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
索引号: 11341703777363919H/202108-00018 组配分类: 应急预案
发布机构: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8月中下旬水稻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8-13 发布日期: 2021-08-13
索引号: 11341703777363919H/202108-00018
组配分类: 应急预案
发布机构: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8月中下旬水稻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8-13
发布日期: 2021-08-13
8月中下旬水稻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发布时间:2021-08-13 09:00 来源: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发生程度:总体偏重发生。

预测依据:

() 稻飞虱

1发生程度:中等偏重发生。低龄若虫高峰期为819-25日。

2灯下诱虫少,峰次多,峰日虫量低。截止811日五(3)代稻飞虱混合种群灯下累计诱虫220头,比去年同期少50.5%,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少35.4%721-811日灯下出现了3次峰,峰日分别为82日、85日和88日,峰日对应的虫量分别为72头、24头和16头。

3系统田调查虫口密度高褐飞虱所占比例高,以低龄若虫为主,并出现了褐飞虱短翅型成虫。811日调查单季稻田,百丛虫量平均为856头,其中褐飞虱占50.7%,低龄若虫占95.56%,褐飞虱短翅型成虫百丛虫量平均为2头。

4大田普查田间虫口密度较高,达标防治田块较多。811日调查单季稻田,百丛虫量平均为555头,比去年同期多22.4%,是近三年同期均值的2.1倍,褐飞虱短翅型成虫仅在一块田发现,百丛虫量平均为10头,达标防治田块占调查田块的14.5%

5田间卵量高。811日剥查,百丛卵量平均为2633.3粒,与去年同期相近,是2018年同期的2.5倍,比大发生年份2006年同期少34.6%

() 稻纵卷叶螟

1发生程度:中等发生

2.田间蛾量少,峰次少,峰日明显,峰日蛾量较多。721—811日田间赶蛾平均亩蛾量在3-300只,田间出现了一次蛾峰,峰日为83日,峰日平均亩蛾量为300只,85-11日田间赶蛾,平均亩蛾量均低于100只。

3.灯下诱蛾较少,峰日虫量高。721-811日灯下累计诱蛾346只,比去年同期少55.7%。灯下出现了2次蛾峰,峰日分别为84日和88日,峰日对应蛾量分别为62只和34只。

4.田间为害轻,残留虫量低,但田块间差异大。85-11日调查,我区水稻稻纵卷叶螟为害状大部分田块仅零星发生,但少数生长嫩绿的田块,卷叶率达12%,百丛残留虫量为20头。

5.田间卵量高。811日调查,百丛卵量平均为1016.7粒,是去年同期6.4倍,是近三年同期均值的6.7倍。

() 二化螟

1发生程度:二代二化螟中等偏轻发生

2灯下诱蛾少。二代二化螟成虫灯下85日初见,85-11日灯下累计诱蛾10只。

3田间危害轻。85-11日调查,二代二化螟发生危害田块枯心率平均为0.1%,重发田块出现了枯心团。

 () 水稻纹枯病

1发生程度:中等偏重发生。

2田间病情发生轻。85-11日调查单季稻,水稻纹枯病病株率平均为0.85%,病指平均为0.17,病株率比去年同期少81.1%,比近三年均值少76.4%,病指比去年同期少84.6%,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少78.8%

3气象条件和栽培管理对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无不利影响。一是当前天气虽已进入立秋,但气温仍较高;二是近期雨水多,田间湿度大;三是当前单季稻正处拔节孕穗期,田间隐蔽,通风透光条件差。这些因素均有利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 水稻穗期病害:稻瘟病和稻曲病易感品种遇到适宜的气候条件将偏重发生。

1田间菌源充足。稻瘟病及稻曲病每年在我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85—11日调查单季稻品种特青、丰两优香一号穗颈瘟病穗率在6.5-70%,稻曲病目前在田间仅有零星发生。

2气候条件有利水稻穗期病害的发生。据气象部门预报,我区8月中下旬以连阴雨天气为主。其中,811-14日有强降雨,17-19日和25-27日有两次明显降雨过程,预计降雨量较常年多2成。此时单季稻正进入孕穗和破口抽穗期,以及立秋以后早晚温差大、田间雾露重,对稻瘟病和稻曲病的发生十分有利。

防治适期:819-25日。

防治对象:主治单双晚田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单季稻田穗期病害、兼治二化螟,注意防治双晚稻叶瘟。杨柳、寒亭、文昌要注意防治水稻白叶枯病。

防治指标:稻飞虱: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孕、抽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齐穗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稻纵卷叶螟: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幼虫50头。二化螟:亩卵块100个。纹枯病:病丛率10%。稻瘟病: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1015天,即田间1/31/2植株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平时施药,若遇阴雨或多露,则破口期应再补治一次。穗颈瘟预防在水稻破口前35天喷药预防,若遇阴雨天气,第一次防治7-10天后再防治一次。

防治意见:防治稻飞虱,要采取治前控后、治上压下技术策略,加强六(4)代的防治,切勿失治、漏治,避免冒穿倒伏;防治稻纵卷叶螟,重点防治孕抽穗田和双季晚稻田;防治二化螟,单季稻区一般发生较重,应使用长效药剂防治;防治单季稻穗期病害,要结合水稻生育期,可适当调整施药时期。各地依据病虫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和发生期,科学混配农药,开展综合防治。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的,每亩田使用药水量应不少于1.5Kg

防治药剂:

防治稻飞虱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酰胺、烯啶虫胺、呋虫胺、吡蚜酮等药剂,绿色防控区选用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

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选用40%氯虫·噻虫嗪、20%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四氯虫酰胺、茚虫威、毒死蜱、甲维盐等,绿色防控区选用Bt、短稳杆菌、球孢白僵菌、多杀霉素等生物农药;

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可选用24%噻呋酰胺、20%苯甲·丙环唑、75%肟菌·戊唑醇、32.5%苯甲·嘧菌酯、戊唑醇,绿色防控区可选用20%井冈霉素、井冈·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

防治稻瘟病选用20%稻瘟酰胺40%稻瘟灵(富士一号)、75%三环唑、咪鲜胺等,绿色防控区选用2%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等生物农药;

防治细菌性病害可选用噻菌酮、噻唑锌、四霉素、氯溴异氰尿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