诉处理力度,围绕开评标现场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投诉举报发现的线索、各级巡视巡察审计发现的线索,进行深挖、排查。同时,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加强对线索的综合分析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