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回应关切> 主动回应
索引号: 11341703777363919H/202209-00012 组配分类: 主动回应
发布机构: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第十期 病虫情报】九月上中旬水稻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9-14 发布日期: 2022-09-14
索引号: 11341703777363919H/202209-00012
组配分类: 主动回应
发布机构: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第十期 病虫情报】九月上中旬水稻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9-14
发布日期: 2022-09-14
【第十期 病虫情报】九月上中旬水稻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发布时间:2022-09-14 15:18 来源: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九月上中旬水稻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程度:中等偏重发生

二.预测依据:

(一)六(4)代稻飞虱

1.发生程度:偏重发生

2.灯下诱虫少,峰日不明显,峰日虫量低。721日—830日灯下累计诱虫52头,比去年同期少94.35%,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少95.52%,比2013年同期少96.2%,其中褐飞虱45头,占86.54%,比去年同期少94.33%,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少95.8%,比2013年同期均值少96.35%。峰日分别为724日、820日和828日,峰日对应的虫量分别为8头、6头和6头。

3.田间虫口密度低。①830日(防治后7天)系统田调查,百丛虫量平均仅有10头,均为褐飞虱,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仅有2头,褐飞虱短翅型成虫在系统田调查中未发现。②830日在我区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田普治,百丛虫量平均为180-40)头,比去年同期少85.72%,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少94.9%,比2013年同期少96.2%,短翅型成虫在调查中未发现,达标防治田块在调查中未发现。

4.田间卵量略多。830日剥查百丛卵量平均为325粒,去年同期未查到,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少80.3%,比2013年同期均值少82.55%

5.寄主和气象条件对稻飞虱发生有利。目前我区单季晚稻正处孕穗期,双季晚稻少数在分蘖末期,部分进入拔节孕穗,有利于褐飞虱短翅型成虫的产生,后期随着台风和降雨,以及北方回迁虫源降落及本地虫源叠加,稻飞虱存在偏重发生的风险。

(二)三代二化螟

1.发生程度:中等发生

2.灯下诱虫多。由于今年我区持续高温干旱,二代二化螟羽化率高,截止到830日二代二化螟灯下累计诱蛾1186只,是去年同期的5.5倍,是近三年同期均值的4.2倍。819日进入发蛾始盛期,826日进入发蛾高峰期,卵孵盛期为826日,卵孵高峰期预计为93日。

3.田间为害轻。830日调查单季晚稻田,大部分田块均未见枯孕穗和白穗,发生重的田块有23个枯心团,发生田块枯心率平均为0.27%,田间剥查未发现二化螟幼虫。

(三)六(4)代稻纵卷叶螟

1.发生程度:偏轻发生

2.六(4)代稻纵卷叶螟灯下诱蛾量较多。721日—830日累计诱蛾427只,是去年同期的3.8%,是近三年同期均值的9.6%。近期灯下蛾峰日分别为819日、822日和829日,峰日蛾量分别为132只、175只和64只。

3.系统田赶蛾,田间蛾量低。721日—831日系统田赶蛾,平均亩蛾量在022只,蛾峰日为823日,峰日亩蛾量为22只,830日大田普查,蛾量多的田块亩蛾量为450只。

4.田间卷叶率及残留虫量低。83031日调查,大部分田块仅有零星卷叶,少数生长嫩绿田块卷叶率较多,已发生田块的卷叶率平均为2.3%。由于我区水稻种植户根据情报,在82327日进行普治了一次,田间调查未发现有效残虫。

5.田间卵量略高。830日调查双季晚稻田,百丛卵量平均为150粒,比去年同期少50%,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少25%

6、寄主及气象条件对稻纵卷叶螟发生无不利影响。

当前我区双季晚稻部分田块正处分蘖末期,叶片嫩绿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为害,823日后我区气温开始下降,日平均温度在24-28℃,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卵的孵化和幼虫取食为害。

