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文旅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文旅局> 基层政务公开> 旅游> 公共服务> 旅游安全应急处置信息
索引号: 11341703358579360M/202212-00014 组配分类: 旅游安全应急处置信息
发布机构: 宣州区文旅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知识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12-09 发布日期: 2022-12-09
索引号: 11341703358579360M/202212-00014
组配分类: 旅游安全应急处置信息
发布机构: 宣州区文旅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知识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12-09
发布日期: 2022-12-09
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知识
发布时间:2022-12-09 11:10 来源:宣州区文旅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道路交通事故


1.与机动车发生事故后,要保护现场,及时报警,并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

2.遇到撞人后驾车或骑车逃逸的,应及时追上肇事者或求助周围群众拦住肇事者。

3.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在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应立即报警。

4.先救人后救物,先救命后救伤,先抢救重伤员后抢救轻伤员。

5.对受伤者进行常识性的受伤部位检查,及时止血、包扎或固定。

6.注意保持伤者呼吸通畅;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7.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不要翻动伤者,要立即拨打120 和110 求助。


水运事故

发生水运事故时,要利用救生设备逃生;紧急情况下必须跳水逃生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跳水前:

1. 尽一切可能发出遇险求救信号。

2. 跳水前尽可能向水面抛投漂浮物,如空木箱、木板、大块泡沫塑料等。

3. 多穿厚实保温的衣服,系好衣领、袖口;如有可能,穿上救生衣。跳水时:

4. 不要从5 米以上高度直接跳入水中;可利用绳索等滑入水中。

5. 两肘夹紧身体两侧,一手捂鼻,一手向下拉紧救生衣,深呼吸,闭口,两腿伸直,直立式跳入水中。跳水后:

6. 尽快游离遇难船只,防止被卷入旋涡。

7. 如果发现四周有油火,应脱掉救生衣,潜水游到上风处;到水面上换气时,先用双手将头顶的油和火拨开再抬头呼吸。

8. 不要将厚衣服脱掉;如果没有救生衣,尽可能以最小的运动幅度使身体漂浮;会游泳者可采用仰泳姿势。

9. 尽可能在漂浮物附近。

10. 两人以上跳水逃生,要尽可能拥抱在一起,减少热量散失,也易于被发现。



铁路、轨道交通事故

1. 发生事故后,要听从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待列车停稳后,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有序地向车厢两端紧急疏散。不要盲目跳车,以防摔伤或被其他列车撞伤。

2. 撞车瞬间,要两腿尽量伸直,两脚踏实,双臂护胸,手抱头,保持身体平衡。

3. 列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列车服务人员应迅速疏散旅客,尽力切断火源、爆炸源并保护好现场。


航空事故


1. 登机后,要熟悉机上安全出口,听、阅有关航空安全知识。

2. 遇空中减压,要立即戴上氧气面罩。

3. 飞机紧急着陆和迫降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弯腰,双手在膝盖下握住,头放在膝盖上,两脚前伸紧贴地板;听从工作人员指挥,迅速有序地由紧急出口滑落地面。

4. 舱内出现烟雾时,要把头弯到尽可能低的位置,屏住呼吸,用饮料浇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后再呼吸,弯腰或爬行到出口处。

5. 若飞机在海洋上空失事,要立即穿上救生衣。

6. 飞机撞地轰响瞬间:飞速解开安全带,朝外面有亮光的裂口全力逃跑。


火灾


1. 火灾发生时,应及时拨打119 报警;小火应立即扑救,如果火势扩大,应迅速撤离。

2. 逃生时应准确识别疏散指示方向,千万不要拥挤,快速逃离火场。

3. 火场逃生过程中,要一路关闭背后的门;逃出现场后切勿重返屋内取贵重物品。

4. 火灾发生时,切不可搭乘电梯逃生,更不要盲目跳楼。

5. 如果烟雾弥漫,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呼吸,降低姿势,沿墙壁边爬行逃生。

6. 当衣物着火时,最好脱下或就地卧倒,用手覆盖脸部并翻滚压熄火焰,或跳入就近的水池,将火熄灭。

7. 夜间发生火灾时,应先叫醒熟睡的人,尽量大声喊叫,提醒其他人逃生。

8. 一旦发现自己身处森林着火区域,应准确判断风向和火灾延烧方向,逆风逃生。

9. 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要绕开火头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


拥挤、踩踏事故


1. 要保持冷静,提高警惕,不要受周围环境影响。

2. 服从组织者指挥,有序撤离。

3.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

4. 陷入拥挤的人流时,要远离店铺、柜台的玻璃或者其他危险物。

5. 若被人群挤倒,则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

6. 如果带着孩子,要尽快把孩子抱起来;如果可能,要抓住身边坚固牢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