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358579360M/202211-00013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文旅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区文旅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2-11-15 | 发布日期: | 2022-11-15 |
索引号: | 11341703358579360M/202211-00013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文旅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区文旅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2-11-15 |
发布日期: | 2022-11-15 |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人民至上、服务基层,推动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均正常免费开放,区文化馆服务到馆群众45135人次,开设线下春季、秋季群众文艺公益培训,累计开课230节,并常态开设“云上艺苑”线上公益课堂。完成“十五分钟阅读圈”年度建设任务,新增“城市阅读空间”4处,其中投入143.28万元对区图书馆进行改建提升。投入38.8万元用于农家书屋图书报刊更新、数字农家书屋维护。开展送戏进万村194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2328场。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线上展演近100场,组织和参加大型群众文化活动34场(截至10月18日的数据),在“安徽文化云平台”上传文化活动视频4千余条。大力推进文艺创作。组织文艺工作者围绕党的二十大创作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现已创作歌曲《春天已经来临》、皖南花鼓戏《幸福向前进》、中国画《盛世渔歌》等。其中,《盛世渔歌》入选2022年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皖南花鼓戏《幸福向前进》入选2022年度宣城市戏曲孵化计划,少儿舞蹈《夏夜·光的生长》荣获2022年安徽省少儿文艺调演二等奖,《岁月留辉》入选2022年安徽省广场舞展演,原创音乐作品《家在青山绿水间》入围第三届安徽省群星奖决赛,《我的家我的国》入选“唱响新时代”安徽省优秀原创歌曲。全力推进应急广播建设,目前全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已基本完成,建成区级平台1个、乡镇平台26个、村级平台217个,安装终端大喇叭2290组,在文明创建、秸秆禁烧、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坚持保护为主、守正固本,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完成省保单位龙首塔、五道井维修工程,章氏宗祠、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消防工程完成80%,清理5座宋代墓葬,共计出土器物20余件,与市博物馆、宣州窑研究会共同编写《瓷苑遗珍-宣州窑藏品集》图录,完成长江流域文物资源专项调查工作,登记上报不可移动文物191处。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个(水阳鸭脚包制作技艺、附骨疽中医疗法)、市级4个(皖南柯氏蛇伤中医疗法、皖南石艺、皖南手工酱制作技艺、皖南跑马灯)。宣笔3件作品成功入选国家非遗馆藏(展)品。组织6个非遗项目参加长三角地区非遗文创产品邀请展,组织皖南皮影戏、皖南草编、宣笔制作技艺到长三角地区开展非遗交流活动。
(三)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兑现2019、2020年文旅产业发展政策奖补资金257.04万元,惠及20家文旅企业;宣州区第三次入选“2022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由2021年的97位前进至2022年的95位;十八湾大峡谷景区创成国家3A级景区,并通过4A级景区景观价值评价;宣城凤凰城美食街(北门老街)入选全省10家特色美食体验街区,文苑山庄获省级美食体验店;新兴业态精彩呈现,培育了以小城故事为代表的文创产业集聚区,引进了山人三径、慕色、NIGO制片所等沉浸式文旅新业态;旅游住宿迭代升级,溪口天竺再现炊烟、望山宿颜、居云阁、从前慢等一批特色精品民宿项目相继建成,并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全区现有省“512计划”重点文旅入库项目9个,今年计划投资2.38亿元,截止9月底实际投资1.79亿元。水东大景区五道井、司泰和饭店维修工程已完工,振东研学基地正式开放,水东古寨试运营,水东古镇文化街区成功入选“长三角文化产业投资2021年度十大创新案例”,为我省唯一入选案例;官塘湖长三角皖南影视基地正在进行异国风情园和都市街区子项目建设;宣泾旅游廊道(宣州段)项目开工,世纪森林公园项目建成动物亲子体验园、半程山地马拉松赛道等子项,溪口雪峰山观光园项目古道驿站已封顶。
(四)坚持创意创新、立体营销,扩大“忆江南 醉宣州”品牌影响力。推出《故事里的宣州》短视频营销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好评,截至11月8日,已发布视频37部,仅在“宣州文旅”两微一抖平台上的视频播放量达224.1万次,点赞量3.86万。举办宣州旅游推介会,邀请南京、芜湖、马鞍山等长三角地区30多家地旅行社参加。积极响应市文旅局“1+N”营销战略,积极参加亚运会联合营销和“中国文房 诗意宣城”(合肥、杭州、上海)文旅推介会。先后举办“寻味皖南 食尚宣城”美食周、“安徽人游安徽”、“清凉一夏 乐享宣州”暑期旅游消费季等主题活动,指导水东镇举办“二月二龙抬头”、“皖南星7天 艺术向前进”、“皖美消费 夜嗨古镇”、水东老街“艺术生活休闲周”等活动,指导文昌镇举办“皖南星7天·牧歌诗田·‘艺’江秋水”主题系列活动,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CCTV等媒体广泛宣传。
