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新闻发布> 发布实录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5063/202203-00014 组配分类: 发布实录
发布机构: 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关于田长制的上线访谈(2022年3月23日)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3-24 发布日期: 2022-03-24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5063/202203-00014
组配分类: 发布实录
发布机构: 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关于田长制的上线访谈(2022年3月23日)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3-24
发布日期: 2022-03-24
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关于田长制的上线访谈(2022年3月23日)
发布时间:2022-03-24 09:09 来源: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上线嘉宾:

冯正华   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党委书记、局长

           宣州区田长制办公室    主任

 刚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党委委员、副局长

           宣州区田长制办公室    副主任

许荣根   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总规划师

               宣州区田长制办公室    副主任

 

上线主题:宣州区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

 

【主持人】:去年安徽省出台了《关于建立田长制的意见》,明确在2021年年底,安徽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和相关配套制度,省级总田长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区级总田长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到2025年底,田长制配套制度还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主持人】: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在去年底,宣州区已经建立了区、乡、村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和相关配套制度,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耕地保护新机制。那么,“田长制”到底是什么意思?

【嘉宾】冯正华:田长制,是指为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而建立的以村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机制,通过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层级设置农田网格,区、乡镇、村主要领导分别担任辖区内一级、二级、三级田长,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耕地保护机制,实现保护责任全覆盖。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扎实抓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确保农田姓“农”,2021年12月13日,宣州区区委、区政府印发《宣州区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宣区发〔2021〕2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通知,这也标志着“田长制”在宣州区全面实行。全面推行田长制,是健全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严格耕地保护工作的制度创新,田长制的建立就是为了守好“中国田”,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全面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

【主持人】说白了,田长制就是一种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网格化管理机制,那田长制里面的这些“田长”究竟是多大的官儿?由哪些人担任?

【嘉宾】冯正华:现在,河湖治理有“河长”,山林管理“林长”、道路监管有“路长”,耕地也有“田长”负责。前面说到了,田长为各级主要领导担任,不是一个独立的职位。宣州区田长主要分为三级:一是区级总田长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区级副总田长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协主席、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分管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区级田长由区四大班子相关负责同志担任,以乡镇为单元,明确责任区域。二是乡镇级田长、副田长分别由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有关负责同志担任,以村为单元,明确责任区域。三是村级田长由村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由村干部包保到村民组,村民组聘用巡田员,对耕地实行“网格化”管理。同时,区级设立田长制办公室在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公室主任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分管负责同志担任,负责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

【主持人】这些“田长”和“田长办”都要干些什么事?

【嘉宾】许荣根:区级有总田长、副总田长和田长,乡镇级有田长、副田长,村级有田长,区级、乡镇级有田长制办公室。下面我在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各自职责:一是区级田长职责:区级总田长负责组织实施本级田长制工作,对全区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保护利用负总责;区级副总田长为直接责任人,协助区级总田长协调解决田长制工作具体问题,对下一级田长和本级有关单位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开展耕地保护目标自查;区级田长负责协调督促各责任区域和配合单位落实田长制工作。二是乡镇级田长职责:乡镇级田长、副田长负责组织本乡镇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保护利用工作,指导村级田长制工作,建立乡镇级管护队伍,组织开展村级耕地日常巡查检查,制定落实“非农化”“非粮化”常态化监管措施,负责管护新增耕地和高标准农田,对下一级田长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三是村级田长职责:村级田长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保护利用工作,落实好各项制度,监督耕地流转经营主体履行约定、合理种植,建立村级耕地保护监管信息员队伍,加强巡查,防止发生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大棚房”以及“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四是田长制办公室职责:各级田长制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制定配套管理制度并组织开展实施,编制年度工作计划,指导、监督、推进各项任务落实,抓好培训,承办相关会议、工作报告、信息报送等工作。

【主持人】自然资源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作为田长制办公室最重要的两个成员单位,能不能也给我们介绍下各自的主要职责?

【嘉宾】许荣根: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职责是承担区级田长制办公室日常工作,加强与区级田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和各地田长制办公室协调。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强化耕地保护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六个严禁”要求,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再减少。依法查处违法占用耕地建设行为等。

【主持人】那也请区农业农村局给我们介绍下?

