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洪林镇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洪林镇人民政府> 政策文件
索引号: 11341703003250064D/202204-00005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洪林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政府规章
名称: 宣州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4-13 发布日期: 2022-04-13
索引号: 11341703003250064D/202204-00005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洪林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政府规章
名称: 宣州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4-13
发布日期: 2022-04-13
宣州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04-13 17:58 来源:洪林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州区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宣州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宣州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建设全区政务服务“一张网”是优化政务服务供给、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建设使企业和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无缝对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全覆盖。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规划的通知》(皖政办〔201773号)和《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宣城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宣政秘(〔201784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资源,配合市政府进行合理整合升级,到201711月底,完成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并延伸到基层。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运行,网上办理事项超过90%,在全区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努力做到本级公共服务事项1个工作日、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证5个工作日、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5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手续(“13550”行动)。

20185月底,完成全区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基本建成覆盖区、乡、村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探索在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和基层服务网点分类设立综合窗口,推进线上线下联合办理,开展用户评价,网上办理事项达到95%

201812月底,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信息共享和电子证照应用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实行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业务协同办理。配合市政府建立网上审批负面清单制度,提高大数据支撑能力,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

二、主要内容

(一)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平台建设组,牵头单位:区政府信息中心)

1.升级政务服务门户

依托市级社管平台和相关业务系统,按照全市统一标准,整合升级区级政务服务门户网站,调整结构布局、栏目设置、页面风格、搜索服务、身份认证等,与市政府门户网站实现数据对接和前端整合,区、乡、村统一使用市级政务服务门户;配合市政府建设统一的政务服务微门户(微信公众号、移动APP)和“12345”政府服务热线;按要求与市级门户完成对接。(20171120日前完成改造升级,1130日前接入市门户)

2.升级政务服务管理平台

1)按照省级平台的相关要求和规范,统一使用市级政务服务运行管理系统。(20171130前完成) 。

2)完成与市办件信息库对接,依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按省统一标准实现数据交换,将区级事项办件全流程信息交换至市统一政务服务办件信息库。(20171130日前完成)

3)配合建立健全政务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完善现有电子监察系统功能和接口规范,完成监察数据信息与省平台实时交换。(20171130日前完成)

4)配合建设市级电子证照管理系统,与省共享平台完成对接。(2018430日前完成)全区范围梳理证件、证照和批文,汇总形成区级电子证照目录;将区级电子证照目录和服务接口汇聚到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标准统一的证照服务。(2018531日前完成) 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与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对接联通,逐步做到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签发。(2018630日前完成)

3.配合建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1)按照统一部署,各部门开展政务信息系统自查,制定整合共享清单,组织开展专项调查,全面摸清政务信息系统底数。清理“僵尸”信息系统,原则上将分散的、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对以科室名义存在的独立政务信息系统原则上必须整合。(20171225日前完成)

2)配合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并与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完成对接联通。(20171130日前完成)依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完成政务信息资源普查,梳理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2018630日前完成)

3)推进公民、法人、地理空间、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资源,以及政务服务事项、办件、投资项目、社会信用等业务信息共享应用。(20171130日前完成)逐步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完善相关数据标准,优化便捷共享查询方式。 

4.建成标准统一的支撑体系

1)配合市级完成用户管理系统改造,存量有效注册用户信息交换至全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用户注册认证统一调用省平台认证页面,综合运用身份证、社会保障卡、手机号码、第三方支付、企业数字证书、社会信用代码等验证技术手段,实现在线校验核对,逐步做到“一次认证、全网通行”。(20171130日前完成)机构编制、发展改革、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等部门的人口、法人、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库,按需向政务服务门户实时开放数据接口。

2)配合市级对接全省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加快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接入全省公共支付平台,为缴款人提供开放便捷安全的缴费渠道,逐步实现线上线下一站式缴纳。(20171130日前完成)

3)配合市级建设物流配套管理系统。与第三方快递物流平台无缝对接,提供申请材料和办理结果快递服务,实时交换快递服务申请数据和物流状态信息。物流服务系统与网上支付对接,实现网上支付与物流对账,政府财政以适当方式予以补助物流费用,同时提倡节约环保、鼓励上门自送(取)相关材料。(20171130日前完成)

