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乡村振兴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乡村振兴局> 建议提案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703MB1632202E/202208-00026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宣州区乡村振兴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名称: 关于戴有高代表在“聚民意、惠民生”活动中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的建议》的答复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8-12 发布日期: 2022-08-12
索引号: 11341703MB1632202E/202208-00026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宣州区乡村振兴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名称: 关于戴有高代表在“聚民意、惠民生”活动中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的建议》的答复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8-12
发布日期: 2022-08-12
关于戴有高代表在“聚民意、惠民生”活动中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8-12 10:56 来源:宣州区乡村振兴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戴有高代表在“聚民意、惠民生”活动中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的建议的答复

 

戴有高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的建议已收悉,现将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宣州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将美丽乡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相结合,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促进乡镇发展,按照安徽省下发《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度全省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名单的通知》(皖农工办【2021】26号)、《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及宣城市《关于印发2021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市级中心村名单的通知》(宣农工办【2021】15号)等文件精神,加快建设宣州区美丽乡村,截至目前已完成2021年养贤乡幸福村吴灯等5个省级中心村及寒亭镇肖北村院墙朱等5个市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全区村庄布点规划124个中心村(已去除金坝2个),剩余13个拟安排2022年按省级5个、市级8个申报。对照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验收办法,省级中心村主要完成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卫生改厕、环境整治、道路畅通、污水处理、沟渠清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庄绿化、村庄亮化等10项建设内容;市级中心村主要完成垃圾处理、农村饮水安全、卫生改厕、环境整治、道路畅通等5项建设内容,达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要求,并做好省市考核验收各项准备工作;2021年5个省级中心村、5个市级中心村按时序要求加快推进。

持续实施村庄清洁行动。“五清一改”为基础,在守住村庄日常保洁底线基础上,按照“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的总方针,结合我区农村实际,重点解决农户畜禽散养和村庄“四乱”问题。(二)继续开展重点自然村整治。按照省市下达的任务,2022年完成62个重点自然村整治建设,整治内容:除规范畜禽养殖、杂物堆放、农机具停放、广告张贴外,统筹推进改水、改厕及生活污水治理,完成硬化、亮化、美化工作。接续建设“生态美超市”。根据年初工作计划和省市要求,2022年计划建设“生态美超市”5个(以前年度已建成82个),按照《关于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开展“生态美超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规范建设标准,做到有场所、有标识、有章程、有标准、有人员、有监管、有考评、有奖惩,强化运营机制,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变末端清理为源头减量、变被动保护为主动参与”。(四)梯次推进村庄污水治理。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协助环保部门,逐步推进12个村生活污水整村推进治理,同时为保持已建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正常运行,筹备邀请第三方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检查组,不定期对中心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设备、污水收集与排放及运维情况进行巡查。

二、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全面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和提档。加强区乡联动的“三农”新基建项目谋划、储备,积极争取资金,推进示范片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农村安全卫生饮水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具备条件通硬化路的村组、通双车道的建制村,要应通尽通。核心区域设有公共停车场,便民服务、文体、教育、卫生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各类服务设施管理运行机制健全,经费、人员落实到位,利用率高。持续推进5G网络往村延伸。

(二)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多功能文体活动中心、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建设镇村家训馆(好人馆),宣传展示乡村先进典型事迹、好家风好家训故事等。挖掘弘扬特色乡土文化和传统文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供需匹配的实践活动。

(三)提升农民精神文明建设。在乡村深入开展“举旗帜·送理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每个片区打造一支特色鲜明的先锋志愿服务队伍,行政村宣讲活动全覆盖。新风堂建设全覆盖,发挥其在推进红白喜事简办、村集体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积极作用,打造移风易俗“主阵地”、乡村振兴“加油站”、文化精品“展示厅”。探索婚俗改革试点,破除天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遏制不正之风。争创一批文明村镇,示范片区内文明村全覆盖。

三、持续性加强基础设施资金投入

(一)确保资金投入方向。我区严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意见》等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宣州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严格落实衔接资金“负面清单”,结合产业发展要求,逐年提高产业占比(根据省乡村振兴局、省财政厅关于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列每年不低于5%递增),聚焦短板弱项,继续支持弥补农村供水等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和急需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设施项目。

(二)促进产业平稳发展。在到村项目安排上实现抱团发展,如2021年养贤乡振兴标准化厂房项目、新田镇立体笼养标准化厂房、2022年的孙埠镇玉粒村蛋鸭笼养基地建设项目,充分发挥优势项目,集中资金、做大做强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实施,一是壮大了经济集体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人居环境。二是通过联农带农富农机制,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财政衔接资金的使用效益。

 

办复类别:A类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联系人:刁红卫   联系电话:138****7448

 

2022年8月10日

 

 

 

抄送:区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区政府督办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