【嘉宾】沈刚:宣州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职责是协同做好区级田长制办公室工作,加强与区级田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和各地田长制办公室的联系。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会同自然资源等部门共同落实设施农业用地长效监管机制,严防“大棚房”问题反弹。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和利用,提升耕地质量等工作。

【主持人】建立田长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其目的在“藏粮于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请谈一谈区农业农村局下一步如何具体落实田长制、保障粮食安全?

【嘉宾】沈刚: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宣州区全面推行田长制,从农业农村部门来讲,我想主要是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主要是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建一块、成一块”原则,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力度,打造高产稳产、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片区。其次是建立耕地用养结合制度,稳步提升耕地基础地力。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严格受污染耕地管理,指导农业生产者合理使用农药、肥料,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和农田生态保护水平。二是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坚持耕地利用优先序,将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要充分利用农业农村部门经常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的时机、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按照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要求,积极做好监测管理工作。发现问题,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三是强化种粮支持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政策支持力度,相关农业项目资金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优先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目标作物种植,加快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一季千斤、两季一吨”的高标准粮田。落实农业补贴政策,推进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四是配合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

【主持人】其实在我们通俗理解,就是自家的田地里不能在擅自建房、挖塘养鱼养蟹、种茶种树了,只能去种粮食,也就是所说的耕地不能“非农化”“非粮化”了。那么,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事件有没有遇到过?

【嘉宾】许荣根:遇到过,前些年由于养鱼养蟹的效益要远高于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耕地闲置“荒田”,种树种草“占田”,挖塘养鱼、违规建房“毁田”现象时有发生。

【主持人】以前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处理,现在怎么处理?

【嘉宾】许荣根:在国务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政策出台以前,遇到一些村民在田地里挖塘养鱼养蟹、种茶种树等事情,由于没有政策依据,不好制止,只能劝诫;遇到毁田建房时,由于源头防控环节薄弱等原因,等巡查发现时,房屋不是快建好就上已建成了,如果拆除会给群众造成损失,不拆就是不履职,不尽职,这就是以前我们自然资源执法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在实施田长制工作机制后,我们将充分发挥乡镇、村两级田长熟悉村情、熟悉地情,距离较近的优势,特别是要求村级田长定期都要对辖区开展至少1次巡查,有时在上下班途中都可以巡查,发现问题现场立即制止、劝诫,制止不了的,及时报告乡镇级田长进行处置,重大问题可以直接上报区级田长和田长制办公室进行严肃查处,实现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切实把问题遏制在萌芽,解决在初始状态,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处置”。

【主持人12】说到田长制,甚至说要严格查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现象,离不开一个群体,那就是“田长”。那么,宣州区的田长制工作目前是什么现状以及下一步有什么工作安排?

【嘉宾】冯正华:在去年底宣州区推行田长制工作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截止今年2月份,全区设立总田长2名、副总田长5名、田长19名;设立区级田长制办公室,办公室主任2名、副主任2名,成员单位21个,专职工作人员4名;乡镇级印发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23个,设立田长45名、副田长95名,设立乡镇级田长制办公室16个;村级印发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180个,设立田长180名,巡田员2875名;在全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显著位置设立统一规范的公示标牌,乡镇级公示标牌18个,村级178个。初步形成了区级田长抓统筹,乡镇级田长抓落实,村级田长抓巡查的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实际推深做实“田长制”,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格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对下一级田长制执行情况、田长履职情况等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价,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主体责任;二是严格耕地农业用途管制。坚持农地农用、粮地粮用,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制,实行年度耕地“进出平衡”,严控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三是强化部门联动机制。通过建立田长制办公室,整合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田长制工作;四是真正做到科技赋能。结合农田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平台,逐步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等科学技术,改善监管条件,提高管理效率;五是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以全域国土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增减挂钩等项目为抓手,优化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布局,逐步形成“百亩园、千亩方、万亩片”格局;六是让“长制”促进“长治”。根据区委、区政府统筹推进“五长”合一的工作要求,探索建设乡村网格化综合巡查管护队伍,切实提高工作成效为基层减负。

【主持人】:宣州区全面建立区、乡、村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构建“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做到“谁的地、谁来管”,切实发挥“田长”作为“管理员”“宣传员”和“哨兵”的作用。我们相信随着田长制的推行,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更稳,明天更美。好的,感谢精彩分享,也感谢听众们的收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