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
重点工作安排
(宣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根据相关要求,现将我委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
3月27 日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按照“以快制快、以快制胜”的总体防控要求,先后打赢16场接踵而至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累计报告感染者16例,其中确诊(轻型)3例、无症状感染者13例,已全部治愈出院)。全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聚集性疫情。
1.完善应急指挥体系。依托宣州区聚集性疫情社区封控工作手册,对主城区34个社区300个小区建立扁平化指挥体系,实行区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全区以楼栋为单位将党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区直单位干部共12538人定岗定人,落实包保责任。绘制社区封控卡口和核酸采样点位图,搭建生活物资供、运、送体系,指导社区条理化、流程化开展社区层面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初步完成疫情防控数字地图编制,探索推进“互联网+疫情防控”。
2.有序做好社区管控。洪林镇和敬亭山街道敬亭佳苑小区先后发生人员涉疫情况后,我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精确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管控,全面开展流调排查,滚动式开展区域核酸筛查,全力做好生活物资供应及配送,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均顺利实现解封。
3.强化流调溯源力量。进一步调整充实流调队伍,抽调公安、公卫、工信等职能部门及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645人,成立现场流调组6组、分析研判组3组、协查信息组3组、流调报告撰写与信息组、村(社区)流调小分队26组。
4.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今年以来,我区新建PCR核酸检测实验室1个、新增核酸检测扩增仪15台、配备移动核酸检测车1辆,采取“固定+移动”模式有效提升区域核酸检测能力。当前我区日单管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到2万。
5.加强隔离能力建设。建立集中隔离点储备清单和梯次启用机制,目前,宣州区隔离点17个,最大隔离房间数3216间,房间总数41.8间/万人口。同时,加大隔离点人员储备。成立集中医学观察服务中心专门机构,核定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71名。
(二)促进公立医院能力提升。宣城市中心医院、宣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分别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精神专科医院为目标启动医院等级创建工作,努力提升在本区域内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2022年,启动宣城市中心医院内科病房综合楼建设项目,设置床位300张,规划建筑总面积 19300 ㎡,目前已完成基础结构,施工进度完成50%,建设完成后对提高医院技术水平以及满足人民群众诊疗疾病的实际需求,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三)积极推进医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通过与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合作促进医疗技术提升。市中心医院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与浙江省湖州三院、区第二人民医院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合作协议书。积极推进“长三角名医工作室”建设,截止目前,建立了4所“长三角名医工作室”。
(四)提升基本公卫服务水平。截止2022年6月,老年人规范管理人数53019人,规范管理率39%;高血压规范管理人数50391,规范管理率39.4%;糖尿病规范管理人数20822,规范管理率43.7%;2022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完成数116432,完成率48.23;项目总数1440274,完成数844066,完成率58.6%。
(五)促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根据省市《安心托幼行动方案》要求,修订完善我区相关政策文件,引导机构规范发展。我区现有托育机构10家,其中已备案3家,共能提供870个托位数,现招收434名三岁以下幼儿。主城区民办幼儿园39家(备案5家),公办幼儿园15家,可提供2300余个托位。当前托位总数约3000个,2022年民生工程新增托位240个,现已全部完成。
(六)落实计生奖扶政策。组织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制度和特扶制度,做好“两项制度”目标人群资格确认和资金发放工作,以及一次性补助的审核以及有关资金发放工作。2022年全区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新增157人,全年累计扶助人数共计1501人,兑现资金882.216万;部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新增4078人,全年累计扶助人数14766人,兑现资金1490.476万。2022年一次性补助1028人,预计兑现资金209.4万元。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继续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强化监测评估,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进一步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强化摸排管控,时刻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调整完善防控措施。
(二)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启动宣州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深入推进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合作,提升临床学科诊疗技术水平。全面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业务应用系统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开展宣城市中心医院“智慧医院”试点创建,全面完成全区居民电子健康卡应用,实现就医“一卡通”。
(三)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持续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强化电子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管理,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转诊、急慢分治的就医新格局。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加快社区医院建设,继续推进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强化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加强孕产妇、儿童及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管理,实施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拓展青少年保健和更年期保健服务。强化卫生监督能力建设,依法履行卫生综合执法职能。
(四)提升家庭发展服务能力。推动计生协改革,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提升联系和服务群众能力。加强健康家庭宣传,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健康服务,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完善托育服务政策体系,推动普惠托育机构建设。有效贯彻“政策引导,普惠优先”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理念,鼓励社会力量、园区和公立医院等多渠道提供托育服务,进一步完善标准规范体系,推进全区托育机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