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应急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应急局> 基层政务公开> 安全生产> 行政管理> 事故通报
索引号: 11341703777391290Y/202104-00103 组配分类: 事故通报
发布机构: 宣州区应急管理局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通报
名称: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马尾山硫铁矿“7·15”冒顶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效果评估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4-27 发布日期: 2021-04-27
索引号: 11341703777391290Y/202104-00103
组配分类: 事故通报
发布机构: 宣州区应急管理局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通报
名称: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马尾山硫铁矿“7·15”冒顶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效果评估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4-27
发布日期: 2021-04-27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马尾山硫铁矿“7·15”冒顶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效果评估报告
发布时间:2021-04-27 08:59 来源:宣州区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马尾山硫铁矿“7·15”冒顶事故

整改措施落实效果评估报告

2020年7月15日0时55分许,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马尾山硫铁矿井下发生一起冒顶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30余万元。事故发生后,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政府于2020年7月24日成立了由区应急管理局、区监察委、区公安分局、区经信局、区总工会、朱桥乡人民政府等单位派员参加的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马尾山硫铁矿“7·15”冒顶事故调查组,随后开展了事故调查。2020年8月12日,事故调查报告经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政府“宣区政复〔2020〕43号”文批复同意。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办法的通知》(安委办〔2021〕4号)、

《安徽省生产安全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效果评估暂行办法》(皖安办〔2016〕39号)文件要求,对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马尾山硫铁矿“7·15”冒顶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效果情况进行评估。

一、评估工作组织及开展情况

2021年3月17日,由宣城市宣州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宣州区经信局、朱桥乡政府等单位派员,并聘请1名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马尾山硫铁矿“7·15”冒顶事故评估组(以下简称“评估组”),评估组依据《关于对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马尾山硫铁矿“7·15”冒顶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宣区政复〔2020〕43号)梳理出评估清单,在事故责任单位组织开展自评的基础上,评估组采取调阅事故原始档案、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听取事故责任单位汇报、现场核查等方式,对该起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效果进行了评估,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企业进行了反馈,并要求进一步整改落实。

二、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关于对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马尾山硫铁矿“7·15”冒顶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宣区政复〔2020〕43号印发后,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马尾山硫铁矿(以下简称“马尾山硫铁矿”)对照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各项事故整改措施。

(一)责任追究落实情况。

经现场核实,事故责任单位安徽省龙达建设集团井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达井巷公司”)、马尾山硫铁矿及事故责任人刘忠正、周金虎、周运久、戴永力、祝家忠、齐鸿斌、陈金宝、黄乐、吴巍、汤团结、林庆江、张福益、施得龙、李宝江14人行政处罚已缴纳到位,相关文件资料已归档。

(二)矿山要全面推进“六项机制”建设。

经听取汇报和查阅资料核实,马尾山硫铁矿“7·15”冒顶事故发生后,为了全面推进“六项机制”建设,一方面该矿重新修订了《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中完善了工作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进度和保障措施,并于2020年底第一个整治年度结束后进行了工作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规划了下一阶段工作重心;其次修订了《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方案》,重新开展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进一步明确了责任部门、责任人及责任范围,细化了矿山各生产系统、作业环节隐患排查清单,核定了风险等级,完善了风险管控措施。经现场核查,该矿在井口醒目位置及提升机房等重要岗位设置了安全风险公告牌,向职工发放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评估组认为,该矿基本构建了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立了隐患排查、登记、治理、销案等台账,定期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并能做到闭环管理,相关台账较齐全,符合要求。

(三)矿山及项目部推行顶板清理安全确认挂牌制度。

通过查阅资料,马尾山硫铁矿制定了《顶帮板分级管理制度》、《采掘工作面顶板清理安全确认制度》,明确了顶板危险等级划分标准、检查频次、支护形式等内容,建立了顶板管理台账,落实了找顶作业人员及职责清单;定期对敲帮问顶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该矿建立了敲帮问顶作业奖惩机制,对找顶先进班组及个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通过井下现场抽查,龙达井巷公司项目部找顶工已对采掘工作面进行了敲帮问顶,现场悬挂了“顶板已清理、可以作业”的确认牌板,对临时停工的作业面也设置了栅栏等隔离、警戒设施;但是井下主要井巷、采掘作业面顶板分级管理牌板设置不到位,且日常检查侧重采掘面,对主要运输(回风)巷、安全出口检查频次不足。

(四)矿山及项目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通过查阅资料,该矿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了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各班组岗位的工作职责;规范了《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建立了履职考核管理台账,对安全责任人进行了履职考核;制定了《各岗位安全操作要点》、《井下安全生产及施工流程作业管理规定》,使职工熟知本岗位安全风险、操作要领和安全应对措施;修订了正在作业的-500m中段开拓工程、斜坡道工程施工和-460m中段3-3#采场中深孔爆破施工组织设计,履行了审批程序,矿山向项目部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规范了采掘工程施工流程。同时,该矿增加了隐患排查频次,加大了整改力度,加强了对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和处罚力度。经查阅资料,该公司自事故发生以来,共开展安全隐患排查12次,查出隐患196    条,隐患整改率达100%,“三违”处罚32人次,处罚金额1.19  万元。

(五)矿山及项目部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事故发生后,该矿梳理了本矿以往生产安全事故及涉险事故案例,收集并制作了日常“三违”行为警示教育图片,编制了培训教材,分6批次对全员职工开展了事故警示教育培训;该矿还通过包保培训、分工种培训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了职工预防事故的意识和能力。经查阅资料,该公司自发生事故以来,已累计组织培训798人次,其中顶板管理专项培训22人次,包保、分工种培训92人;培训课件内容切合实际,培训、考核等记录台账较规范、完整。

该矿职工通过微信等方式参与安全隐患随手拍活动自该项活动开展以来,安全科共收到职工提交的安全隐患    条。通过人人参与隐患排查,不仅提高了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规范了职工自觉遵章守纪的行为。

(六)矿山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

经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现场查勘,该矿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安全投入,取得了较好的安全成效。一是投资377万元购置运输设备、改造主井井口和马头门矿车入罐系统,提升了矿石运输、装岩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了运输环节安全风险。二是该矿委托专业队伍采用反井钻机施工天井,有效地降低了天井施工安全风险。三是矿山自“7·15”冒顶事故发生以来,加大了井巷工程支护的投入,已投资56.2万元对围岩不稳定的开拓巷道、采准巷道和采场顶板进行支护加固,有效地降低了顶板冒落风险。建议矿山引进先进的机械找顶设备,处理断面较大井巷和采场顶、帮危岩,避免人工找顶冒顶片帮伤人事故的发生。

三、评估组评估意见

经查阅资料、现场核查和听取汇报,评估组认为事故单位

龙达井巷公司、马尾山硫铁矿能够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积极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已按事故调查报告批复中提出的要求整改到位。

建议矿山并督促外包单位进一步明确各层级、岗位安全生产职责,确定的责任范围应与本职工作性质相适应;矿山应完善内部及外包单位安全生产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开展履职考核,推动安全责任的有效落实;矿山应扎实推进“六项机制”的建设,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安全投入,引进先进的设备设施,提升矿井科技化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矿山应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培训,重点要加强采掘工顶板管理知识的安全教育培训,提安全生产素质,逐步提高矿山本质安全水平。


          


                                       ○二一年三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