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村镇巩固和深化“活人墓”等突出问题
整治规范工作方案
根据《关于印发<宣州区巩固和深化“活人墓”等突出问题整治规范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沈村镇巩固和深化“活人墓”等突出问题整治规范工作方案》,相关内容如下:
一、主要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巩固2018年以来我镇殡葬领域专项整治成果,通过摸清底数、建立台账、落实整改、压实责任的方式,力争2022年底基本完成“活人墓”等突出问题治理任务,到2023年全镇范围内全面完成治理规范任务,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殡葬权利和合理殡葬需求。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目标,细化整治任务
此次整治规范工作以“活人墓”整治为切入点,一并整治以下殡葬领域突出问题:
1.在耕地、林地、水库及河流堤坝管理范围、水源保护区、公路主干线两侧等场所违法违规私建“活人墓”、“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墓及建立或恢复的宗族墓地问题;
2.殡葬中介服务违法违规谋利、未经审批或审批手续不全擅自建设安葬设施等问题;
3.火葬区违规土葬、火化后装棺再葬等问题;
4.“小田变大田”改造范围内田间地头坟墓。
(二)全面排查,分类立档整治
坚持遏制增量、整治存量并重,结合“小田变大田”改革工作,全面复查复核“活人墓”、硬化大墓、“住宅式”墓地整治、散埋乱葬、“塑料花”等殡葬祭祀用品专项整治等历年来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各村(社区)要结合前期摸排情况,建立台账、逐个销号,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措施有效。
1.对违法违规私建硬化大墓、“活人墓”、“住宅式”墓地、散埋乱葬等行为,要根据墓位建造时间、规模大小、硬化程度、所处位置等情况,综合运用“关键少数”带头整治、“绝大多数”引导整治、“特殊少数”攻坚整治等措施,分类分策、稳妥有序、加快推进整治。
2.对违规建设公墓、殡葬服务机构违法违规谋利等问题,一律依法整改。
3.对久拖不治甚至继续违规建售的,依法严厉惩处,约谈相关负责人,上报相关部门,纳入失信黑名单,直至予以取缔。
4.坚决禁止制造、销售违背公序良俗的殡葬用品,及时制止看风水、出大殡、攀阴亲等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严厉打击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涉黑涉恶等犯罪行为。
5.对未经审批擅自建设的公墓,由民政、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依法查处、取缔。
6.对火葬区遗体违规土葬、骨灰装棺再葬等问题,要稳妥有序、依法治理。发挥基层殡葬信息员队伍作用,及时掌握死亡信息,上门告知、入户引导,源头杜绝。
7.对“小田变大田”改造范围内的所有坟墓,要按照“小田变大田”改革总体要求,视情实施攻坚行动,确保坟墓迁移达到100%。
(三)疏堵并举,强化基础保障
在完成乡镇公益性公墓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原有公共墓地和集中埋葬点的资源整合、改造提升;因地制宜,以村为单位或“联村共建”等方式合理建设村级公益性公墓,补充镇级公益性公墓服务短板。
(四)标本兼治,推进移风易俗
各村(社区)要将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和惠民殡葬政策。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在宣传殡葬改革、引导文明治丧、规范殡葬行为等方面的作用,把文明殡葬规范纳入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强化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散埋乱葬等不良习俗。深入挖掘阐释清明节、中元节、冬至日等时节蕴含的教育资源,倡导厚养薄葬、移风易俗,弘扬尊重生命、孝老敬亲、文明祭祀、慎终追远等思想文化,培育现代殡葬新理念新风尚。
三、工作安排
(一)强化部署,制定工作方案(2022年9月6日前)
结合本地实际和文明创建工作需要,民政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责任部门、步骤时限等,强化动员部署,迅速组织实施。
(二)掌握实情,全面摸清底数(2022年9月底)
要组织相关部门对“活人墓”等殡葬领域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深入自查复核,摸清底数、掌握实情,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时限。各村(社区)9月15日前要初步完成摸底核查工作,填报《宣州区“活人墓”等违建墓地摸排情况表》(附件),经村(社区)主要负责人签字审核后上报镇民政所。
(三)定期调度,扎实开展整治(2022年10-12月)
要以此次“活人墓”等突出问题整治为切入点,扎实推进殡葬领域存在突出问题整改。对治理任务较重、进展较慢的村(社区),针对突出问题类型,镇有关部门将现场指导、剖析原因,加强工作调度,对整治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甚至无整治成效的村(社区)将予以通报批评。
(四)巩固提升,建立长效机制(2023年1月起)
要全面总结整治工作中经验做法,着力完善制度措施,强化日常监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整治任务全部完成后,区排查整治违规建设殡葬设施领导小组将组织有关单位部门对整改结果进行督查和验收,验收未通过的,将限期整改,此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至年度考核内容。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全面做好此次“活人墓”等突出问题整治规范组织实施工作,形成高位推动态势。
(二)凝聚工作合力。要主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加强与宣传办、文明办、派出所、自规所、环保办、水利站、文化旅游、林业、城管等部门协调协作,通过定期调度、实地调研、工作检查、政策咨询、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跟踪指导,形成工作合力。要压实“活人墓”所有者(使用者)治理的主体责任;压实村(居)民委员会、林场(水库库区)等属地管理责任;压实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化旅游、林业、水利、城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压实民政、公安等部门的综合监管责任;压实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协调责任。对仍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要追责问责。
(三)注意方式方法。在开展此次突出问题整治工作中,各村(社区)既要态度坚决、依法治理,又要稳打稳扎、平稳有序,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思想政治工作等多种手段,配合有关部门,对殡葬领域违反耕地保护、规划管理、生态环保、文物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依规整治到位。要充分发挥法治的作用,对违反耕地保护、规划管理、生态环保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相关职能部门应当依法作出责令当事人限期整改的行政行为。对该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相关部门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通过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政府部门组织实施、人民法院到场监督的执行机制强化组织实施。
(四)加强舆论引导。各村(社区)要加强整治规范工作的政策解读及舆情管控,注意政策口径,有针对性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诉求,不主动宣传,不制造舆论热点。要做好相关群众思想工作,讲清政策要求和违建墓地危害,消除误解误读和不必要疑虑。加强舆情监测、风险研判和矛盾化解等工作,拟定风险预案和应对举措,防止负面炒作。一旦发现相关风险苗头和迹象,要及时稳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