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工作规划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卫生健康行业党的建设,持续纵深推进综合医改,大力推荐健康宣城建设,常态化抓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医疗服务供给和保障能力,让改革创新成果更加精准惠及人民群众,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宣州提供健康保障,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一)谋划“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一是加快推进宣城市中心医院三甲医院创建工作。宣城市中心医院内科病房综合楼建设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370平方米、规划建筑总面积16605平方米,设置床位300张,购置直线加速器,建设DSA机房、附属用房,总投资约13161.44万元,申请非标债8000万元。建成后可加强管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打造皖东南区域医疗救治中心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医疗健康需求。二是推进乡镇卫生院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探索建立以宣城市中心医院为区级中心,东南西北拱卫宣州的防疫体系。谋划宣州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为75.55亩,新建总建筑面积约为28395㎡,改造建筑面积1500㎡,项目总投资18625.47万元,申请非标债14500万元;对1家卫生院进行迁址新建、6家卫生院进行改扩建。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谋划召开县域医疗卫生振兴研讨会,梳理医改存在的问题,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整完善医改相关政策及举措。二是根据本地实际,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技术帮扶举措做实,医共体内成员单位结合自身情况,在牵头医院的技术帮扶下,开展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临床科室的重点建设,通过门诊坐诊、进修学习、临床带教等措施和手段,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基础疾病的规范诊疗水平。
(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一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结合国家、省市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建设。完善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增强传染病救治能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二是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传染病报告首诊负责制,健全网络直报、舆情监测、医疗卫生人员报告等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提高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发现、报告、预警、响应和处置能力。三是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按照县级疾控中心建设指导意见要求,配齐区疾控中心人员。对县级疾控中心实施“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稳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加强乡、村防保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公卫和疾控队伍技术能力。
(四)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振兴。一是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创建”工作,结合2021年民生工程项目,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二是开展医疗信息化建设。与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健康单位信息化能力和水平。建立建成宣州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智慧医院”试点创建,积极融入南京医疗卫生都市圈、长三角发展一体化。三是积极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县强、乡活、村稳”的改革目标,落实卫生健康委自主招聘和乡镇卫生院自主管理权。进一步落实“区管乡用”,积极探索“乡聘村用机制”。全面开展编制周转池使用工作,建立符合公立医院实际的编制保障和社会化用人相结合的人员编制制度,为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五)深化爱国卫生运动。一是持续加强健康宣州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卫生创建行动,每年申报创成新的省、市级卫生镇;提升健康“细胞”覆盖率,规范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居民健康行为、健康意识有效提高;充实区级健康专家库,开展健康影响评估,重大政策健康影响评估机制基本建立,促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二是科学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建立并充实区级病媒生物专家组,发挥技术指导作用,提高防制工作效率;规范开展城区密度监测,明确年度防制方向;强化城乡环境整治,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孳生地;加强防制重点场所管理,提高“三防”设施合格率;定期组织开展病媒生物灭杀,控制“四害”密度水平。
(六)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一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增加农村订单免费培训中医专业医学生数量,对中医类专业人才落实区聘乡用政策,制定中医药人才上下流动政策。加大对中医药科室绩效比例,制定“师承”带教人员的补助、职称评聘等鼓励政策,建立中医药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表彰,注重发现和推介中青年骨干人才和传承人。二是培养打造中医特色品牌。推进“名中医、中医特色专科”等建设,十四五培养“名中医”10名,中医特色专科10个,特色“中医馆”5家。依托品牌效应以点带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三是不断丰富中医药服务内涵。依托中医在养老、治未病等优势,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保健、治未病、医养结合等项目发挥中医特长,丰富中医服务内涵。四是加强中医药规范诊疗行为。探索建立中医类诊所、门诊部诚信、满意等评价体系,“十四五”期间授牌奖励1-5家疗效满意、规范执业的机构,引导医疗机构自我规范和提升。五是谋划建设宣州区中医院。打破常规创建中医院,在资金投入有限情况下,根据场地、发展规划等综合评估,遴选一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区中医院建设的基础,力争在“十四五”建设“宣州区中医院”,缩短我区与兄弟县市的差距。
(七)加强托育服务能力提升。一是大力宣传托育工作的意义、前景及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家庭积极参与。二是发展托育机构建设。鼓励各幼儿园增加托班;以社区为单位,建设一批托育服务网点。三是积极开展“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对新建或改扩建验收合格并开展服务业务的机构,在税收减免和托位奖补上给予重点扶持。2021年,督促指导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与相关社区开展托育服务网点建设,以及济川街道玉山社区托育园建设。
(八)加强党的建设和行风整治。一是学党史。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于全年党的建设之中,坚持学习党史与学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二是抓整改。认真落实巡视安徽省反馈意见整改,进一步深化认识、主动作为,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继续在整改落实和成果转化上下功夫、见成效,千方百计地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三是整作风。扎实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推进医疗机构行风整治,配合医保部门开展好深挖彻查持续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开展规范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行为专项整治,加大医疗卫生领域关键环节反腐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