5.完善基础设施和保障措施

1)提升电子政务外网带宽、可靠性和稳定性,拓展覆盖面。各部门加强业务专网与电子政务外网整合对接,实现电子政务外网按政务服务需求延伸到位。(20181130日前完成)

2)协同推进市级政务云平台建设,在前期已有基础上进行资源扩容和升级完善,合理增加硬件基础设备、相应的管理和安全设备以及系统,满足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运行需求。(20171231日前完成扩容,2018630日前基本建成)

3)制定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对接、交换和服务事项信息、办件信息、证照信息、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查询服务等规范。(20171130日前完成)

4)遵循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规范以及国家保密管理和密码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互联网+政务服务”安全保障体系。

(二)优化再造政务服务(业务梳理组,牵头单位:区编办)

1.实行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推进全区无差别服务

1)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按照统一标准,自上而下梳理编制区、乡行政许可和区级依申请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2017831日前完成),梳理编制区、乡涵盖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确认、其他事项等其他依申请类权力事项目录清单和区、乡、村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实现不同层级相同的政务服务事项名称、事项类型、法律依据、基本编码等要素统一,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公开发布。(2018331日前,对外公布施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

2)编制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在目录清单基础上,细化完善行使内容、申请材料、实施编码等要素,经机构编制、政府法制、政务服务等部门审核后形成实施清单,按要求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做到同一层级的相同事项,在不同地区办事指南标准相对统一。(20171120日前,完成区级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梳理,2018630日前,梳理公布区、乡、村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

3)建立清单动态管理机制。依托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按照“谁编制、谁维护”原则进行动态管理,事项数据资源供多方利用。(2018630日前完成)

4)公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各地各部门按实施清单梳理时序进度,及时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同步同源发布。

2.优化办理流程,实现简便快捷服务

1)推行“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实行“首问负责”,充分利用网络、电话、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回复办事群众咨询,构建“一窗式”联合办理机制,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专家评审、下级部门初审等环节以及申报材料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予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加强对必要的证明互认共享。(20171130日前完成)

2)优化简化服务事项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流程,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3)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要求提供“其他材料”的,必须明确具体情形和材料名称。(4)建立网上预审机制,及时推送预审结果,对需要补正的材料一次性告知。 (2018年底前完成)

(三)强化平台推广应用(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中心)

1.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应用

1)各地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全部通过平台在线受理、审核办理。(2)强化平台整合,有自建业务办理系统的部门,已开展网上服务的,将网上服务入口迁移到平台门户,统一入口管理;仅在内部使用未开展网上服务的,在平台门户建立网上办事入口。使用国家纵向业务办理系统的,在未实现互联互通前,将办理过程信息即时录入平台。(20171130日前完成)

2.推进事项网上办理

1)在各级实体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自助服务区,引导服务对象网上注册认证和申请办事。(20171130日前完成)

2)凡与企业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都要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逐步实现“应上

尽上、全程在线”。(20181231日前完成)

3)各地各部门将利企惠民政策查询、社保查询、公积金查询、违章查询、考试报名、出具证明以及补证换证等热门服务汇聚到网上政务服务门户,逐步实现全程网上办理。(20181231日前完成)

3.创新服务模式

1)探索综合窗口服务模式。在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围绕企业登记、投资项目、不动产登记等业务,推行“综合受理、统一出件”,跨部门协同办理;在基层服务网点分类设立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跨层级联动办理;围绕身份证异地办理、医保异地接续、跨区域市场准入协同等方面,推动跨地区远程办理。(2018630日前完成)

2)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智慧审批”,实行自动受理、自动审查、主动推送审批结果。(20181231日前完成)

3)开展数据挖掘和分析,把握和预判公众办事需求,不断优化服务方式方法,为群众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20181231日前完成)

4.提升用户体验

1)通过“一次认证、全网通行”,推进公安、司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地税等部门在政务服务门户开设“旗舰

店”,提供专属服务(20171231日前完成)

