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电商宣城”建设,进一步壮大电商经营主体实力,提升电商品牌知名度,推动宣城数字化产业建设,加大电商人才培训,推进电商直播发展,强化利益联结,优化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推动电子商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是扩宽电商网络渠道。加强与阿里、京东、拼多多等平台的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品牌战略,促进优势产业发展,挖掘电商品牌,提升电商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打造本地电商平台。指导各县市区打造在本地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直销社交电商平台,提升农产品上行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扩宽销售渠道。本地电商平台和APP小程序上线运营,为助力本地农户增收和农产品上行发挥了很好的效应。
三是加大电商人才培训。鼓励各县市区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培养一批懂经营、会操作和善于捕捉市场信息的电商人才,助推企业升级。协调推进宣城市新秀职业培训学校开展直播电商培训,提升直播带货水平。
三、工作成效
一是电商主体不断壮大。今年以来,我市电商发展势头好,电商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新增电商经营主体427个,农村产品上行网销额24.28亿元,同比增长21.21%,其中,农产品上行网销额12.82亿元,同比增长21.98%。电商平台已成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桥梁”,有力助推了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二是电商平台不断完善。化解主流电商平台标准高、审核严、处罚多等问题,带动农产品品牌宣传。今年全市有29家电商企业参加安徽省“好网货”评选,累计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542个,其中,在网络销售的99个。2019年以来,宣州区“宣州扶贫馆”、郎溪“好农网郎溪县农特产线上体验店”、泾县“泾川三百礼”、绩溪“微店·中国绩溪家乡馆”、旌德“旌彩工社”、皖东南名品馆等均已上线。
三是人才培育不断优化。持续对电商从业人员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举办直播大赛,培养本土电商直播人才,提高直播电商参与率和投放率。同时,加强人才引进,促进提升本地电商团队的专业化水平和经营能力,助推企业升级。截止目前,参与电商培训4505人次,开展电商直播7场次,培训248人。
旌德县旌阳镇霞溪村退伍老兵谢业明火了,今年刚开通抖音直播带货的他,在户外桥头销售甘蔗的同时,用购买的落地手机支架,对着手机直播介绍旌德青蔗。开通直播了三天后终于成功拿下网销的第一单。简单朴实的喜悦让他更有干劲,从田间地头的种植到甘蔗打包过程的直播分享让他获得的关注越来越多,销量也直线上升,旌德青蔗也实现出村进城,出县跨省,短短二十几天销售了三万多斤“旌德青蔗”,销售额达十六万元。“军旅生活教会了我坚持和奉献,农村生活让我懂得责任和良心”,脱下身穿12年的戎装,谢业明已成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通过新型销售,助力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四、借鉴意义
一是完善电商配套设施。打造集培训、电商直播、产品展示、孵化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生活配套,引导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大中型仓储物流企业,争取尚未在周边布点的全国知名物流快递企业在我市建设地区分拨中心、集散中心和转运中心。优化村级电商服务站服务功能,着力解决电商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升物流配送效率。
二是做好电商数据纳统。加强与统计、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及相关行业的沟通和协助,多渠道、多层次收集电商统计数据;深入研究探索统计渠道建设的有效方式,坚持点面结合,科学确定代表性样本,兼顾其他数据来源渠道,形成各方数据互补、统计工作与电商行业管理工作互促共进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