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始终把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接受监督、联系群众、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坚持领导抓、抓领导,坚持务实抓、抓务实,确保建议办理工作高效高质。现将今年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承办建议办理情况
今年,我局共承办9件建议,其中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建议1个(第14号),“聚民意、惠民生”活动提出的建议8个。建议办结答复率 100%、满意率100%。
1.余义报等7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关于提升S207省道交通旅游服务功能的建议》:截至目前,已完成皖南川藏线辅线杨华路周王至溪口段二级公路和S207溪口至方塘段改造、皖南川藏线路段三沥青路面施工,有效提升了路面通行能力。沿线共设置停车场10处(杨柳镇2处、溪口镇8处),新改建旅游标示牌20余块、旅游厕所12座,新增观景台6处。沿线重要路口的交通指示灯均已设置到位,交警部门为缓解节假日车辆的正常通行安排人工调整及现场指挥。编制完成了《皖南“川藏线”宣州段杨华线沿线景观节点设计方案》。下一步,我局进一步提升S207省道交通旅游服务功能。
2.周卫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维修夏渡阮公桥的建议》:今年,区交通、水利和向阳镇政府等共筹措资金110.6万元,对夏渡阮公桥进行了维修,目前工程已完工。
3.彭文华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一是加大奖励扶持。对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每年补助2万元、0.7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传习基地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争取省级非遗项目保护资金、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共35万元,拍摄皖南皮影戏剧集102集。二是搭建传承平台。2021年共组织皖南花鼓戏、皖南皮影戏、草编艺术非遗传承人等小学授课160余节。2019年以来,在宣州区文化馆、水东镇文化站举办免费的皖南花鼓戏培训班,共开展培训100余次,培训学员20人。三是搭建产业平台。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全区共10项非遗产品入选各级旅游商品。投资3500万元建设水东老街遗特色广场,目前已建成宣笔、木雕、宣扇、草编等4个特色非遗展示馆,水东蜜枣非遗馆正在建设中。四是搭建宣传平台。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非遗动态展演。在水东蜜枣节、寒亭卫浴桃花节、洪林虾稻节等重大文旅活动上,组织非遗民俗、戏剧类项目展演20余场。疫情期间,组织开展线上非遗展示展演50余次。五是搭建交流平台。推荐皖南皮影戏传承人与上海、苏州公共文化配送中心签订皮影戏演艺合同,2020年以来,皖南皮影戏传承人赴上海、苏州等地社区、学校演出120余场,观看群众7000余人。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4.陈丹丹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广融合型旅游新生态的建议》: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一是在旅游发展规划中注重文化融合。《宣州区全域旅游规划》和《宣州区“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均将文旅融合作为发展战略之一。二是在旅游项目建设中注重文化注入。水东古镇建成了15000平方米非遗特色广场。中国官塘湖以中国传统孝亲文化为主题。溪口十八湾大峡谷打造高山茶文化园。敬亭山景区内新建了太白楼。龙泉洞景区新建了施润章文化馆。宣酒文化园打造特色小窖博物馆。三是在要素配套中注重文化挖掘。深入挖掘水阳干子、水阳鸭脚煲太白鱼头、宣辣仙酱等宣州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培育了各具特色文化的精品民宿11家。7项以非遗产品入选市级及以上旅游商品。四是在特色活动中注重文化植入。2021年组织开展“宣州区公共文化进景区演艺”系列活动30余场次。结合“送戏进万村”活动,在水东老街、敬亭山等景区组织开展了“皖南花鼓戏”戏曲专场演出。先后举办了水东蜜枣文化旅游节、寒亭卫浴桃花节、新田宣木瓜节、朱桥摇撸文化旅游节、汉服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创意在旅游要素中的全面运用,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旅游强势,开创文旅融合新局面。
5.余义报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杨华线风景廊道项目续建工程的建议》:现已完成《皖南“川藏线”宣州段杨华线沿线景观节点设计方案》编制工作,其中皖南川藏线北入口作为重要节点列入规划,下一步将加快项目推进力度。现已完成《宣泾旅游廊道(宣州段)项目》规划设计、发布招标公告,下一步,将由宣城市宣州区国有资本运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在年内完成皖南川藏线北入口节点建设,进一步完善皖南“川藏线”宣州段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6.汪军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南部山区基础设施,促进南部山区旅游一体化建设的建议》:现已编制完成《宣州南部山区暨皖南川藏线宣州段旅游总体规划(2018-2025)》,重点对基础设施与服务要素进行了规划设计和布局。
同时以区政府名义印发了《宣州区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政策》(2021),推进乡村旅游建设这条政策措施(按3A级景区标准建设的乡村旅游特色村<每年不超过2个>,区财政安排100万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用于规划设计、旅游服务中心、停车场、公厕、标识系统等建设,配套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完成后拨付40%补助款,通过3A级景区评定之后拨付剩余60%。)目前已上报南部山区的溪口吕辉村,以及水东的祁梅村,若财政局审核通过,区财政将兑现每村20万元的奖补资金,用于这两个村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另外,新的产业政策正在修订中,我局提交的修订稿仍有此方面的资金支持。
7.罗曼菲代表提出的《关于解决省级中心村维护旅游公厕资金的建议》:目前我区纳入全国旅游厕所管理系统厕所79座,2018-2020年,我局对明查暗访通过率达到85%以上的A级旅游厕所,每座每年补助维护费用2000元。由于《宣州区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政策》(2021)取消了该项政策,目前文旅部门尚无旅游厕所维护专项资金,下一步,我局将积极争取。
8.王宏峥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宣泾旅游廊道(宣州段)建设”的建议》:宣泾旅游廊道(宣州段)项目已启动征迁工作,预计9月份开工建设,拟于年内完成皖南川藏线北入口节点建设。
9.汪洋代表提出的《关于文物保护的建议》:寒亭镇寒亭社区天缘老街吴氏老宅目前本体已垮塌,无保护价值,属于自然消失。目前,我局已启动全区文物资源再普查工作,对三普文物点进行复核,对已自然消失的文物点重新登记上报备案。
二、承办建议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高位办理
收到建议后,我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安排,及时主持召开由各分管领导、承办科室和具体经办同志参加的交办会议,明确每一件建议的办理牵头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及答复时限。
(二)注重沟通,协商办理。办理前,与建议代表进行深入沟通,了解掌握代表具体的想法和建议所涉内容的深层次问题,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解决办法。答复前,再次与建议代表沟通,进一步征求代表的意见,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办理答复后,相关工作有新进展的,第一时间向建议代表通报。
(三)分类施措,科学办理。凡是应该解决且有条件解决的建议,抓紧时间,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应该解决但因目前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纳入规划,积极对上衔接,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做到应办尽办,逐步解决;因涉及国家政策规定或超越本部门职权范围,确实解决不了的,实事求是地向代表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不回避、不推诿。
三、承办建议下一步打算
今年以来,我局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取得一些成效,但与区人大的要求和代表的期望相比,办理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我局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要求,继续发扬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建议办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办理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一个建议“落地有声”,不辜负每一次代表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