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7233420044/202111-00015 | 组配分类: | 农业农村政策 |
发布机构: | 朱桥乡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三农 / 通知 |
名称: | 关于印发《2021年宣州区秋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的通知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1-11-12 | 发布日期: | 2021-11-12 |
索引号: | 113417037233420044/202111-00015 |
组配分类: | 农业农村政策 |
发布机构: | 朱桥乡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三农 / 通知 |
名称: | 关于印发《2021年宣州区秋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的通知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1-11-12 |
发布日期: | 2021-11-12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为扎实做好秋种工作,提高秋种小麦、油菜科学施肥水平,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根据《安徽省土壤肥料总站关于印发2021年小麦油菜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和紫云英种植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研究制定了《宣州区2021年小麦、油菜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和《紫云英种植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细化举措,提高秋收质量,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技术咨询电话: 0563-2831069
附件:
1、宣州区2021年小麦、油菜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宣州区小麦、油菜配方施肥建议卡
3、紫云英种植技术指导意见
宣城市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2021年10月9日
附件 1
宣州区2021年小麦、油菜科学施肥
指导意见
为全力抓好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生产,加强科学施肥指导,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化验和田间试验数据,结合《宣城市化肥施用定额制指导意见(试行)》和我区制定的《宣州区试行农业施用化肥定额制指导意见》,提出小麦、油菜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小麦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小麦主产区存在施肥不平衡和不合理现象,氮、磷肥习惯施用量普遍较高,基肥中有机肥施用普遍不足;机械施肥比例仍需提高;肥料运筹不合理,氮肥比重较大;小麦种植多为撒播,重基肥、轻追肥;部分区域土壤缺乏锌、锰等微量元素。
(二)施肥原则
1.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参照《宣州区试行农业施用化肥定额制指导意见》,确定氮磷钾肥合理用量和配比,配合施用锌、锰等微量元素;
2.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适当减少氮肥用量,调整基、追肥比例,中强筋小麦适当调增中后期氮肥施用比例;
4.有效磷丰富的土壤,适当降低磷肥用量;
