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杨柳镇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杨柳镇人民政府>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索引号: 11341703003250048P/202205-00044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杨柳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 其他
名称: 杨柳镇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5-18 发布日期: 2022-05-18
索引号: 11341703003250048P/202205-00044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杨柳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 其他
名称: 杨柳镇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5-18
发布日期: 2022-05-18
杨柳镇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2-05-18 15:03 来源:杨柳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2年经济发展目标为实现财政收入5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亿元,通过招商引资利用省外资金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完成上级下达的其他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2022年镇人民政府着力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启动乡村振兴南部片区建设;二是建设集镇老年人文化活动室;三是完成十条路10公里农村道路建设;四是实施1.8万亩高标农田建设;五是建设3个以上区级美丽乡村整治点;六是新增1个以上股改分红村;七是完成周寒河集镇段1公里清淤治理;八是完成高文路提质改造工程;九是完成茶府路360米管网铺设;十是配合完成宣泾快速通道(杨柳段)沿线路灯建设。

 围绕2022年目标任务,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聚力稳增长,在经济发展上持续发力

精准发力抓招商。全面梳理我镇存量建设用地、闲置厂房、富余劳力等要素资源,建立项目落地“图谱”,制定项目落地“路线图”;精准区分工业、农业、养殖业、手工业等产业落地类别。完善杨柳籍人才信息库,补充市外房产中介、会计事务所、咨询投资公司等人员信息。派出骨干力量进驻“两区三园”挂职,选派业务能手进驻行业协会、商会捕捉招商信息。

优化服务增产值。全面实行党政班子成员联系企业、联系项目制度,建立“1+1+1”工作机制,调动驻企专员、驻企党建指导员积极性,真正发挥“四送一服”作用。建立经济运行月调度制度,做到每月解决一个企业一个问题。建立政企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商会桥梁、职能站所主观能动性。建立银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金融保障作用。力争新增1家规上工业企业。

争取项目扩投资。举办项目编制培训班,镇政府组成项目建设3人专班,每个村(社区)至少明确一名“两委”干部主抓项目工作。每月召开一次项目建设“过堂会”,坚决打通项目建设肠梗阻。实行项目建设“红黑榜”,严重滞后项目实行挂牌督办,党政班子成员年度内至少争取1个区级财政投资性项目。

转型升级促技改。继续做好凯兴食品速冻技改项目的服务保障,倒排工期力争早日投产建设。加大向上协调力度,推动自然资源规划、林业、环保等部门形成合力,推动三九茶机、木子禽业技改项目落地。积极协调、精心指导三新制茶技改项目获批。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契机,推动其他企业技改升级。

(二)聚力强支撑,在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

推动乡村振兴新成效。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引导脱贫户增加工资、财产性收入,调动群众按劳分配、劳有所得的积极性,推动小微企业入驻双乐、三长厂房,鼓励其他村(社区)开办家门口企业,激励就近就业,积极争取不少于500万元的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农网改造、农村道路项目,着力改善村组“双基”条件。

发挥龙头作用强产业。积极推介“宣州鸡”区域品牌,扶大扶强扶优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组织举办2期家禽养殖“产学研”论坛,竭力为企业需求搭建一切可能提供的平台。不断扩大“宣州白茶”知名度,做大做强做优宣州茶叶协会,尽力为协会壮大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资源。此外,做实科技特派员工作,鼓励其他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

调动群众主体美环境。采取“以点带线、以线代面”方式大力开展清洁村庄行动,通过“一看二评三动手”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争取区财政投入3个以上区级美丽乡村整治点。集中在兴洋、高桥、新龙开展美丽家园行动。开展美丽庭院评比,举办文明村镇创建互评互学互比活动。

(三)聚力惠民生,在社会事业上持续发力

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方针,建立户籍、计生、人口普查大数据,努力精准掌握外出返乡人员的动态信息。着力建立镇村组户四级联动、资源互通机制,开展疫苗接种日常化,适时集中推动重点人群接种,着力压实人、物同防,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加大频次对卫生室、药店、快递、冷链食品等领域的管控。

高压下生态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举办生态环境监督长培训和履职督查,坚决打击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着力推动河长制,开展镇村两级河长评比考核,压实林长制责任,建立区级林长制示范点,推进田长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力争实施补充耕地200亩。

多渠道社会保障。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推动政府普惠制医疗、养老等保险落地,激发企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购买人身意外、失业等保险扩面。采取政府补助扶持方式支持烟农、林农、养殖户等群体购买自然灾害保险,及时有效落实民政救济、大病救助、因灾救困等政策。

用心为民办实事。全面实施民生工程,实行“小单元、大密度”办好每一件实事。全力支持生物工程学校和中小学校发展,排除校园外干扰。积极为育龄群众提供服务,全面宣传“三孩”政策。发挥就业平台作用,至少举办四期劳动技能培训。整合敬老院资源,提升养老水平。关注村医,力所能及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支持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

(四)聚力激活力,在治理有效上持续发力

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平安杨柳。扎实有效推进“八五”普法,坚持机关学法月制度,推动全社会法治氛围形成。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经常性,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畅通信访渠道,建立党政班子驻村走访制度,落实“写信真管用”,及时办理群众合理合法诉求。

推行新时期“四不两直”,确保生产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落实最严格的安全生产“三个责任”。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处方式的强化政府督促、清单式的强化部门监管、倒查式的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同时,不断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修订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

构建新格局“三治融合”,激活治理能力。举办新一届村(居)委员会成员培训班,细化村(居)委会职责,选优配强村级妇联、调委会、“一约四会”,发挥“五老”等新乡贤作用,不断为村级议事协商添续力量。提高村级民兵、团委、村妇联组织的影响力,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镇域内重要节点安装视频监控,做到“人防、技防”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