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水利局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12-31 14:34
来源:宣州区水利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区水利局2021年工作情况总结报告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区水利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各项重点工作成效明显。2021年1月,区水利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2月,被省人社厅、省水利厅授予“全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7月,宣州区被水利部认定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一、202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众志成城迎战台风。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了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3个城市防洪指挥所以及组成人员。编制完成47座水库汛期控制运用计划和8个万亩圩口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等。4月28日,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暨区防汛抗旱工作部署会议召开;5月13日,举办了水库、堤防管理人员、水利站长和水利员业务培训班,并对全区水库“三个责任人”、库管员及山洪灾害防御包保责任人进行了业务培训;6月4日,组织开展了全区防汛抢险综合演练。7月20日以来,受台风“烟花”影响,河湖库水位快速上涨。7月27日4时38分,宣城站最高水位16.72米,超警戒水位0.72米;7月26日17时56分,新河庄站最高水位接近13米,全区26个乡镇街道均出现不同程度内涝,18座水库一度超汛限水位,部分堤防出现管涌、塌方等险情,山丘区河道护岸冲塌、塘坝和道路损毁。经统计,全区共发生堤防险情34处,散浸4.15公里,水毁河堤(路)、护岸148处13.9公里,水毁塘坝达76处,冲毁农饮工程26处,损毁跌水坝、涵闸、机电泵站等63处,水利基础设施损失约5579万元。
全力以赴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双桥河下马段防洪治理工程、双桥河朱桥段防洪治理工程、金宝圩凤联站、双桥联圩隆兴站、城东联圩谢村站、养贤仙人桥和仁义排涝站以及宣州区2020年度水毁工程修复均已完工,城东联圩活水工程取水口段(三岔沟)河势稳定工程、水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宣州区沙河上游及支流防洪治理工程相继开工建设,2021年度水毁修复工程全面开工。安徽省港口湾水库灌区(宣州区段)已开工7个标段,其中施工5标(佟公坝枢纽新坝新河口坝维修加固工程)已完工,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28亿元。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已启动征迁安置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白蚁防治标已结束,11月底参建单位进场施工,年度完成投资3.1亿元。宣城市城区活水工程城外段引水工程暨东干渠除险加固工程,涉及我区杨柳镇、金坝街道,工程投资约1.25亿元,目前完成形象进度的40%左右。
水资源统一管理成效明显。完成宣城高新产业开发区节水型园区创建工作,完成水利部、省水利厅下达的57个违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整改工作。完成3批次疏浚产生的70万吨固体废弃物砂石(土)公开拍卖和处置工作。完成《宣州区山丘区(部分)中小河流清淤疏浚整治项目规划报告》编制,配合市水利局完成《安徽省青弋江干流河道采砂规划(2021-2025)》修改上报工作。印发了《2021年度水阳江宣州区上半段河道采砂规范整治工作方案》,联合河湖警长强化河道采砂监管。通过日常巡查、专项巡查和节假日重点巡查等,全年开展河道采砂常态化巡查220余次,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2次非法采砂专项整治,依法打击和查处在河道内采挖、运输砂石资源等非法行为。
河湖长制工作稳步推进。结合区、乡领导班子换届,调整了区级河长5名,乡级河湖长28名。与南京市高淳区召开河湖长制座谈交流会2次,与芜湖市、南陵县、湾沚区和宣城市泾县开展联合河湖长巡河活动,推动建立河湖长联动工作机制。提请区总河长汪侃签发总河长2号令,层转学习《水利部关于印发河长湖长履职规范(试行)的通知》。全年区级河长巡河200次,乡级河长巡河2106次,村级河长巡河19865次。
完成水利部、省、市主管部门和区级9处暗访问题整改。安排无人机巡河3次,及时发现解决河湖问题10处。开展“清江清河清湖”专项行动、水域岸线清洁专项行动,累计处理河湖问题114个。完成宛溪河、梅溪河、清溪河6号支流等3条河湖健康评价和2020年度水阳江水阳集镇段、朱桥摇橹小镇段、沙河洪林集镇段3处市级河长制示范点验收;完成2021年溪口镇、水东镇、水阳镇3处市级美丽河湖示范点创建工作,沙河洪林集镇段幸福河湖示范点通过省级验收。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城乡环卫一体化,聘请了城区河道和农村小微水体保洁人员383名和生态扶贫巡河员192名共同参与河湖管护,着力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组织开展了水利普查以外29条(座)河(湖)划界、3座湖泊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完成13座中型灌区水价测算工作,全面完成3座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2021年10月,宣州区被中共宣城市委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2020年度河(湖)长制落实情况先进县市区,在全市第一方阵中排名第一。
农村群众饮水质量不断提升。稳步推进区域供水规模化改革,不断提高我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76.6万元,完成46处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受益人口25.86万人。完成2021年度17处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建设,完成投资900万元,改善提升了水阳、孙埠、水东、向阳街道等12个乡镇街道1.8万农村居民(其中脱贫人口3216人)饮水质量。同时,对30处规模水厂和其他供水工程开展了12轮次水质巡检,对分散式脱贫户进行抽样检测,累计出具水质检测报告1528份,群众饮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二、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
1.持续抓好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南漪湖防洪规划治理、新建大(2)型汤村水库、青弋江水阳江水系连通工程、区域供水规模化等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完成列入规划的东门渡河裘公河裘公段、杨泗段和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批复工作。
2.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安徽省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沙河上游及支流防洪治理、水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抓实抓好东门渡河裘公河裘公段治理工程以及金宝圩葛湾排涝站更新改造工程土地预审、水保环保等相关专题的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3.统筹抓好防汛抗旱防台工作。根据省、市部署,召开全区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并在防汛物资、抢险队伍和各类预案等方面超前做好各项准备,适时开展防汛演练。组织开展汛前检查和行业防汛抗旱风险隐患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建立四项责任清单,督促汛前完成整改。抓好2021年度水毁工程修复扫尾和安全度汛监管,督促所有开口子工程汛前务必完成堵口复堤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
4.强化涉水事务监督管理。继续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按照《安徽省青弋江干流河道采砂规划(2021-2025)》,将文昌镇福川联合采区砂石资源交由区国资公司经营管理。通过EPC等模式,继续实施沙河、华阳河溪口镇上半段等山丘区中小河流疏浚整治,巩固提升河道采砂管理体制改革成效。
5.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区域供水规模化改革,进一步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抓好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建设,强化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分散式供水脱贫户水质检测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6.示范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坚持以创建省级幸福河湖为引领,充分发挥各级河湖长牵头抓总作用,打造一批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开展水阳江、青弋江、南漪湖等13条区级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健全农村小微水体河湖长制组织体系,稳步推进农村小微水体整治,持续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保障河道行洪畅通。抓好水管员、库管员和生态扶贫巡河员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保障水利工程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