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发改委>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03003250152U/202202-00030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 其他
名称: 2022年宣州区发改委工作思路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2-10 发布日期: 2022-02-10
索引号: 11341703003250152U/202202-00030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 其他
名称: 2022年宣州区发改委工作思路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2-10
发布日期: 2022-02-10
2022年宣州区发改委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2-02-10 11:27 来源:宣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均明确了2022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区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了今年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在内外矛盾碰头、新老问题叠加的情况下,我们要实现既定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初步考虑,区发改委2022年工作思路是按照区委“1266”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完善完善三大工作体系(即指标目标体系、工作推进体系、评价反馈体系),奋力做到“五争五创”,确保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一)在区域融合发展中争主动,创建省级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一是深度参与南京都市圈建设。发挥宣州区域优势,依托苏皖合作示范区区域价值和品牌,全力推进高淳-宣州省际毗邻地区跨界一体化合作,高规格完成编制《高淳-宣州省际毗邻地区总体发展规划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高标准建设苏皖(宣州·高淳)合作产业园,以合作产业园建设为突破,推动宣州-高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争创取得实质性成效。二是积极推进与湾沚区合作。进一步推深做实《湾沚区人民政府 宣州区人民政府同城化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湾沚、宣州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推进芜宣机场、空港产业园建设,全面提升同城化发展水平。加强与湾沚区在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跨区域技术联合和产品配套。三是全面对标“两湖”。坚持外学湖州吴兴、内学芜湖鸠江,全面对标项目建设、产业基础、承载能力、营商环境等各方面工作,对发展观念再审视、思路再完善、措施再细化,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在项目建设管理上争效率,创出项目落地加速度2022年,全区省重点项目128个,总投资661.8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9.76亿元;市重点项目126个,总投资272.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18亿元;区项目提速攻坚开工项目111个、竣工项目53个、投产项目70个。一是强化重大项目带动。加快推进海洋智能家居、申兰华高档有机颜料、钜实桥梁钢构、上元中工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科地克氟化物、科峰合金、中广核二期等项目建设进度,稳步推进汤村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完善项目服务机制。持续开展“奔牛项目”“蜗牛项目”评选、“三亮三评三比”现场观摩评比、月集中开工“轮班制”等活动,继续实施区项目提速攻坚组组长、副组长项目联系包片制度。每月向行业主管部门推送项目工作进展,不定期举行专题问题会商会。三是提升项目谋划水平。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导向狠抓项目谋划,通过外出交流、学习等形式提高委内业务人员自身本领,以“小单元 大密度”的方式分行业召开专题项目谋划对接会,适时遴选重点谋划项目推送区领导,不定期调度推进。四是提高准入项目质量。组织好相关单位进一步加强预审把关,减少无效项目;严格审查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关系,减少投资水份。同时,帮助相关单位做好招商引资甄别,从源头上提升项目质量。

(三)在能源双碳变局中争先机,创造低碳发展新优势一是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编制完成2022年能源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共计9个项目,总投资105.49亿元,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额23.98亿元。推进4个续建风光发电项目建设,加快国家级试点示范工程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努力完成省能源局下达的新能源项目配储任务。积极开展氢能、生物质能以及储能等新能源项目谋划,推动源网荷储、风光火储、智慧园区等综合能源项目建设,研究布局新能源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二是做好能源供应保障。争取2022年完成绿电发电量8.5亿千瓦时,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居全省前列。积极协调供电部门,提升新能源本地消费占比。加快川气东送复线(西气东输)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干/支线联络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天然气宣郎线南/北线贯通工程,积极与新奥燃气沟通联系,加快建设乡镇天然气管道项目,加快推动天然气储气设施项目建设,确保我区储气目标达年用气量的5%以上。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23个小区129个公共充电桩项目建设。继续做好各类(发/售/用)电力市场用户申报和相关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天然气长输管道领域的安全监管,积极拓展管道上游气源和合同气量。

(四)在粮食转型升级中争贡献,创筑粮食安全压舱石一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抓好粮食收购工作,及早谋划、提升收储条件,严格执行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做到“仓等粮”“钱等粮”。加强对粮食应急网点管理,确保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等特殊时期粮源稳定,推进宣州国投粮食储备库建设项目工作进度。强化粮食库存检查,做好春普、秋普和收获粮食质量调查等任务准备工作。二是加快发展粮食产业。加大与省、市等上级部门对接,持续争取我区进入安徽省“优质粮食工程”建设计划,发挥景丰公司“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引领作用。三是深化粮企改革。探索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新思路,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实施企业重组,壮大企业实力。在做好政策性粮食收储工作的同时开拓市场化经营业务,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改变经营模式单一、企业发展滞后现状。四是扎实推进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做好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后半篇文章,对审计、巡查发现的问题全盘接受,全面整改,确保取得实效,并举一反三,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防范化解粮食系统风险隐患,有效规范国有粮食企业收储行为,达到政策性粮食储存安全、职工队伍稳定、政府对粮食安全调控能力全面提高的目的。

(五)在提升营商环境中争先锋,创优真抓实干硬作风。全面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着力解决工作中心不正、身不沉,环不闭等问题。一是创新服务企业机制。积极举办政企面对面活动,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和政策资金申报业务培训会等。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强化问题交办督办工作制度,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难题,提供高效便捷的全程领办代办服务。二是持续稳定市场物价。强化价格监测预警,为重点领域的供价稳供提供有力支撑,对一些政府定价行为,严格履职尽责。三是强化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国家、省市诚信工作部署,牵头落实好全区双公示等信用信息归集工作,做好信易贷推广应用、省级信用示范区创建前期工作。四是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2021年我区基本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省、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要求,继续完善和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