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MB1632202E/202111-00008 | 组配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乡村振兴局 | 主题分类: | 民政、扶贫、救灾 / 公民 |
名称: | 宣州区乡村振兴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1-11-25 | 发布日期: | 2021-11-25 |
索引号: | 11341703MB1632202E/202111-00008 |
组配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乡村振兴局 |
主题分类: | 民政、扶贫、救灾 / 公民 |
名称: | 宣州区乡村振兴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1-11-25 |
发布日期: | 2021-11-25 |
宣州区乡村振兴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
一、2021年工作总结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以来,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首要任务,不断强化工作落实、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努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
(一)工作举措和成效。1.在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将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职能整体划转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6月7日区乡村振兴局同步挂牌成立,乡镇街道在原扶贫工作站基础上组建乡村振兴工作站、村(社区)设乡村振兴工作室。印发《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和分解表,推动重点任务压茬推进。共组建5939个防止返贫监测网格,8024名网格员全力履行日常跟踪走访、收集信息、反映情况等工作职责,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监测体系。2.在精准帮扶上下功夫。开展2轮集中排查,全覆盖排查所有农户,发现问题610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全区监测对象共924户2195人,其中今年新识别监测对象7户17人(边缘易致贫户1户,突发严重困难户6户)。全区脱贫户实现稳岗就业10467人,为去年的104%。“三专一平台”建设累计铺设智能专柜352台,实现销售数据直连直报237个。稳妥推进脱贫小额信贷,截至目前,全区今年新增投放937户、3504.48万元。3.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适龄人口63917人全部接受义务教育,春季学期为4696名贫困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311.73万元,春季“雨露计划”发放424人63.6万元。12472名脱贫人口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1-10月份享受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政策的脱贫人口为1.63万人,报销4.77万人次,综合医保支付6588.25万元。超额完成省住建厅下达我区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162户计划任务,已开竣工172户,190万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发放到位。投入176.6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计划投资900万元建设各类供水工程17处,水质合格率达100%。4.在产业兴旺上下功夫。出台《宣州区2021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到户项目实施办法》,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2021年入库项目98个,计划总投资2.4亿元。今年累计投入各级财政专项资金12251万元,同比增长29.26%,实施乡村振兴到村项目97个,其中产业项目 22 个(含到户产业补助)、基础设施项目69个、其他补助项目6个。5.在凝聚合力上下功夫。向13个出列村、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重点推进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44名选派帮扶干部全部到岗。市区两级69家单位联系帮扶到村,4368名干部结对帮扶到户,截至目前,市区两级帮扶单位共协调资金1462万元。出台《全区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引导民营企业将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引入乡村。强化县域帮扶,两地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互访,按时拨付2021年县域结对帮扶资金1500万元至舒城县,安排4名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赴舒城县挂职锻炼,9月份全区购买舒城县扶贫产品45万余元。
(二)存在问题。1.组织领导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省、市、区乡村振兴局虽然已经挂牌成立,但机构编制“三定”方案尚未出台,乡村振兴机构职能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同时,市、区乡村振兴局作为政府直属机构,与同级农业农村部门权责界限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明确。2.基层干部政策掌握执行能力有待加强。随着国家和省、市政策不断调整,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对政策的理解不够深入、执行尺度把握不准。同时随着村“两委”换届工作的开展,新进入村“两委”的大多数是年轻干部,虽然有思路、有干劲,但基层工作经验和政策掌握程度不够,直接影响一些政策落实进度。
二、2022年的主要工作
工作思路:把巩固脱贫成果纳入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乡村振兴各项政策并狠抓落实。针对低收入家庭的不同类型,研究制定低收入家庭扶持政策,着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对不稳定脱贫户和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户继续落实倾斜政策和救助帮扶,严守已脱贫户不发生返贫、边缘户不发生新的致贫底线。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预期目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有保障并持续巩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
重点任务: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使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推进措施:
1.强化责任落实。坚决贯彻“市、区、乡抓落实”的工作要求,持续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行业帮扶和监管责任,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坚持脱贫不脱责任的要求,压实多领域帮扶责任、定期或不定期监测责任、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责任。科学编制实施“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做到一体研究、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2.强化政策落实。对上级出台的新政策,我们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具体措施,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到位。加大衔接资金投入,实现2022年全年用于产业发展的衔接资金占比达各类衔接补助资金60%左右,比2021年提高6个百分点。在使用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上,特别做到用好各级财政衔接资金,必须做到“三实三确保”:即项目谋划要实,确保有利于乡村发展的实际;项目实施要实,确保建设过程有进度有质量;发挥效益要实,确保群众得实惠多、满意度高。
3.强化工作落实。加大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力度,进一步简化监测识别程序,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及时纳入监测,实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加大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力度,健全多部门联动、系统监管、乡村落实的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机制,针对不同群体强化救助帮扶,有劳动能力的重点开展就业帮扶。强化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认真落实我区“五类风险防范”机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加大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力度,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工作接续推进,做实“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模式,确保经营主体真正能带得动、带得好、带出成效。加大提升“双基”建设水平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道路、水利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问题,逐步缩小村与村之间的差距。
