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0032503048/202202-00002 | 组配分类: | 应急预案 |
发布机构: | 水阳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水阳镇——关于印发《水阳镇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 | 文号: | 水政〔2022〕14号 |
生成日期: | 2022-02-01 | 发布日期: | 2022-02-14 |
索引号: | 113417030032503048/202202-00002 |
组配分类: | 应急预案 |
发布机构: | 水阳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水阳镇——关于印发《水阳镇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 |
文号: | 水政〔2022〕14号 |
生成日期: | 2022-02-01 |
发布日期: | 2022-02-14 |
水政〔2022〕14号
关于印发《水阳镇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
通 知
各村(社区居)委会、镇直各单位:
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水阳镇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水阳镇人民政府
2022年2月14日
水阳镇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有组织、有步骤、高效有序地开展震前预防及震后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以及省、市、区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镇实际,制订本预案。
(二)在本镇行政区域内,一切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必须遵守本预案。
(三)地震应急工作实行政府领导、统一管理和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
(四)各部门应加强地震应急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
(五)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参加地震应急活动的义务。
二、应急机构
(一)成立水阳镇抗震救灾领导组,在临震应急和震后应急时期,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
水阳镇抗震救灾领导组组成:
组 长:张杨兵
副组长:何 洲
成 员:党政办、工业园区、武装办、宣传办、司法所、综治办、民政所、财政分局、规划建设分局、文广站、水利站、国土所、安监站、文明办、农路办、派出所、学校、供电所、电信局、卫生院、水阳商会以及镇有关部门、单位和各村、社区负责同志。
领导组下设:
1、办公室
牵头单位:镇党政办公室
成员单位:宣传办、工业园区、国土所、规划建设分局。
职责:负责掌握全面情况,有关救灾事项的上传下达,各部门救灾工作的协调、调度,对内、外联络和指挥部日常事务。
2、震情监测组
由市、区地震局、党政办公室、文明办、防震减灾助理员具体负责。
职责:负责震情监测,组织震情会商;及时进行地震异常的调查与核实;震后迅速组织震区现场考察,进行震灾及震后趋势评估等项工作。
3、交通运输保障组
牵头单位或负责人:交警中队以及镇分管交通公路工作负责人。
成员单位:水阳交警中队、农路办及各村及社区。
职责:负责交通管理、车辆、救灾物资和人员的运送,公路及交通干道的清障,确保震区交通畅通。
4、通信保障组
牵头单位或负责人:镇分管电信工作负责人
成员单位:水阳电信营业部、文明办。
职责:负责地震信息及抗震救灾指挥部指示的快速传递,做好震后通信线路及设备的抢修和无线广播的恢复,确保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实施。
5、治安消防组
牵头单位或负责人:镇分管治安工作的负责人
成员单位: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文明办。
职责:负责震区的消防及社会治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扩大和蔓延;维护社会秩序,对重要目标进行安全保卫;打击抢劫国家、人民财产及其它的犯罪活动。
6、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组
牵头单位或负责人:分管卫生工作的负责人
成员单位:民政办、卫生院、文教卫体助理员。
职责:震前负责组建足够的医疗急救队伍,制定切实的医护与防疫方案,做好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应急准备;震后组织现场救护、安置伤员,做好死亡人员处理和环境的消、杀、灭工作,预防传染病蔓延。
7、物资供应组
牵头单位或负责人:分管民政工作的负责人
成员单位:财政分局、民政所、水阳商会。
职责:保障地震应急、救助装备的储备、调运、分配。对灾民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及其它救灾物品统一的配给与发放。
8、工程抢险组
牵头单位:分管城建工作的负责人
成员单位:镇交通、城管、环保工作人员、国土所、供电所、水阳邮政营业部、水阳电信营业部、水利站。
职责:对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及易产生次生灾害(火灾、水灾、爆炸、有害气体等)的危险建筑和设备,震前采取突击加固,震后进行紧急处置;对居住建筑和其它建筑,在地震发生后以救人为首要目的进行救援和抢险。
9、避震疏散、灾民安置组
牵头单位:镇党政办公室。
成员单位:工业园区、民政所、城管队、卫生院、派出所及各村、社区。
职责:负责居民的避震疏散和震后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包括设置避难场所和救灾物资供应点,组织疏散动员、生活安置、疾病防治、治安保卫、生活必须品的发放供应。
10、宣传组
牵头单位:镇文广站。
成员单位:党政办、安广网络。