5.科学施肥与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相结合。
(三)施肥建议
1.施肥数量。目标产量420公斤/亩以上的区域,每亩施肥总量(折纯)为:氮肥(N)10-12公斤,磷肥(P2O5)4-6公斤,钾肥(K2O)6-8公斤。
目标产量350-420公斤/亩的区域,每亩施肥总量(折纯)为:氮肥(N)8-10公斤,磷肥(P2O5)4-6公斤,钾肥(K2O)5-7公斤。
土壤有效锌、锰不足的区域,每亩施用硫酸锌、硫酸锰1公斤左右。有机肥施用量较多或秸秆还田的地区,应根据目标产量,适当减少化肥尤其是钾肥施用量。
2.施肥比例。氮肥总量的 60%-70%作基施,30%-40%作追施。中、低产田的氮肥基施比例应略高于高产田。磷肥、钾肥、有机肥、微肥一次性基施。秸秆还田量大的田块,基肥中氮肥比例适当增加,追肥适当减少,总量不变。施用缓释肥种肥同播的,适当减少氮肥用量。
3.其他措施。推广使用机械施肥,尤其是机械追肥。大力推广小麦专用缓控释肥料,减少施肥次数,实现小麦轻简化施肥。
(四)技术要点
1.施足基肥。根据当地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推荐方案,协调有机、无机肥料的比例,在微量元素缺乏的区域,适当增施微肥。施用数量,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15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200-500公斤、小麦专用配方肥或养分含量高的复混(合)肥20-25公斤。施用方法,条播小麦实行种肥同播,随大型播种机械,旋耕、施肥、播种一起施入;撒播小麦在整地前将肥料均匀撒于地表,然后耕翻整地、耙平、播种。
2.因苗追肥。冬前麦苗生长弱、基肥和苗肥用量不足的区域,越冬期间可适当补施腊肥。分蘖较少,返青期小麦心叶出生缓慢、叶形瘦尖、叶色发黄,冬前施肥不足和地力差的田块,应追施返青肥。施用数量,一般为每亩尿素3-5公斤。施用方法,根据墒情进行条施或趁雨追施,有灌溉条件的可结合沟灌畦灌施肥。
3.普施拔节肥。拔节期施肥能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施用时期,一般在3月上中旬,在小麦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开始伸长、叶色转淡、无效分蘖死亡时施用。已经追施返青肥的三类苗和部分一、二类苗,追肥时期可推迟到3月下旬至4月初。施用数量,一般每亩尿素3-5公斤或高氮复混(合)肥10-15公斤。播种前未施用钾肥或用施用不足的田块,每亩可追施氯化钾 3-5公斤。施用方法,在条播麦田趁墒机械追施或人工开沟条施、穴施后覆土;在无雨或墒情不足的情况下,先撒肥、后用微喷灌水;有灌溉条件的稻茬麦,可结合沟灌畦灌施肥。
4.补施穗粒肥。对于抽穗后群体叶片落黄、叶尖发干的脱肥、早衰小麦田,要及时施用穗粒肥,应趁墒趁雨每亩撒施尿素2-3公斤。小麦生长后期可结合“一喷三防”进行叶面追肥,在挑旗孕穗期至灌浆初期(避开扬花期),每亩叶面喷施1%-2%的尿素溶液或加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60公斤,防止早衰,增加粒重。喷肥时间,晴天以下午4点以后为宜,喷后24小时内如遇到降雨应补喷一次。间隔7-10天再喷一次,效果更好。
二、油菜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施肥中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协调;油菜种植密度偏低导致肥料利用率不高;油菜生产中有机肥施用不足。秸秆还田率低,机械化施肥比例低,氮肥运筹不合理;部分地区土壤酸化和缺乏硼等微量元素。
(二)施肥原则
1.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参照《宣州区试行农业施用化肥定额制指导意见》,确定氮磷钾肥合理用量和配比,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
2.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平衡施肥,控制化肥总用量,增加有机养分替代,提倡有机无机结合和秸秆还田;