2)依托网上政务服务门户、实体政务服务大厅窗口、“12345”服务热线等渠道,建立企业和群众咨询、感知、投诉、评价的收集机制,掌握网上政务服务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服务对象“痛点”和“赞点”,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为强化监督考核、增强用户满意度提供支撑。(2018630日前完成)

三、完善保障机制(综合协调组,牵头单位:区政务公开办)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全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建立区政府办公室牵头抓总、区政府信息中心主管建设、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运行的工作机制和“一口对外、枢纽调度、数据相通、并联运行”的运行机制。各地各部门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倒排工期、狠抓落实。加强财政支持,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经费保障。(20171031日前完成)

(二)完善制度体系。制定平台建设、运行维护、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安全保障等管理制度;建立事项管理、业务协同、政务服务数据资源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制度;建立政务服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建立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投资、审批、建设、验收源头管控制度,整合本地本部门政务信息资源,推进大数据统一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完善法规、规章,明确电子证照、电子文件、电子签章的法律效力,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制度支撑。

(三)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目标机制和通报机制,紧紧围绕让群众办事更便捷、创新创业更顺畅、政务服务更智慧的总体目标,切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服务供给。定期通报区政府重要部署、全区各地各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动态、经验做法、先进典型等,加强指导建设。

(四)强化考核机制。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制定科学、量化、可操作的考核标准,实现在线考核各地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整合“互联网+政务服务”管理职能,区政务公开办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进全过程进行统一监管。运用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内部监督,通过媒体监督、第三方评估和群众评议强化外部监督,综合评价政务服务绩效。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对工作开展不力的予以通报,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由纪律和监察部门追究行政责任。

 

附:1.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宣州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2.州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任务清单

 

 

 

 

 

 

 

 

 

附件一:

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宣州区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为切实加强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决定成立宣州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全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研究解决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管理、运行的重大问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长:汪  侃 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组长:洪  琳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李卫东 区委常委、副区长

  员:饶  俊 区政府办主任

  壬 区编办主任

汪海洋 区发改委主任

孙立新 区经信委主任

  胜 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冯其云 区民政局局长

汪成清 区财政局局长

余前宣 区人社局局长

程禹柏 区国土分局局长

张仕宏 区卫计委主任

汤文军 区审计局局长

金成星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

罗忠武 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

  斌 区国税局局长

吴庆华 区地税局局长

   区政府法制办主任

  俊 区政府办副主任、区目标办主任

龚万鹏 区政府办副主任

纪天翔 区政务公开办、区信息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确定1名人员为联络员。

二、工作机构及职责分工

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业务梳理组和平台建设组3个专项工作组。

()综合协调组(领导小组办公室)

  长:饶  俊 区政府办主任

副组长:胡忠文 区编办副主任

          宣 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

        纪天翔 区政务公开办、区政府信息中心主任

  员:区政府办、区编办、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政府法制办、区政务服务中心、区政务公开办、区信息中心等有关单位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各专项工作组工作;组织制订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规划、工作制度、考核办法;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查调度考核,督促区政府各部门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各项部署;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业务梳理组

  长:陈  壬 区编办主任

副组长:杨德升 区法制办副主任

          宣 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

        纪天翔 区政务公开办、区政府信息中心主任

  员:区编办、区市场监管局、区政府法制办、区政务服务中心、区政务公开办、区信息中心等有关单位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统筹梳理编制发布全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并实时更新、动态调整;制订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编制标准规范;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平台建设组

  长:饶  俊 区政府办主任

副组长:王  宣 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

        纪天翔 区政务公开办、区政府信息中心主任

  员:区编办、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住

建委、区审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政务服务中心、区政务公开办、区信息中心等有关单位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全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总体设计;制订平台建设运行、信息共享、业务应用及安全保密等关键技术环节标准规范、管理办法和制度措施;承担平台和关键支撑体系的建设开发、运行维护、技术保障等工作;推进系统整合、数据互联互通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有关要求

()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专项工作组工作汇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各专项工作组要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密切沟通配合,确保各项工作协同推进。

 

 

 

 

 

 

 

 

 

 

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103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