职责:震前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的自觉性和抗御灾害自救、互救的能力;震后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慎重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稳定灾民情绪。同时做好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服从指挥、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宣传工作。
11、联络组:
按照政府机关当时分工文件明确,分工联系各村、社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关干部即为临震和抗震救灾工作联络员,并在各单位负责人担任指挥的情况下,充当副指挥职能。
(一)抗震救灾指挥部地点设在镇党政办。
(二)村、社区及各有关部门(单位)都应建立抗震救灾分指挥部并报镇党政办备案。
三、震前准备
(一)预防准备。政府各有关部门、驻镇各企事业单位,各村、社区,应参照本预案,按照各自的职责,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本部门、本单位、本行政区域内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报镇党政办备案。
预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2、应急通信保障。
3、抢险救援的人员、资金、物资的准备。
4、灾害评估准备。
5、应急行动方案。
6、疏散地点和抢险指挥地点。
(二)积极筹措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各部门、各单位要筹措一定数量的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确保震后及时有效地组织救灾。
(三)对有关建(构)筑物进行抗震加固。由镇规划建设管理分局牵头,对我镇范围内的建(构)筑物进行普查。对不符合地震安全性要求的建(构)筑物有计划、有重点地分别采取拆除或抗震加固等措施,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最大限度地减轻破坏性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将危险房屋及建(筑)筑名称地点及处理计划报镇党政办。
(四)制定全镇人口疏散方案。根据我镇集镇人口稠密等特点,制定集镇人口就近疏散方案。疏散地点确定在交通便利、视野开阔、地势平坦且无水、电等危害的地区以及中、小学校操场等。各级组织和有关责任人,要经常检查这些地方的交通便利和安全程度,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调整。
(五)制定、宣传工作方案。采取文字、图片、电视、广播、教学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开展防震抗震知识宣传,使每个家庭树立防震意识,了解防震知识,做到无震不松懈,临震不惊慌,抗震有方法。
(六)号召每个家庭、每个社会人经常检查家庭建设、建筑物、生活设施和用具的摆放是否符合防震减灾的要求,是否有利于生命财产的安全。在村庄规划、道路、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都要有防震减灾理念,规划建设管理分局等部门要强化建材、建筑施工生产的管理,坚持不用不达标材料,严格按国家公民建筑质量要求施工,实行建筑质量终身负责制。
四、临震应急
(一)在接到上级政府发布在我镇范围及邻区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短临预报后,立即处于临震状态。各部门进入紧急状态,实行救灾体制,实施各项应急措施。
(二)临时应急时期各项指令的发布。
1、发布临震预报的紧急通知,确保信息传递到位。
2、发布全民紧急投入抗震救灾的命令。
(1)各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和所有部门都必须在抗震救灾领导组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分工进行抗震救灾活动;
(2)调整充实各级救灾指挥机构,配备得力干部,深入关键岗位;
(3)发放各级组织指挥和工作人员识别标志;
(4)实施避震应急方案,有组织地疏散群众到安全地带,做好生活安排,并有保证地清查,动员到位;
(5)各部门、各单位、各村(社区)必须加强值班制,关键生产岗位不能脱岗,杜绝一切失职行为;
(6)暂停所有娱乐场所的活动,加强公共场所的应急管理;
(7)做好重要物资管理和机密档案的转移;
(8)加强对抗震知识、有关通令的宣传,进行自救、互救的教育训练。
3、发布震区社会治安管理紧急通告。
4、发布交通管制通告。
五、震后应急
(一)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镇人民政府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应当及时组织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重点抓好下列工作:
1、协助上级地震部门派驻的现场工作组开展工作;
2、迅速同震中区取得联系,向指挥部提供灾情,由指挥长决定救灾的规模和方式,同时将灾情报上级人民政府。若遇灾情重大时,请求上级人民政府组织支援;
3、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众通报震情和灾情;
4、发布各项指令;
5、疏通与修复紧急通道。通往指挥中心、各严重灾区与消防、医疗中心、物资堆放处、食品供应点以及各避难中心的通道要求不小于7米,保证人员、车辆双向进出。震后应急期间,社会各部门的交通工具应无条件服从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调度;
6、实施医疗救护及卫生防疫。立即组织急救队伍,设立临时抢救治疗站,并设明显标志;
7、实行交通管制;
8、抢救被压埋人员。以群众自救互救为主,或由附近单位组织抢救;
9、死亡人员的辨认、登记和处理;
10、抢修生命线工程;
11、确保通信畅通。社会各部门的通信设施应优先为地震应急服务;
12、救灾物资的调拨、安排和供应;
13、灾民的疏散与安置,生活必需品的调配与发放;
14、做好抢险、消防等工作,防止次生灾害蔓延;
15、抗震救灾宣传和法制教育。有关震情、灾情的稿件,须经地震宣传组审核;
16、强化社会治安,加强重点目标警卫;
17、对口安排,做好接待工作。
(二)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