3.移栽油菜基肥深施,直播油菜种肥异位同播,肥料集中施用,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4.推广应用油菜专用缓控释肥,减少施肥次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5.酸化严重土壤增施碱性肥料或石灰,土壤缺乏有效硼, 适量补充硼肥(硼砂 1-1.5公斤/亩);
6.肥料施用应与其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尤其需要注意提高种植密度、防除杂草,直播油菜适当提早播期;
7.注意防控菌核病。
(三)施肥建议
1.施肥量。目标产量 150-200公斤/亩的区域,每亩施肥总量(折纯)为:氮肥(N)9-12公斤,磷肥(P2O5)4-5公斤,钾肥(K2O)6-8公斤,硼砂 1-1.5公斤/亩。
目标产量 150公斤/亩以下的区域,每亩施肥总量(折纯)为:氮肥(N)8-10公斤,磷肥(P2O5)3-4公斤,钾肥(K2O)4-7公斤,硼砂 0.5-1.0公斤。
2.施肥比例。氮肥总量的 50%作基肥,20%-30%作越冬苗肥,20%-30%作薹肥;钾肥总量的 60%-70%作基肥,30%-40%作薹肥;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和磷肥、硼肥作基肥
(四)技术要点
1.施足基肥。油菜植株高大,需肥量多,应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用数量,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15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200-500公斤,油菜配方肥或配方近似的复混(合)肥25-30公斤加硼肥1-1.5公斤。施用方法,结合耕翻整地,将农家肥、配方肥(或复混肥)与硼肥耕翻入20-30厘米的耕作层内,切忌施肥过浅,以免造成油菜中后期脱肥。
2.早施苗肥。利用冬前短暂的较高气温,早施苗肥,促进油菜的生长,达到壮苗越冬。施用数量,每亩施尿素3-5公斤。基肥如未施磷、钾肥,每亩可施用高氮的三元复混(合)肥或油菜专用配方肥8-10公斤。施用时期,一般在定苗时或5片真叶时施用,春性强的品种或冬季较温暖时应早施,冬季气温低可适当推迟。施用方法,移栽油菜趁墒穴施,直播油菜条施或趁雨撒施。11月下旬,可结合雍根培土追施腊肥,每亩撒施草木灰或碎秸秆50-100公斤,起到蓄水保墒、增温防冻的作用。
3.稳施薹肥。油菜薹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也是增枝增荚的关键时期,需肥最多。要根据基肥、苗肥的施用情况和长势稳施薹肥。施用数量,基肥、苗肥充足,植株生长健壮,可少施或不施薹肥;基肥、苗肥不足,有脱肥趋势的应早施薹肥,一般每亩施用尿素3-5公斤、5公斤氯化钾。施用时期,一般在抽薹中期、薹高15-30厘米时施用;长势好的,可在抽薹后期、薹高30-50厘米时施用,要注意防止花期疯长而造成郁闭。施用方法,移栽油菜趁墒穴施,直播油菜条施或趁雨撒施,应在早晨露水干后施用。
4.巧施花肥。油菜抽薹后边开花边结荚,种子的粒数和粒重与开花后的营养条件关系密切。对于长势旺盛、薹期施肥量大的可以不施或少施;对于早熟品种不施,或在始花期少施。施用方法和数量,在开花结荚时期,每亩叶面喷施50公斤0.1%-0.2%的尿素加 0.2%磷酸二氢钾溶液。缺硼地区或基肥未施用硼肥的田块,在苗后期、抽薹期应各喷施一次 0.2%硼砂水溶液,防止“花而不实”,提高油菜产量。
附件 2
宣州区小麦、油菜配方施肥建议卡
作物 |
适宜地区 |
主要乡镇 |
目标产量(kg) |
推荐配方 |
施肥方案 |
||
N |
P |
K |
|||||
小麦 |
北部圩区 |
水阳、养贤 |
450 |
18 |
15 |
15 |
基肥:配方肥25kg/亩、锌肥(20%) 1.5kg/亩、有机肥200-500kg/亩;返青肥:尿素5kg/亩;拔节肥:尿素5kg/亩+氯化钾3kg/亩。。 |
南部山区 |
周王、溪口、新田 |
380 |
20 |
15 |
10 |
基肥:配方肥25kg/亩、锌肥(20%) 1.5kg/亩、有机肥200-500kg/亩;返青肥:尿素5kg/亩;拔节肥:尿素5kg/亩+氯化钾3kg/亩。。 |
|
西部丘陵 |
寒亭、文昌、杨柳 |
400 |
20 |
15 |
10 |
