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城市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城管局> 政策法规>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41703050165997X/202205-00001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宣州区城管执法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治超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号: 宣治超办〔2022〕5号
生成日期: 2022-05-20 发布日期: 2022-05-20
索引号: 11341703050165997X/202205-00001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宣州区城管执法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治超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号: 宣治超办〔2022〕5号
生成日期: 2022-05-20
发布日期: 2022-05-20
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治超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5-20 08:33 来源:宣州区城管执法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市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组各成员单位:

    现将《2022年全市治超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5月19




                                                                                        宣城市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2022年5月19印发


2022年全市治超工作要点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维护道路安全,根据厅治超办的相关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22年全市治超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2022年,全市治超工作要以推进科技治超、重型自卸货车专项整治为重点,以路警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为主线,以规范非现场执法和源头管控为抓手,持续加大公路违法超限超载货运车辆整治力度,强化市际市内区域治超联合执法,坚决遏制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势头,将车辆超限超载率控制在1%以内。

二、工作任务

(一)落实重点工作,开展专项行动

1.推进科技治超。推进治超站、治超卡点、源头单位等终端硬件设施的软硬件对接,推进执法协同,为跨区域、跨部门治超协同和信用联合惩戒提供技术支撑。

2.规范治超非现场执法。优化治超非现场执法卡点布局,大力推进治超非现场执法,强化非现场执法后续工作,组织开展非现场执法“清零”行动。

3.开展重型自卸货车整治工作。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集中整治总质量为12吨及以上的重型自卸货车,在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存在的“大吨小标”、非法改装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加强部门联动,推进联合执法

4.认真落实交通、公安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全国统一治超标准,现场处罚由交通部门称重卸载,公安部门依据称重卸载单处罚记分。对非现场超限超载车辆及超75吨或100%以上车辆,由交通部门按相关法规处罚到位。

5.适时组织开展治超专项整治行动。以专项整治行动、区域联动推动治超工作开展,重点打击百吨王、车货总重超过75吨或车货总重超过规定标准100%的货运车辆,始终保持路面治超高压态势。

(三)严把“出厂关”,强化源头监管

6.动态调整重点货源企业。对重点货源企业监管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梳理出新增重点监管名单,组织实施新增重点货源单位地磅称重数据及视频监控图像100%接入省、市治超信息平台。

7.严格货物运输企业源头监管。定期梳理、分析治超执法情况,及时预警、通报违法案件数量超过企业车辆20%的企业,将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会同相关部门强化联合监管。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8.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及微信等新老媒体,多形式、多渠道、滚动式宣传治超新政策、新规定、新要求。通过悬挂、张贴宣传横幅、标语,印制发放宣传单、设置宣传牌、政务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集中宣传。要求各单位治超执法新闻宣传报道市级报刊每季度不少于1篇,县级报刊每月不少于2篇,地方电视台每季度不少于1次,互联网、及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要保持实时更新。同时,通过播放警示教育片、在网络媒体开辟专栏、媒体公开曝光典型超限超载违法行为等形式,强化宣传引导,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9.深入开展执法服务大走访。面向物流企业、公路运输企业、货运场站及货运驾驶员,开展治超问政、问需、问计活动,深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治超政策措施。建立受访人意见和建议台帐,逐项研究落实,及时反馈进展情况。

(五)严格奖惩措施,落实责任制度

10.适时组织开展治超监督检查。认真落实交通公安联合督查机制,每半年度组织一次现场调研督查,每半年组织一次治超数据调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跟踪督办、限时整改。

11.开展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制定目标管理考核指标细则,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各地工作开展,确保年度治超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12.强化激励机制。市治超办将继续安排省厅治超奖励资金对各县市区实施以奖代补,结合非现场卡点建设和日常治超工作分等次实行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