(五)坚持严字当头、常抓不懈,确保文化旅游市场平稳有序。一是紧抓安全生产不放松,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近10次,重点针对节假日、暑期、二十大等关键节点,自然灾害、火灾和自建房等关键隐患,景区酒店、网吧、剧本娱乐场所、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等关键部位,联合相关部门,加大检查力度。截至目前全区文旅行业安全形势较好,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二是紧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严格按照文旅行业防疫指南和第九版疫情防控方案强化行业管控,将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文旅企业1650余家次,出动检查人员3300余人次。三是紧抓市场监管不放松,严格审查行政许可申请,对剧本娱乐场所、网上书店、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等开展重点专项检查,严查文化经营场所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及时、公正处理旅游投诉,办理满意度100%。
二、存在的问题
2022年的文旅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如疫情对文旅产业的影响还在持续;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特别是线上活动还需进一步丰富,艺术创作在出特色、出精品、出大奖方面还需努力;文旅项目“招大引强”难度更大,重大文旅项目建设进度放缓,旅游市场复苏不够理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的手段还不够丰富、“后继无人”的困境依然存在;受无执法权和执法队伍的限制,文化市场监管比较被动、手段比较单一、震慑力度不足;文旅营销的广度还不够,线上营销手段不够多,文旅品牌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扩大。
三、2023年工作计划
1、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是做好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工作。深入推进镇、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效能建设,持续做好“安徽文化云”平台建设和管理,新建“城市阅读空间”5个,做好农家书屋运行维护。二是继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全年“送戏进万村”不少于194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不少于2328场,并根据疫情形势适时开展“公共文化进景区”“送文化进基层、进军营、进企业”“非遗进校园”“皖南花鼓戏小戏小品展演”等文化惠民活动,区文化馆继续开设2023年度群众文艺公益培训班。三是举办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根据疫情形势,力争举办“宣州之声”“宣州区第六届广场舞大赛”“第三届中老年歌手大赛”等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四是加大文艺创作力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优秀戏剧(皖南花鼓戏、皮影戏)、音乐、舞蹈及美术等艺术作品,宣传推广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五是抓好非学科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及监管。全面落实省市有关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审批流程,从严从紧开展排查整治,常态化进行日常监管。
2、抓好文旅产业发展。一是积极申创各类文旅品牌。指导水东大景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溪口十八湾大峡谷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水东石林古寨创建国家3A级景区,溪口镇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吕辉村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名村,北门老街申报省级夜间文旅消费品牌。二是继续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加快水东大景区、官塘湖、昆山湖、亲心谷等大项目建设,指导一批精品民宿和新业态项目建设运营,继续培育以天竺特色民宿集聚区、小城故事文旅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代表的新业态小项目集群。三是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积极响应省乡村旅游“421”行动,打造精品主题村2个、特色美食村1个、后备箱工程基地4家、乡村旅游“双微”提升点30个,加大培育特色民宿。
3、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完成省保单位章氏宗祠、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消防工程;争取2023年省级文物维修专项资金,完成省保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宿营地)展陈工程布展;持续做好宣州古窑址群、鸦山古道、胡家涝古宣纸厂遗址等文保单位的提级准备工作。完善宣州区非遗保护四级名录体系,继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进乡村”、“忆江南 醉宣州”春节民俗巡演、“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等传承展示活动。
4、扩大文旅宣传。继续开展“故事里的宣州”短视频宣传,提升质量和热度。举办水东蜜枣文化旅游活动、水阳河蟹节等特色文旅节庆活动,打响宣州文旅品牌。用好“宣州文旅”微信、微博、抖音三大平台,开展系列线上宣传,不断提升“忆江南 醉宣州”品牌影响力。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