基肥:配方肥25kg/亩、锌肥(20%) 1.5kg/亩、有机肥200-500kg/亩;返青肥:尿素5kg/亩;拔节肥:尿素5kg/亩+氯化钾3kg/亩。。 |
|
东北岗地 |
狸桥 |
420 |
20 |
15 |
10 |
基肥:配方肥20-25kg/亩、尿素4-6kg/亩、有机肥200-500kg/亩;返青肥:尿素3kg/亩;拔节肥:尿素5kg/亩+氯化钾5kg/亩。。 |
|
东部低丘 |
洪林、水东、黄渡、向阳、孙埠 |
420 |
18 |
15 |
15 |
基肥:配方肥20-25kg/亩、锌肥(20%) 1.5kg/亩、有机肥200-500kg/亩;返青肥:尿素3kg/亩;拔节肥:尿素5kg/亩+氯化钾3kg/亩。。 |
|
中部沿河平原 |
朱桥、沈村、五星 |
450 |
13 |
20 |
15 |
基肥:配方肥20-25kg/亩、尿素4-6kg/亩、有机肥200-500kg/亩;返青肥:尿素3kg/亩;拔节肥:尿素5kg/亩+氯化钾3kg/亩。。 |
|
油菜 |
南部山区 |
周王、溪口、新田 |
150 |
15 |
15 |
18 |
基肥:配方肥25-30kg/亩、硼砂1-1.5kg/亩、有机肥200-500kg/亩;苗肥:尿素5kg/亩;薹肥:尿素5kg+氯化钾5kg/亩 |
西部丘陵 |
寒亭 文昌、杨柳 |
180 |
15 |
15 |
18 |
基肥:配方肥25-30kg/亩、硼砂1-1.5kg/亩、有机肥200-500kg/亩;苗肥:尿素5kg/亩;薹肥:尿素5kg+氯化钾5kg/亩 |
|
东北岗地 |
狸桥 |
200 |
15 |
15 |
18 |
基肥:配方肥25-30kg/亩、尿素4-6kg/亩、硼砂1-1.5kg/亩、有机肥200-500kg/亩;苗肥:尿素3kg/亩;薹肥:尿素5kg/亩、氯化钾5kg/亩 |
|
东部低丘 |
洪林、水东、黄渡、向阳、孙埠 |
180 |
16 |
14 |
18 |
基肥:配方肥23-30kg/亩、尿素4-6kg/亩、硼砂1-1.5kg、有机肥200-500kg/亩;苗肥:尿素3kg/亩;薹肥:尿素5kg/亩、氯化钾5kg/亩 |
|
中部沿河平原 |
朱桥、沈村、五星 |
200 |
16 |
14 |
18 |
基肥:配方肥25-30kg/亩、有机肥200-500kg,硼砂1-1.5kg;苗肥:尿素5kg/亩;薹肥:尿素5kg/亩、氯化钾5kg/亩 |
附件 3
紫云英种植技术指导意见
一、播种时期
紫云英播种时间以9月底到10月初为最佳,10月上中旬不能收割水稻的,紫云英采取稻底套播,注意水稻-紫云英共生期不宜超过30天。10月中旬前收割水稻的,可在水稻收割后直接撒播紫云英。9月底紫云英套播稻底长势更佳。
水稻收获适当留高茬,稻底套播留茬30-40厘米,直播留茬35-40厘米,碎稻草尽量均匀田面覆盖。田间秸秆覆盖量以不超过300公斤每亩为宜,如果秸秆过多,考虑增加留茬高度,墒情较好的直播田块可以旋耕一遍后播种紫云英,以便紫云英种子充分接触土壤。
二、播种量
每亩播种量 1.5-2.5公斤,有条件地区可用根瘤菌拌种。一般采用撒播,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机动喷粉器喷播。潮湿或露水严重天气,播种用竹竿轻轻拨动稻株,将种子拨落地面;有风或较干燥天气,可以不用落籽。
三、施肥
连续种植紫云英地区可不施肥。首次种植或需要较高鲜草产量时,水稻收割后亩基施化肥(折纯):N 1.5公斤、P2O5 3 公斤、K2O 2-2.5公斤,有条件可增施硼肥45-50克、钼肥7.5-10克。
四、开沟
在田块内开间距3-4米的横沟,横沟沟宽20厘米,沟深10-15厘米;开设边沟和腰沟,边沟和腰沟比横沟深3-5 厘米,做到沟沟相通。稻底套播紫云英在水稻收获后开沟;直播紫云英在播种前开沟。
五、水分管理
紫云英生长期,注意及时清沟排渍,冬季做到田面连续积水不超过1天;如遇到连续干旱,应及时灌“跑马水”抗旱。
六、翻压还田
直播早稻一般在播前7-10天,移栽稻田在水稻移栽前10-15天,将紫云英与上季存留的水稻秸秆一起翻压还田,亩翻压量1000-2000公斤,翻压深度10-15厘米左右。
七、稻田水分管理
紫云英翻压3~5天后灌浅水沤田,保持1~2厘米浅水层,促进紫云英腐解。翻压后至水稻种植前不主动排水,防止养分流失。水稻采用无水层/浅水层灌溉栽培,紫云英翻压还田后1个月内尽量不排水,合理灌水;施肥后10天内不主动排水。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