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区教育体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1-12-28 17:02
来源:宣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一、2021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此项不予以公开。
(二)“双减”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依据“双减”相关文件要求,秋季学期全区79所中小学校已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做到了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二是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建立工作落实调度机制。锚定“双减”关键点,既要确保校内减负,又要管住校外增负。会同市场监管、卫健、应急管理、住建等部门形成监管合力,对标清单,对校外培训机构组织深度排查,聚焦问题,严查重管。
(三)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一是发挥“疫情防控指导员”作用。各校对接辖区内的卫生院或社区服务中心,确保各校“疫情防控指导员”到岗尽责,指导督促学校落实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环境卫生等重点工作。二是强化校园封闭管理。校外人员进入校园严格执行扫安康码、戴口罩、核验身份、测体温、信息登记等流程,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定期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和环境消毒。三是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制度。坚持晨午晚检、因病缺课(勤)病因追踪登记、发热症状监测及处置跟踪报告等,认真执行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情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核酸检测覆盖中小学校、幼儿园,织密筑牢校园疫情防线。四是扎实做好疫苗接种。严格按宣州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安排,组织教职工和学生接种疫苗,学生接种103580人,接种率96.2%;教职工接种9620人,接种率96.02%,做到“应接尽接”。
(四)重点项目稳步推进。1所公办幼儿园新建完工,3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开班招生;市九小东湖校区基本建成、如期开班招生;宛陵湖小学、新港学校开工建设;实施22个校舍维修改造项目、2个能力提升项目,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体育运动条件进一步提升;推进高中攻坚、中职提升项目,市二中、市三中、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五)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围绕教师城乡配比不均、结构性缺编等矛盾难点,先后探索建立起支教交流、分类补贴、统筹管理等机制,使教师队伍焕发出生机活力。组织学科骨干教师示范课观摩活动,展示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引领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依托名师工作室、学科工作室,创新送培送教送训模式,将优质教育送到乡村学校。各学科累计送教20余次,受训教师近300余人次。
(六)体育工作实现新突破。一是群众体育丰富多彩。全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举办了2021年宣州区迎春长跑;组团参加宣城市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赛事;指导宣州区各单项体育协会举办了20余场次体育赛事。二是学校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成绩喜人。“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格局基本成型,省、市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23所。我区输送的优秀运动员吴娟在东京奥运会和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三是体育设施不断巩固。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投入40多万元对新建小区及乡镇全民健身广场配置各类健身器材,全区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2021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宣州区教体局“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二、2022年预期目标、重点任务及推进措施
预期目标:抓均衡,夯基础,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抓内涵,提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抓培训,重师德,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抓文体,强素质,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抓双减,重实效,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点任务及推进措施:
(一)此项不予以公开。
(二)发展优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加大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新增开班招生公办园1所;推进并保障市九小东湖校区后续建设,加快推进市十一小宛陵湖校区建设,全力做好市十一小宛陵湖校区、新港九年一贯制学校2022年秋季开班招生工作;督促推进新五小建设;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能力提升工作,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提质。加快推进市三中改扩建工程,启动三中3#教学楼建设,解决新高考选课走班教室不足问题。
(四)推动各类教育高质量普及。深入实施学前教育第四期行动计划,大干快上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做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以农村为重点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投入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健全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体系。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五)持续推动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质量提升。大力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参与长三角和“金嘉吴宣”终身教育联盟活动,力争在国家第一批“区域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
实验点项目建设上取得优异成绩。
(七)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拟投入1.09亿元实施智慧教育项目建设,做到智慧学校中小学全覆盖。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教育环境,促进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八)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扎实做好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推动中心城区民办幼儿园公办化,让更多的幼儿入“就近园”“公办园”“优质园”。
(九)继续做好全区的群众体育工作,着力推动竞技体育发展,抓好各中小学“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特色发展。
(十)扎实开展保学与资助工作。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幼儿、义务教育学生、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进行资助,确保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保障残疾儿童集中学习或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各项政策的落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工作,健全中小学生控辍保学保障机制,保障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