(四)水稻纹枯病

1.发生程度:中等偏重发生

2.田间病情发生差异大,少数田块病情发生重。8月30—31日调查,双季晚稻田未发现水稻纹枯病,单季晚稻田已发生田块病株率平均为7.8%,病指平均为1.92,重发田块病株率为27.3%,病指为7.18。病株率比去年同期多8.34%,比近三年均值多8.34%;病指比去年同期高18.52%,病指比去年同期15.67%。病株率达10%以上的田块占调查田块的13.5%。

3.气象条件和栽培管理对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无不利影响。由于今年我区持续高温干旱,一些水源好的田块,自始至终田间都灌有深水,田间高密度种植,孕穗后田间隐蔽,通风透光条件差,是造成单季晚稻纹枯病重发的主要原因。

(五)水稻穗期病害

1.发生程度: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易感品种存在偏重发生的风险。

2.田间菌源充足。调查单季稻田和双季晚稻田,虽未发现水稻稻曲病、稻叶瘟及穗颈瘟,主要是由于前期持续高温天气,不适宜稻瘟病和稻曲病的发生,未表现症状,但环境中仍存在大量的病源菌。

3. 当前气象条件对水稻穗期病害的发生较有利。823日后我区气温开始下降,日平均温度在24-28℃,早晚温差大,田间雾露重,水稻抗逆性降低。对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稻曲病及稻瘟病发生有利。

(六)水稻白叶枯病

今年我区前期由于高温干旱,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比去年少,发生程度比去年轻,但近期由于阴雨天气多,空气湿度大,对白叶枯病的发生十分有利,在杨柳镇、寒亭镇、文昌镇和向阳镇等地区存在重发的风险。

三.防治对象及适期:

1.单季晚稻9月上旬末主治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兼治稻曲病、纹枯病、细菌性病害、穗腐病等;视病虫发生情况后期进行补治。

2.双季晚稻:9月上旬末主治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兼治纹枯病、细菌性病害等;9月中旬主治稻曲病、稻瘟病,兼治稻飞虱、二化螟等。

实行达标防治。

防治指标:稻飞虱分蘖至孕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穗期百丛虫量1500稻纵卷叶螟分蘖期百丛束叶尖150个,穗期百丛束叶尖60个;纹枯病水稻拔节至孕穗期病丛率达10%的田块;稻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穗瘟、稻曲病适期用药预防;细菌性病害出现发病中心,立即施药封锁。

五.科学安全用药

稻飞虱防治适期为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生物防治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化学防治可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酰胺、烯啶虫胺、醚菊酯、呋虫胺、吡蚜酮等。

二化螟稻纵卷叶防治适期为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生物防治可选用多杀霉素、苏云金杆菌(Bt.)、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印楝素等,化学防治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甲维·茚虫威、阿维·茚虫威、甲氧虫酰肼、阿维·氯苯酰、四唑虫酰胺、溴氰虫酰胺等。

纹枯病防治药剂要均匀喷在稻株中下部,重病田块7-10天再进行补治一次。生物防治可选用井冈霉素 A(24%及以上高含量制剂)、井冈·蜡芽菌,化学防治可选用噻呋酰胺、氟唑·嘧苷素、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井冈•嘧菌酯、戊唑•嘧菌酯、苯甲·嘧菌酯、氟环唑等。

稻曲病于破口前7-10天(10%水稻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施药预防,如遇阴雨天气,7-10天再进行补治一次。生物防治可选用井冈霉素 A(24%及以上高含量制剂)、井冈·蜡芽菌,化学防治可选用氟环唑、咪铜·氟环唑、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井冈•嘧菌酯、戊唑•嘧菌酯、苯甲·嘧菌酯等。

稻瘟病  防治穗瘟于破口前3-5天施药预防,如遇阴雨天气,齐穗期进行补治。生物防治可选用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等,化学防治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肟菌·戊唑醇、春雷·三环唑、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等。

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病等)防治可选用四霉素、噻菌铜、噻唑锌、中生菌素、噻霉酮等药剂防治。如果发病较重建议选用四霉素连续打两次,两次间隔3-5天,然后再轮换用其它药、多次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