4.强化成果巩固。一是巩固农村低收入家庭稳定增收成果,把帮助农村低收入家庭拓展收入来源作为重要内容,考核帮扶成效时,把促进农村低收入家庭持续稳定增收作为重要指标。二是巩固“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进一步健全控辍保学、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防范、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四项机制”,及时解决因自然灾害、意外事件、家庭变故等导致的问题,切实消除隐患。三是提高巩固脱贫成果认可度,把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落细落准,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宣州区乡村振兴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
一、2021年工作总结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以来,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首要任务,不断强化工作落实、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努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
(一)工作举措和成效。1.在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将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职能整体划转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6月7日区乡村振兴局同步挂牌成立,乡镇街道在原扶贫工作站基础上组建乡村振兴工作站、村(社区)设乡村振兴工作室。印发《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和分解表,推动重点任务压茬推进。共组建5939个防止返贫监测网格,8024名网格员全力履行日常跟踪走访、收集信息、反映情况等工作职责,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监测体系。2.在精准帮扶上下功夫。开展2轮集中排查,全覆盖排查所有农户,发现问题610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全区监测对象共924户2195人,其中今年新识别监测对象7户17人(边缘易致贫户1户,突发严重困难户6户)。全区脱贫户实现稳岗就业10467人,为去年的104%。“三专一平台”建设累计铺设智能专柜352台,实现销售数据直连直报237个。稳妥推进脱贫小额信贷,截至目前,全区今年新增投放937户、3504.48万元。3.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适龄人口63917人全部接受义务教育,春季学期为4696名贫困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311.73万元,春季“雨露计划”发放424人63.6万元。12472名脱贫人口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1-10月份享受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政策的脱贫人口为1.63万人,报销4.77万人次,综合医保支付6588.25万元。超额完成省住建厅下达我区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162户计划任务,已开竣工172户,190万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发放到位。投入176.6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计划投资900万元建设各类供水工程17处,水质合格率达100%。4.在产业兴旺上下功夫。出台《宣州区2021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到户项目实施办法》,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2021年入库项目98个,计划总投资2.4亿元。今年累计投入各级财政专项资金12251万元,同比增长29.26%,实施乡村振兴到村项目97个,其中产业项目 22 个(含到户产业补助)、基础设施项目69个、其他补助项目6个。5.在凝聚合力上下功夫。向13个出列村、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重点推进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44名选派帮扶干部全部到岗。市区两级69家单位联系帮扶到村,4368名干部结对帮扶到户,截至目前,市区两级帮扶单位共协调资金1462万元。出台《全区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引导民营企业将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引入乡村。强化县域帮扶,两地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互访,按时拨付2021年县域结对帮扶资金1500万元至舒城县,安排4名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赴舒城县挂职锻炼,9月份全区购买舒城县扶贫产品45万余元。
(二)存在问题。1.组织领导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省、市、区乡村振兴局虽然已经挂牌成立,但机构编制“三定”方案尚未出台,乡村振兴机构职能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同时,市、区乡村振兴局作为政府直属机构,与同级农业农村部门权责界限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明确。2.基层干部政策掌握执行能力有待加强。随着国家和省、市政策不断调整,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对政策的理解不够深入、执行尺度把握不准。同时随着村“两委”换届工作的开展,新进入村“两委”的大多数是年轻干部,虽然有思路、有干劲,但基层工作经验和政策掌握程度不够,直接影响一些政策落实进度。
二、2022年的主要工作
工作思路:把巩固脱贫成果纳入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乡村振兴各项政策并狠抓落实。针对低收入家庭的不同类型,研究制定低收入家庭扶持政策,着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对不稳定脱贫户和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户继续落实倾斜政策和救助帮扶,严守已脱贫户不发生返贫、边缘户不发生新的致贫底线。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预期目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有保障并持续巩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
重点任务: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使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推进措施:
1.强化责任落实。坚决贯彻“市、区、乡抓落实”的工作要求,持续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行业帮扶和监管责任,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坚持脱贫不脱责任的要求,压实多领域帮扶责任、定期或不定期监测责任、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责任。科学编制实施“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做到一体研究、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2.强化政策落实。对上级出台的新政策,我们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具体措施,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到位。加大衔接资金投入,实现2022年全年用于产业发展的衔接资金占比达各类衔接补助资金60%左右,比2021年提高6个百分点。在使用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上,特别做到用好各级财政衔接资金,必须做到“三实三确保”:即项目谋划要实,确保有利于乡村发展的实际;项目实施要实,确保建设过程有进度有质量;发挥效益要实,确保群众得实惠多、满意度高。
3.强化工作落实。加大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力度,进一步简化监测识别程序,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及时纳入监测,实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加大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力度,健全多部门联动、系统监管、乡村落实的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机制,针对不同群体强化救助帮扶,有劳动能力的重点开展就业帮扶。强化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认真落实我区“五类风险防范”机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加大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力度,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工作接续推进,做实“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模式,确保经营主体真正能带得动、带得好、带出成效。加大提升“双基”建设水平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道路、水利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问题,逐步缩小村与村之间的差距。
4.强化成果巩固。一是巩固农村低收入家庭稳定增收成果,把帮助农村低收入家庭拓展收入来源作为重要内容,考核帮扶成效时,把促进农村低收入家庭持续稳定增收作为重要指标。二是巩固“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进一步健全控辍保学、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防范、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四项机制”,及时解决因自然灾害、意外事件、家庭变故等导致的问题,切实消除隐患。三是提高巩固脱贫成果认可度,把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落细落准,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