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敬亭山街道办事处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敬亭山街道办事处> 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354N/202108-00028 组配分类: 应急预案
发布机构: 敬亭山街道办事处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 其他
名称: 2021渣溪圩防汛抢险预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8-10 发布日期: 2021-08-10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354N/202108-00028
组配分类: 应急预案
发布机构: 敬亭山街道办事处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 其他
名称: 2021渣溪圩防汛抢险预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8-10
发布日期: 2021-08-10
2021渣溪圩防汛抢险预案
发布时间:2021-08-10 16:28 来源:敬亭山街道办事处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基本情况

渣溪圩位于敬亭山街道渣溪村境内,呈U形,地势比较低,平均高程7米左右,圩内东埂沿水阳江有一条水泥硬基道路,南埂沿白马河有一条土基道路.渣溪圩内涉及马桥、高洼、汪村、徐村、王村五个村民组147户505人,堤坝顶无人居住,圩内有渣溪村部及渣溪村排灌站。圩内主要以农业为主,多种植水稻、小麦,圩内耕地1200亩。

渣溪圩圩堤长约5.15公里,堤顶高程15.5米,顶宽约3米,内坡坡比1:2,外坡坡比1:2,现圩内有一座排灌站,于2015年翻修, 装机容量55kw(2台套),村部旁圩堤有一座穿堤涵闸于2016年新建,主要发挥排涝抗旱功能.马桥村民组一座马桥闸及南埂处三孔闸年久失修,功能老化。

 

二、防洪风险分析

渣溪圩洪水风险主要来自东埂水阳江及南埂白马河,一旦溃(漫)堤,渣溪村有5个村民组常常住人口246人需转移避险。

渣溪圩是渣溪村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破圩年份:1949年、1954年、1969年、1983年、1984年、1999年,2016年汛期渣溪圩水位达到警戒水位,圩堤被洪水冲刷,多处堤段垮塌,出现漏洞.经过干部群众日夜奋战最终保住了圩堤安全,但内涝严重,圩内所有耕地全部受灾。

2016、2020年新加固段,其他堤埂土质较差堤身单薄的堤段高水位易发生险情,是汛期防守的重点。另年久的三孔涵闸启闭设施老化,一扇闸门失灵,在汛前虽应急处理,但经高水位考验风险较大。

三、防汛组织机构

办事处成立防汛指挥所,在街道防汛指挥部指导下,组织开展渣溪圩防汛抢险工作。具体组成如下:

       

长;   周惟国

委:   葛宏军  翟文君

副指挥长:   王月琴  李善丽      祝双久  

   员:   范治全  黄守平  董防震  王质学       

时国军   潘宏亮   葛有志   高小宝    魏书顺  吴金利   袁长松   汪志远   王世节    黄青凤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党政办,

办公室成员:  黄青凤   李小华   王雅如             

   话:0563-2062070

防汛指挥所下设4个组:

  1. 巡堤抢险组:办事处副主任祝双久任组长

         员: 王世节  时国军   袁长松         

      夏国旺       吴中华   周义桃   汪老虎  王春喜  

    下设1个抢险队50人,民兵营长担任队长。

  2. 转移安置组:街道党工委委员王镭任组长

      员:  王月琴  李善丽  高小宝   汪志远  张小艺

    吴华玮   

    村部设临时安置点,圩外设一安置点。

  3. 交通保障组:李善丽任交通保障组组长

      员:李小华  丁美才  范孝凯  汪老虎

    4、 后勤保障组:潘维任后勤保障组组长

             员:  葛有志 李小华  黄青凤  夏国旺  王雅如

    渣溪圩防汛各段分工干部

    东埂段      王世节  汪老虎  

    南埂段:   祝双久  王春喜  高小宝    

    西埂段至马桥段:  王质学   夏国旺   浦洋洋

    四、防汛抢险和弃守

    (一)巡逻查险

    1、当宣城站水位超15(设防水位),且继续上涨,渣溪村负责组织堤管人员和护堤人员巡堤查险。

    2、当宣城站水位超16(警戒水位)且继续上涨相关责任人到一线指挥,组织民工上堤巡逻查险。检查范围要扩大到护堤地以外30-50,每天检查次数要不少于4次。各支抢险队集结待命,做好抢险的各项准备,随时投入抢险。

    3、当宣城站水位超17米(保证水位)且继续上涨组织民工上堤抢险

    (二)险情抢护

    当发生一般险情时,组织村级抢险队进行险情抢护。当出现滑坡、管涌、漏洞和穿堤建筑物周边漏水等较大险情时,办事处防汛指挥所立即成立现场抢险指挥机构,研究制定抢险方案,调用防汛应急抢险队和物资全力抢险。必要时,逐级申请上级防汛抢险队和物资支援。险情得到控制后,进一步储备抢险物资,拉灯照明,确定留守人员,24小时观察记录,以防险情恶化。

    (三)圩堤弃守

    宣城站水位超17米(保证水位)且继续上涨接近堤顶或出现难以抢护的重大险情,视情报区防指同意后弃守

    五、转移安置

    接区防指转移指令后,办事处防指发布人员转移预警信息,各转移责任人立即组织群众进行转移避险。

    (一)转移时机

    1、宣城站水位超16(警戒水位)且天气预报上游仍有强降雨,做好圩内老弱病残等群众转移准备。档案资料、粮食、燃气、危险品等重要物资根据汛情发展,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

    2、宣城站水位超16.5(超警戒水位0.5)具备投亲靠友条件立即转移至安全地带的亲友家中,圩内老弱病残等群众全部转移至集中安置点或亲友家中。

    3、宣城站水位超17米(保证水位)且继续上涨,渣溪圩所有受洪水威胁的群众全部转移至集中安置点(路线及安置点见附件1)。

    4、当宣城站水位超17米(保证水位)且继续上涨接近堤顶,根据区防指弃守命令,组织防守力量全部撤离。

    (二)转移时限

    水位达到规定转移条件,无重大险情时,人员和贵重物品一般要求24小时内完成。如水位上涨较快,应视情缩短转移时间。如发生重大险情或溃破,迅速把所有人员就近撤离至圩内高地、堤顶等安全地带,有序转移至安置点。

    (三)清查

    人员转移完毕后,街道、村两级转移负责人要进行清查,确保应转全转,并实行零报告;洪水风险期间,禁止人员擅自返回。

    (四)转移安置

    共设置圩角组一个集结点,集结完成后,按预定路线转移至安全地带。

    (五)群众返还

    当抗旱房水位降至3米以下并继续回落,圩口无险情发生或险情处置稳定、且预报上游近期无强降雨时,处防汛指挥所可报请区防指同意后组织群众返还。

    六、保障措施

    (一)抢险队伍

    1、汛期村部值班人员负责随时观测水阳江水位,做好水位记录,报告水情信息。

    2、按照巡查防守责任划分,按上堤时机上足人员(详见附件2、3)。

    3、组织街道级应急抢险队1支50人,以村为单位组织群众性抢险队1支50人(详见附件4)。

    (二)抢险物资

    针对历史发生的险情和险工险段,在渣溪圩南埂储备砂石料160立方,在村部储备纺织袋2500条、木材毛竹300根、彩条布1000平米等抢险物资(详见附件5)。

    (三)交通运输工具

    敬亭山街道防汛指挥所安排运输车辆4辆,根据汛情发展临时调用私人车辆。(详见附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