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003249602C/202206-00085 | 组配分类: | 应急预案 |
发布机构: | 狸桥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其他 / 其他 |
名称: | 【自然灾害类】2022年度狸桥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2-06-24 | 发布日期: | 2022-06-24 |
索引号: | 11341703003249602C/202206-00085 |
组配分类: | 应急预案 |
发布机构: | 狸桥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其他 / 其他 |
名称: | 【自然灾害类】2022年度狸桥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2-06-24 |
发布日期: | 2022-06-24 |
为做好水、旱灾害的防范和处置,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少水、旱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水、旱、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干旱、洪涝、山体滑坡、开发区和集镇防洪以及供水危机等自然灾害。
二、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工作目标
确保设计洪水内各类水库不垮坝、圩口不溃堤、城镇不受淹;力保标准雨量以内不发生大面积内涝;力保较大旱情时农业基本丰收,把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二)基本原则
1、立足预防,主动防范。把洪涝干旱灾害的预防管理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旱情、险情和灾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分级负责,加强督查。洪涝干旱灾害按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以各村(居)委会为主进行处置,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镇各有关单位积极支持和指导、督促各村(社区)的应急处置工作。
3、科学调度,保障安全。认真分析洪涝干旱灾情的发展和防洪抗旱工程现状,科学调度,优化配置,保障安全。
4、果断处置,全力抢险。一旦发生重大洪涝干旱灾害、地质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三、组织指挥体系职责
(一)防汛抗旱指挥部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区防汛抗旱决策部署,及时掌握全镇水情、旱情,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措施,制定镇防汛抗旱方案和预案,组织全镇的防汛抗旱工作,对全镇水利设施实施统一调控和调度,组织对河流、水利工程的防洪安全管理。
(二)办公室及专项工作组职责
1、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制定并实施镇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督促指导开发区、各村(社区)预案编制并组织审查,收集掌握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及工作开展情况,督促落实防指工作部署,保障信息通畅,负责信息收集传递,各类报表文字材料及各类会议准备工作。
2、应急除险指导组: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组织技术会商,提出险情抢护方案并指导实施。联络上级派遗的技术专家组,撰写险情发展和处置情况报告。
3、民兵预备抢险组:动员组织民兵队伍,建立民兵预备抢险队,应对突发险情,现场抢险救灾,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4、生产自救指导组:负责指导灾后重建、生产自救、技术服务,指导群众生产,确保灾后群众生活得到保障。负责灾后核灾、报灾、赈灾和卫生防疫工作。
5、后勤保障值班组:负责抢险物资调运,防汛物资调拨、发放、回收、登记等工作。完善车船调度方案,加强协调调度,确保应急通道交通畅通。保障安置点物资配发、回收登记,确保转移群众生活得到保障。
(三)成员单位职责
1、党政办:负责联络各成员单位,做好协调,上报信息工作。
2、安监站:负责防汛抗旱部门、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督促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事故调查与处理。
3、综治办:负责出现汛情、旱情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4、司法所:负责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与解释,向因灾导致的特定诉求人提供法律援助。
5、中心供电所:负责灾区供电系统抢修,优先安排防汛抗旱紧急用电。
6、宣传办:正确把握全镇防汛抗旱宣传工作导向,做好防汛抗旱新闻报道和突发舆情应对处置工作。
7、水利站: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镇防汛抗旱工作;组织、指导全镇防洪排涝、抗旱工程的建设和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负责水情和旱情的监测预报及全镇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保障农村居民安全饮水。
8、派出所: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防汛抗旱物资以及破坏防汛抗旱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处置因防汛抗旱引发的群众性治安事件;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和转移。
