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技局(科协)2021年工作总结和
2022年工作安排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5%。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根据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对《宣州区促进自主创新发展政策》、《宣州区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出台了《宣州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2、加快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推动“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发展。千缘模具、驿星智能等2家企业获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家。40家企业申报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3家。
4、抓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和技术合同交易登记工作。会同区统计局加强企业研发投入归集统计指导和审查工作,切实做到应统尽统。实施政策奖励,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券的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全区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较上年增长87.7%,位居全市第一。全区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20亿元。
5、扎实做好“四送一服”工作。结合科技创新政策宣传、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凝练指导等,开展“四送一服”集中走访活动,共走访企业162家次,召开有关业务培训会3场,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注重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录入到“四送一服”双千平台,并积极转交办理。
6、积极争取科技计划项目。指导企业凝练项目申报省重点研发,2个项目获批2021年省重点研发项目。6家企业获得2021年省创新政策项目支持。宣城市九连山珍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香菇良种“繁育及高效轻简化代料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为2021年度县级乡村振兴科技项目。博瑞特热能设备、宣酒集团等2家企业分别获得2021年度省科技奖一等奖、三等奖。立信橡胶、立讯精密获批省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招引科创团队项目,新拓装备科技公司的梅琼风团队携带“配置冷却控制系统的模具产业化”项目通过省评审待公示。
7、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企业参加2021年中国(安徽)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成果交易会。其中精方药业等4家企业参加交易会科技成果发布,茶之源等2家企业参加交易会成果展示。宣州经开区参加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大会,并与高淳经济开发区签订共建伙伴园区框架协议。安徽卓岸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成为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光伏协同创新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安徽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宣城高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申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路演中心联合体成员。
8、抓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持续推进科普惠民兴村计划,开展科技科普志愿服务。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组织7支代表队参加市第二届机器人大赛,全部获奖,奖项占全市一半以上。举办全区第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14所学校112名选手、64名辅导员、103件作品参赛。利用“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扎实开展科普活动,先后组织开展科普活动1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宣州站在市二中巡展。开展全区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评选表彰活动,表彰1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并召开座谈会。
9、抓好防震减灾工作。进一步加强宏观观测网点管理,开展了宏观观测点观测人员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利用“全国科技活动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 、7.28“唐山大地震”、 10.13“国际减灾日”开展各种形式的“七进”线上线下活动。宣城市第九小学等3所学校认定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截至目前已经完成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核定54项。宣州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评项目、宣城高新区区域性地震安评项目通过省地震局评审。
我区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弱项和短板,主要表现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创新平台数量不多,“科创飞地”建设进展缓慢等。
二、2022年工作安排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积极围绕“六大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方案,聚力聚集“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三大板块,始终坚持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实现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30家以上,争创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家以上,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2%。
(三)工作举措
1、围绕提质增量抓创新。一是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实现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85家、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80。二是着力推动园区平台能级提升。进一步提升高新区的整体创新活力。推动省级以上园区在全省争先进位。三是狠抓研发经费投入支撑高质量发展。鼓励加大研发投入,通过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后补助、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科技创新券等政策的落实,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发挥涉企部门政策的集成效应,推动研发投入的有效增长。
2、围绕协同联动抓创新。一是引进创新合作载体。聚焦我区产业发展需求,积极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引进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为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提供支撑。二是开展产学研科技合作活动。以活动促合作,带领企业走进高校院所,帮助企业对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成一批科技项目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年举办科技合作活动不少于4场次,实现技术交易额16亿元。三是以创新券为纽带嫁接一批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扩大创新券覆盖面,拓宽服务内容,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向宣州转移转化。
3、围绕项目支持抓创新。指导企业根据项目申报指南及要求,凝练项目,申报省科技重大专项、省重点研发项目、省创新政策项目等,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我区企业开展创新。
4、围绕优化服务抓创新。强化科技服务保障。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深入开展 “四送一服”,实现政策、服务与企业的有效对接。
5、抓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重点利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普及,开展“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推动“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开展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答题活动,举办全区第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进一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6、抓好防震减灾工作。开展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加强建设工程防震安全监管检查、继续开展抗震设防核定工作。把握重要节点开展线上线下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