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区政府> 三大攻坚战> 乡村振兴
索引号: 11341703777363919H/202301-00021 组配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宣州区2022年优质专用粮食生产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1-16 发布日期: 2023-01-16
索引号: 11341703777363919H/202301-00021
组配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宣州区2022年优质专用粮食生产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1-16
发布日期: 2023-01-16
宣州区2022年优质专用粮食生产总结
发布时间:2023-01-16 11:12 来源: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完成情况

全区2022年优质专用水稻面积8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5.02%。全年共创建完成1个整建制乡镇、35000亩优质专用水稻示范片以及53个绿色高质高效千亩示范片。通过推广无人机飞播飞防、机插秧等技术,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应用减肥减药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了示范区内粮食生产实现单一品种种植,100%按标准生产,100%订单收购,建设成效显著,较好地推动了全区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发展。

二、工作措施

(一)市场导向,实现水稻生产优质化专用化

围绕优质专用、绿色生态、节本增效的目标,推广标准化生产,以粮油企业、加工米厂等市场占有率较高、实力较强、信誉度较高的核心主体,对接优质专用水稻示范片、绿色高质高效千亩示范片生产基地,签订“隆两优华占、徽两优898、丰两优香 1 号、六两优香11、甬优4901、浙沣糯188”等品种的订单化生产协议,开展定向订单收购,扩大订单生产,实现农企双赢。订单生产较市场销售平均溢价3%左右,亩多增收39.6元。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粮食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实现优质优价,促进优质专用水稻发展。

(二)以项目为依托,推进优质专用水稻生产

根据《宣州区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宣州区2022年省财政农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优质专用水稻生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依托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结合省“两强一增”行动任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打造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示范区,建设完成优质专用水稻示范片和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千亩方,集成推广了一批高质高效技术,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完成3座育秧中心,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和效益提升,提升优质专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三)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提高优质专用粮生产水平

1、突出需求导向,构建主导品种的结构布局。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点,着力挖掘苗头性品种,重点推广高产加工型早籼稻品种,如中组3号、中早47、早籼310、株两优211等,订单化糯稻品种主推镇糯19号、浙沣糯188、光明糯1号等,以及再生能力强、产量高的中稻品种,如徽两优898、甬优4901、鑫两优香286等,定向发展一批专用稻米,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提高优质率。

2、组织开展前瞻性技术试验示范

(1)推广稻虾田再生稻生产模式。在洪林、沈村等多个乡镇建立虾田再生稻示范片,落实品种统一、生产管理统一,科学开展虾田肥料减量使用、农药零使用等绿色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片单产达650kg/亩,高于全区再生稻头茬平均产量水平,后茬虾田亩产吨粮,亩产值在6500元左右,实现周年 “一田四收”(两稻两虾),实现了农民增收和粮食绿色生产发展。

(2)开展“油-稻-再生稻”周年三熟模式示范。针对皖南水稻区生产中存在的温光资源利用不充分、油稻稻三熟制技术缺位等问题,在寒亭、杨柳等乡镇示范推广“油-稻-再生稻””适应性研究,充分挖掘我区粮油生产潜能,提高了冬闲田开发的利用,稳定发展油菜生产,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通过合理选用油菜、再生稻品种,优化了育插秧头季最佳播种及收获时期、留桩适宜高度、促芽肥合理运筹等关键技术,初步构建了“油-稻-再生稻”周年三熟制丰产增效技术模式,实现油菜单产150公斤/亩、头季稻550公斤/亩和再生季约300公斤/亩的粮油增产目标,与“油-稻”周年两熟制相比亩增效300-500元,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粮油生产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模式等,推动绿色生产,辐射带动了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

3、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在关键农时季节,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巡回指导、测产验收等,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抓好各项技术措施落实,提高示范区创建水平。全年完成技术指导服务70余次,技术培训会40余次,其中区级现场观摩会3次。通过开展水稻生产整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收获等关键环节开展全托管或半托管,强化机播、机收、烘干等社会化服务,扩大示范效果,辐射带动小农户提了高水稻生产轻简化、机械化、集约化水平。

三、建设成效

(一)订单面积进一步增加

今年我区加快落实单一品种种植,统一生产技术,连片集中打造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先行区样板提升水稻单产水平。2022年我区完成订单面积67.2万亩,占优质专用水稻面积的84%。其中3个优质专用水稻示范片完成订单面积1.8万亩,整建制示范乡镇核心示范区订单面积2万亩。

(二)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围绕2022年优质专用水稻(再生稻)示范片,建立 “徽两优898”基地6000亩,落实减肥、减药、节本、增效技术,取得了良好建设效果。经专家测产,优质专用水稻(再生稻)示范片头季稻单产达602kg/亩,在今年7月底-9月初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下,再生季仍然实现220.5 kg /亩以上单产目标。示范区推广“油--再生稻”生产模式,合理选用再生稻品种,应用早熟再生稻生产模式,确保接茬安全,周年三熟。“油--再生稻”再生稻头季平均单产605kg/亩,再生季平均单产225kg/亩,实现了周年粮油亩产1000kg,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并得到省农技推广总站专家充分肯定,被列为全省“油--再生稻”先进示范点,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促进了优质专用粮生产高质量发展。

(三)种植收益进一步保障

一是稳定发展双季稻。制定印发《宣州区2022年早稻、再生稻生产实施方案》,发展早稻订单生产,推进基地产销对接、订单收购、优质优价,支持粮食加工企业与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经营主体签订订单合同,今年早稻收购价稳定在1.2元左右,与去年相比高出10%,订单以高于托市收购价5%以上收购优质早稻,切实稳定双季稻生产发展。二是推动专用糯稻发展。2022年全区建立优质专用糯稻示范片4万亩以上。通过着力选育和引进推广抗逆性强、品质优、产量稳的糯稻新品种,加快品种更新速度,提升品质和产量全区标准水分糯稻收购价稳定在1.4/斤左。三是落实各项惠农补贴。全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共三批资金总计3198.51万元,稻谷补贴资金(第一批、第二批)3538.2万元,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第一批、第二批)214.84万元(第三批860万元正在造册,待财政部门审核后预计本月可发放到位)以及支持双季稻生产505万元和2022年双季稻生产者补贴资金560万元,切实提高种粮积极性,促进优质专用粮食发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一)优质稻米品牌化建设比较落后,稻米产业延伸链较短。建议加快发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进一步提高稻米加工附加值,促进稻米产业品牌化发展。

(二)发展粮食订单存在困难。不同年份甚至相同年份粮食价格存在一些波动,导致粮食收获时期市场行情价格,明显低于约定价格,商家经常压价,订单毁约现象屡见不鲜,加上农户维权意识薄弱,种粮收益受损。应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推进优质稻生产产业化,发展优质专用稻米,提高专用品牌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三)农机与农艺配套技术模式偏少,推广应用面积不足。建议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生产模式和规模的生产情况,在水稻直播草害防控、再生稻机械插秧、农用无人机应用等方向,促进农机作业、作物品种、栽培模式相互适应,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四)其它因素制约粮食生产。一是农田水利设施。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基础薄弱,持续高温干旱下粮食生产保障明显能力不足。二是气候因素。近年来,洪涝、干旱等灾害多发,部分水稻抽穗扬花期遇高温干旱、双季晚稻遭受寒露风,对粮食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建议科学制定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和质量。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