9、道路办:负责防汛抗旱期间公路、水路抢通保通,及时征调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所需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及时将车辆运输行驶路线通报公安交警部门,协助做好运送防汛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道路交通畅通和安全保障。
10、交警中队:做好运送防汛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道路交通畅通和安全保障。因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的需要,做好对重点路段实行交通管制。
11、民政所:组织、协调灾后救助工作;核查灾情,发布灾情及救灾工作情况,及时向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灾情信息;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使用;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赠等工作。
12、财政分局:组织实施全镇防汛抗旱经费预算,根据有关部门和镇村提出的申请,会同镇防办在年度预算内审核下拨防汛抗旱经费,并监督使用。
13、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指导并监督全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与运行;组织对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勘察、监测、防治。协调防汛木材的供应,组织做好林区防汛管理工作。
14、镇卫计办和卫生院:负责水、旱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援工作;及时向镇防指提供水、旱灾区疫情和防治信息;组织医疗卫生单位和医疗卫生人员开展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15、人武部:负责组织基干民兵应急分队参与防汛抢险工作。
16、中(小)学:负责学校防汛抗旱工作,防止洪涝灾害,搞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发生险情组织学生安全撤离;负责落实紧急转移安置场所。
17、各村(社区):负责本辖区的防汛抗旱工作,对所涉及的范围目标要制定详实的防汛抗旱预案,在汛期要加强巡查,及时排查出险情进行整改;遇到重大险情按照预案边处理,边及时上报,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所有成员单位的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四、应急准备及响应
(一)应急调度
1、镇防指指挥长主持镇防指成员和工作组会商,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启动本应急预案,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并将情况上报区防指及相关领导,派工作组赴一线指导防洪抗旱工作;同时密切监视汛情、旱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由镇防指副指挥长带班,加强防汛(抗旱)值班,及时发布汛(旱)情通报及防汛抗旱措施;镇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2、受灾村(社区)干部应根据镇防指指令及时动员、部署本村防汛抗旱工作,服从镇防指的统一调度;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加强防守巡查,及时控制险情。
3、以属地为主的原则成立现场应急指挥所,及时组织防汛抗旱工作;镇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工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驻点做好防汛抗旱和抗灾救灾工作。
(二)应急准备
1、器材设施准备:在汛期来临前,指挥部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指挥部人员参加并组织人大、水利、农电等技术人员对各圩口(库)的堤防、涵洞泵站、防汛器材等防洪工程、物质到位、资金落实情况统一检查,做到“全、细、实”,发现问题,做好书面记录在案,限期整改,所属圩(库)指挥所指挥长跟踪督促到位。各排涝站备足、备齐排涝机械易损件,汛前试机保证完好,做到在高水位时能连续排涝,穿堤涵洞、陡门落实专人看管并签定责任书,每处准备预备土50—200 m³,水位达12 m时每处有100 m外障材料。
2、应急队伍准备:各水库严格按照镇要求,配备抢险队员。
圩口指挥及抢险队等设置
圩口名称 |
指挥所地点 |
抢险队 |
防汛棚设备数 |
|
个数 |
人数 |
|||
卫东联圩 |
南圩站 |
4 |
120 |
|
狸桥联圩 |
联圩西站 |
3 |
90 |
|
石马圩 |
联圩堤管会 |
1 |
30 |
|
金山圩 |
联圩排涝站 |
1 |
30 |
|
姜家圩 |
联圩堤管会 |
1 |
30 |
|
各村(社区)于3月底前向镇水利站上报具体抢险队名单。
(三)应急措施
1、圩口人员安排及应急响应措施
(1)狸桥联圩(水阳站水位、高淳站水位)
指挥所指挥长:黄 彬 孙胜宝
指挥所成员: 施光耀 王恒意 郑之攀龙培玉 陶生木
狸桥社区:郑之攀徐 进 许照明 陈 艺 李 靖
蒋 山 村:施光耀刘 峰 徐小华 刘恭亮 吴 昊
慈 溪 村:王恒意 刘仕华胡来进 刘涛 黄勇军
确保在1983年洪水位时不溃堤(新河庄站水位13.51米,南姥嘴站水位13.99米,水阳站水位12.69米,)
水位 |
工作安排及职责、任务 |
水阳10.6m 高淳10.4m |
指挥所全体人员进岗,狸桥联圩指挥所、慈溪分所设于狸桥西站,社区分所设于湖滨站,蒋山分所设于狸桥东站旁。 |
水阳11.0m 高淳10.8m |
镇、村干部上堤巡逻 |
水阳11.5m 高淳11.3m |
①抢险队员进岗:②各责任埂段在指挥地点搭设汛棚;③清除内坡高程12 m以下的全部杂草;④开始发放水牌。 |
水阳12.5 m 高淳12.3m |
