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负责人解读】《宣州区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解读
发布时间:2021-12-17 10:38
来源: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2021年12月13日,宣州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宣州区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宣区发〔2021〕23号)。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同志冯正华对文件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及过程
(一)起草背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耕地保护决策部署,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田长制的意见》(皖发〔2021〕23号)和《中共宣城市委 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宣城市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宣发〔2021〕16号)精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开展了宣州区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工作。
(二)起草过程。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农业农村部门立即开展前期调研,外出滁州市定远县学习考察,借鉴已出台的田长制实施方案和我区林长制、河(湖)长制等制度体系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牵头起草了《宣州区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形成后,书面充分征求了各乡镇街道、有关单位意见建议,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1月16日,区政府办专题召开会议研究讨论。12月6日,结合区司法局合法性审查意见,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2月8日,区委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2月13日,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宣州区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宣区发〔2021〕23号)
二、主要内容
《宣州区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共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主要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等内容。
第二部分,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坚持从严保护、严格管控等内容。
第三部分,工作目标。主要是到2021年底和2025年底的工作目标等内容。
第四部分,组织形式。主要是全区实行田长制,区级设立总田长、副总田长和田长,乡镇(街道)级设立田长、副田长,村(社区)级设立田长,省农场、监狱系统比照乡镇级设立田长和副田长,区级、乡镇级设立田长制办公室。
第五部分,工作职责。主要是区级总田长、副总田长和田长,乡镇(街道)级田长、副田长,村(社区)级田长以及田长制办公室职责。
第六部分,工作机制。主要是会议调度制度、督查考核制度、激励奖惩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内容。
第七部分,主要任务。主要是严格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加强信息公开、建立信息化监管体系、严格耕地保护监管等内容。
第八部分,保障措施。主要是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监督、加大资金支持、强化宣传引导、鼓励基层创新等内容。
附件主要是宣州区田长名单、田长配合单位及责任区域、田长制办公室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
三、工作重点
一是严格督查考核。根据年度逐级考核评价制度,对下一级田长制执行情况、田长履职情况等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价,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突出的进行约谈,对严重失职渎职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二是落实各项配套管理制度。编制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指导、监督、推进田长制各项任务落实,抓好培训,承办相关会议、工作报告等工作,汇总全区田长制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意见建议、2021年度田长制工作总结等报上一级田长制办公室,同步做好档案管理。统筹资金用于支持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及资金管理办法。
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耕地保护信息发布平台,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参与耕地保护和反映田长履责情况,积极探索田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强化评估结果运用。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农田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平台,逐步利用无人机、手机APP等,改善监管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动态监测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利用变化情况,对乱占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及时预警,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防止发生“大棚房”以及“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
四是鼓励基层创新。鼓励和支持基层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田长制工作创新,学习借鉴外地先进做法,提出改进工作意见建议,及时提炼典型经验,予以总结推广,不断完善田长制工作机制,逐步形成“百亩园、千亩方、万亩片”格局。
解读部门: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联系人:徐进
联系电话:0563-302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