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防汛抗旱工作高效有序。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区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跨行政区域重点防洪工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成人员,并将防汛抗旱工作纳入区领导“十个一”联系点内容,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度。明确了8个万亩圩口、47座中小型水库、3座水电站、45个地质灾害点、40个山洪灾害防御村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修订完善了区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千亩以上圩口、中小型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并组织专家对万亩圩口防汛抢险、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等进行审查。调整优化了水利技术人员防汛分工,组建了水库安全度汛专班。开展了3轮次防汛督查检查,对发现的80余处度汛隐患和薄弱环节督促限期整改到位。深刻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相继举办了乡镇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所副指挥长培训班、全区防汛抗旱指挥长培训班等,全面提高各级防汛责任人的防灾意识。落实了200万元区级防汛抗旱专项经费,维修保养抗排机组40台套,更新补充2000根毛竹和200担元竹等防汛物资,并在周王镇、溪口镇建立了区级毛竹、元竹防汛器材基地。区、乡两级成立了30余支防汛抢险应急队伍。5月27日,组织开展了2022年全区防汛抢险实战演练,召开了全区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2022年防汛抗旱各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6月19日,区防指下发《关于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的通知》,各地积极应对,加强值班值守,全力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7月以来,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区持续晴热高温日数达25天,比历史同期偏多12天;降水量43.7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少78%。针对持续旱情,全区上下统筹抓好水工程运行管理调度,实时监控河库塘坝蓄水,加强供水需求分析,分区域研判可能发生的旱情,全力做好抗旱保农田灌溉、保饮水安全工作。
重点水利建设全速推进。2022年,我区续建和新开工水利建设项目共14个,其中包括安徽省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水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021、2022两个年度)、宣州区沙河上游及支流防洪治理工程等续建项目5个,宣州区东门渡河裘公河裘公段治理工程、油坊水库除险加固、下潭村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新建水利项目9个,计划完成投资7.6亿元(比上年增加1.98亿元)。截至7月底,已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16亿元,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水利支撑。
项目谋划储备成果丰硕。“十四五”期间,我区计划完成重点水利项目23个,计划完成投资44.98亿元。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汤村水库(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南漪湖综合治理、宣城高新区白马河闸站工程、区域供水规模化、宣城市水网建设、卫东联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古泉镇洋滩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周寒河梅龙段中小河流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谋划、编制和推进工作,坚持以项目支撑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行政审批事项提速增效。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工作流程,坚持应批尽批,能批快批。今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累计办结宣城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宣城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等单位25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以及取水许可申请等行政审批事项,完成年存栏30万羽蛋鸡笼养基地等32个投资项目预审工作,为政府投资项目尽快落地开辟快捷绿色通道。强化取水许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涉河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并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43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进行监督检查,切实提高水利行业“互联网+监管”水平。
强化砂石资源经营管理。坚持“旁站式”监督管理,重点抓好安徽苏源矿业有限公司采砂许可日常监督管理。实施水阳江高梅段河势稳定应急处理度汛工程,完成650米泄洪通道开挖和450米导流堤填筑,完成土石方4.0万m3。加大宣州区沙河洪林镇上游清淤疏浚整治、华阳河溪口镇上半段清淤疏浚整治扫尾和验收,指导华阳河新田镇2021年水毁应急修复工程疏浚砂石32万吨,水东镇朝阳河山洪沟治理工程清淤疏浚砂石10万吨。完成溪口镇吕辉河清淤疏浚整治工程项目(二期)(EPC)审查批复,启动宣州区东溪河疏浚整治工程(新田镇治理段)前期工作。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侦办青弋江治理工程(文昌段)、水阳江孙埠段非法采砂案件,探索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共同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河道采砂巡查监管136次,出动执法人员478人次,依法查处办结2起水事案件。
河湖长制工作成效明显。全面启用“安徽省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和省级“河长通”APP移动业务平台,区乡村三级404名河湖长全部通过手机APP开展巡河。1-7月,区乡村三级河湖长共巡河11012次。启动道汊河、白马河等11条河湖库健康评价工作,开展了全区331处村级河段、湖片核查优化工作。组织召开区级调度会议2次,现场交办督办5次,对南漪湖、水阳江等238处疑似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图斑进行全面排查甄别,并建立建立健全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清单”。截至5月底,7处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全部整改完毕并销号。印发了《宣州区2022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要点》,下发河湖长工作交办单7个;联合区检察院等部门合力抓好沈村镇太阳河拦河渔网问题整改,会同养贤乡抓好养贤幸福采石场侵占河道行洪断面问题清理整改,统筹推进河湖“四乱”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完成省水利厅遥感问题14个图斑复核整改工作,巩固提升河湖“四乱”治理成效。宣州区连续两年荣获宣城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考核第一名。
工程运管水平稳中有升。2021年度水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顺利通过水利部检查评估,完成全区水利基础设施普查并通过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现场复核。完成各排涝站汛前机电设备维养与调试,并对委托管理的敬亭圩、双塘、马王桥等3个排涝站开展绩效评价;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数据上图,不断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按要求完成佟公坝、杨村、乌泥坑等3座小水电清理整改并通过省、市验收。配合省水科院完成宛陵口、磨子山、胜利、东水库等4座水库三类坝安全鉴定复核,组织开展叶家湾、天宝水库2座水库注册工作。统筹抓好常态化水质检测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截至7月底,共开展水质检测7轮次,检测水样720份,合格率100%。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工程建管水平仍待提高。我区河流、水库、泵站等水利工程众多,建设管理任务繁重,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项目资金拨付困难。在建水利工程地方配套资金量大,全区36个政府性投资水利建设项目(2020年之前完工项目)拖欠工程尾款3182.57万元,信访维稳压力加大。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1.全力以赴抓好抗旱保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安全工作,加密干旱情期间常态化水质检测频次,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2.加快推进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安徽省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抓好2022年水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宣州区东门渡河裘公河裘公段治理、溪口镇下潭村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2022年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等年度新开工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完成省、市下达计划投资目标任务。完成2022年中央维修养护经费项目和2022年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设施维修养护项目建设,完成朝阳河防洪治理工程、磨子山等3座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招标工作,确保工程如期开工建设。
3.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强化取水许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涉河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形成闭环管理。持续抓好非法取用地下水专项整治工作。加大执法力度,继续抓好水阳江高梅采区等国有砂石资源开采监督管理,缓解砂石资源供求矛盾,全力维护河势稳定。
4.以创建幸福河湖为抓手,深入开展河湖“四乱”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巩固提升河湖“四乱”治理成效。按照省、市、区《2022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要点》,进一步加大对接协调、督查暗访和问题交办力度,全面提升河湖管理保护水平。
6.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项目建设,抓好宣州区小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工作。完成宣城市敬亭圩、双塘等8座中型城市排涝泵站运行管理服务项目招标和进驻接管工作,抓好村级水管员、库管员业务能力提升,全面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为全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贡献水利部门力量。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