全圩排涝站停止排涝,抢险队员吃住在堤随时待命。 |
水阳12.8m 高淳12.5m |
保证不溃破。汛情危险时,根据区防指指令,统一组织群众转移安置,安置地点以狸桥中、小学及亲朋房屋为转移地点。 |
(2)卫东联圩(水阳站水位、高淳站水位)
指挥所指挥长:夏经和
指挥所成员:陈晓虎 汪德义朱和亭陈海兵
龙培玉刘本玉
宝塔村:汪德义 周炳生 魏有林王梁清江伟
卫东村:陈晓虎陈 浩谢明磊 方 伟 钱建伟
东云村:陈海兵 方兴洲 焦瑞涛 史 凯 陶锋嘉
慈溪村:朱和亭 尹国清 陈后俊陈世泽叶培丰
确保在1983年洪水位时不溃堤(新河庄站水位13.51米,南姥嘴站水位13.99米,水阳站水位12.69米)
水位 |
工作安排及职责、任务 |
水阳10.6m 高淳10.4m |
指挥所全体人员进岗,卫东联圩指挥所设于南圩泵站,宝塔分所设于新保下圩史书良住宅处,东云分所设于合兴圩葛继明住宅处,卫东分所设于瓦查殿老年活动中心,慈溪分所设于北埂刘启年住宅处。 |
水阳11.0m 高淳10.8m |
镇、村干部上堤巡逻 |
水阳11.5m 高淳11.3m |
①抢险队员进岗:②各责任埂段在指挥地点搭设汛棚;③清除内坡高程12 m以下的全部杂草;④开始发放水牌。 |
水阳12.0m 高淳11.8m |
抢险队吃住在堤随时待命。 |
水阳12.5 m 高淳12.3m |
全圩排涝站停止排涝。 |
水阳12.8m 高淳12.5m |
保证不溃破。汛情危险时,根据区防指指令,统一组织群众转移安置,安置地点以卫东小学及亲朋房屋为转移地点。 |
⑶昝村村姜家圩(南姥嘴水位)
指挥所指挥长:胡卫俊
指挥所成员:王 军 丁 捷 张华林 后稀亮林明强
确保在1980年洪水位时不溃堤(南姥嘴站水位12.89米)
水位 |
工作安排及职责、任务 |
10.6 m |
镇、村干部上堤巡逻,指挥所设于姜家圩堤管会。 |
11.84 m |
抢险队员进岗待命 |
12.89 m |
保证不溃破。汛情危险时,根据区防指指令,统一组织群众转移安置,安置地点以昝村小学及亲朋房屋为转移地点。 |
⑷长山村金山圩(南姥嘴水位)
指挥所指挥长:付家礼
指挥所成员:胡小龙 俞冠华方明启郭子扬 沈粒峰
确保在1980年洪水位时不溃堤(南姥嘴站水位12.89米)
水位 |
工作安排及职责、任务 |
10.6 m |
镇、村干部上堤巡逻,指挥所设于金山圩泵站。 |
11.84 m |
抢险队员进岗待命 |
12.89 m |
保证不溃破。汛情危险时,根据区防指指令,统一组织群众转移安置,安置地点以狸桥中、小学及亲朋房屋为转移地点。 |
⑸东云村石马圩(新河庄站水位)
指挥所指挥长:戴涛羊小龙
指挥所成员: 朱碧禄 曾祥华 张 华管元庆
确保在1991年洪水位时不溃堤(宣城站水位17.65米,新河庄站水位13.11米)
水位 |
工作安排及职责、任务 |
10.6 m |
镇、村干部上堤巡逻,指挥所设于石马圩堤管会。 |
11.84 m |
抢险队员进岗待命 |
13.11 m |
保证不溃破。汛情危险时,根据区防指指令,统一组织群众转移安置,安置地点以卫东小学及亲朋房屋为转移地点。 |
2、水库人员安排及应急响应措施
溢洪道一旦开始泄洪,镇、村干部及抢险队员必须24小时吃住在大坝上,组成巡逻队密切监视大坝背坡的渗漏情况和涵闸的运行情况,随时清理溢洪道障碍物,发现险情及时按规范除险并报告指挥部。汛情危险时,根据区防指指令,统一组织群众转移安置,安置地点以就近中、小学及亲朋房屋为转移地点。
库 名 |
型号 |
集水面积 (平方公里) |
目标任务 |
镇级防汛巡查 责任人 |
东风水库 |
小(一)型 |
7.32 |
500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日雨量421毫米,确保大堤安全。 |
孙胜宝 |
北百亩塘 |
小(二)型 |
0.63 |
300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日雨量390.5毫米确保大堤安全。 |
龙中原 |
罗村 |
小(二)型 |
1.79 |
300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日雨量390.5毫米确保大堤安全。 |
胡小龙 |
付家 |
小(二)型 |
0.80 |
300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日雨量390.5毫米确保大堤安全。 |
章玉钱 |
胜利 |
小(二)型 |
4.31 |
300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日雨量390.5毫米确保大堤安全。 |
涂青林 |
下坝塘 |
小(二)型 |
1.70 |
300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日雨量390.5毫米确保大堤安全。 |
冯善花 |
富民 |
小(二)型 |
6.08 |
300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日雨量390.5毫米确保大堤安全。 |
刘圣斌 |
古塘 |
小(二)型 |
0.58 |
300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日雨量390.5毫米确保大堤安全。 |
张小祥 |
稻山冲 |
小(二)型 |
2.1 |
200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日雨量367.4毫米确保大堤安全。 |
王吉谦 |
3、开发区人员安排及应急响应措施
指挥所指挥长:袁骊
指挥所成员:冯昌贵 王晓福
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涝情和旱情,根据镇防指统一部署,按开发区防汛抗旱预案,坚持分级分片负责,强化永兴河、新塘、汗塘等塘坝和开发区水电、管网、道路巡查,及时清除影响行洪障碍,确保园区防洪导流能力。遇特大洪涝灾情,及时采取应急排涝工程措施,做好低硅地区人员转移避险。
4、集镇人员安排及应急响应措施
负责人:俞冠华
具体由城建办和社区干部根据镇防指统一部署,密切关注山洪水情,强化集镇雨污管网、行洪沟巡查,及时清除影响行洪障碍,确保集镇防洪导流能力。遇特大洪涝灾情,及时采取应急排涝工程措施,做好低硅地区人员转移避险。
5、百亩圩口及塘坝安排及应急响应措施
各分工领导及属地村务指导组成员(抽调到其他防汛点人员除外)同时联系所分工辖区内非在册圩口、百亩塘坝、低洼地带以及受洪水威胁区域的人员转移避险工作。其他暂未安排人员,从事本职工作并根据汛情随时听从调配。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