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经济发展第一要务,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主动在“一地六县”、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中寻找契机,依托宣城主城区发展,力求突破五星工业经济发展要素制约,寻求新的增长点。
继续转变观念,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立足长三角,捕捉招商信息,主动出击,增强我乡经济总体实力,为乡村振兴奠定经济基础。五星乡属城市规划区,与市区一河之隔,随着水阳江大道、阳德路、宛陵路、青弋江大道等重点工程的实施,五星乡作为城市东扩发展的主战场地位愈加凸显;五星乡是纯圩区农业乡镇,现代农业一直是我们的优势产业,但依然处于“提篮小卖”阶段,随着近几年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政策、资金等一直向农村倾斜,农耕体验、亲子旅游、乡风民宿、农村田园综合体等蔚然成风,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农业生产风景和境内永隆建材、明天食品等闲置的厂房“整妆待嫁”。恳请各位代表发挥“朋友圈”作用,积极推介五星,吸引一批有志之士、有才之人为五星建设添砖加瓦。2021年我乡招商引资任务2.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
继续强力攻坚,强化项目支撑,提升项目落地速度和质量。紧盯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方向,结合“十四五”规划和区域实际,围绕畅通交通“内循环”发展战略,按照“储备项目抓前期、落地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要求,加速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积极申报五星乡水环境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水利改造提升项目、道路建设项目纳入区“十四五”规划项目清单。重点谋划黄酒产业小镇项目、宣城城建建材技改项目、安建物流项目、干混砂浆项目、新型化工助剂生产项目。加快推进宣城城建建材有限公司、宣城市庆锋油脂有限公司入规进度,力争安徽省青草湖酒业有限公司、宣城城建建材有限公司成为规上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做好杰豪机械、仁才加油站等重点企业的点对点服务工作。做好青弋江大道九标项目征迁环境保障工作,加快推进南埂项目论证,保障好水阳江中游治理工程五星段实施进度。
二、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更大力度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现有帮扶政策总体保持稳定、分类优化调整。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紧盯薄弱环节查漏补缺,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持续稳定增收;重点抓好产业扶贫,推进产业帮扶工程,以产业优化升级带动贫困人口不断增收;积极开展就业引导、技术培训,着力增强脱贫群众“造血”能力,进一步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兜底保障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
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立足于“一村一品”,推进刘福芹芽、万桥莲藕、庆丰反季节蔬菜、永义花卉种植和水产品等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借助“长三角一体化”、“一地六县”、“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战略,让我乡特色农产品走出宣城,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实施“科技+农业”,继续深化与省、市、区科技部门联系,落实科技特派员对接和科技普及工作,努力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延伸农业产业链,培育壮大经销商和经纪人队伍,有效利用电子商务等途径,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强产销对接,缩短流通环节,推进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一批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支持现代渔业、新丰农业、宣港星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好“硒”文章,发展特色健康农业;以安徽省青草湖酒业有限公司为核心,打造“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的城东黄酒产业小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紧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规划等,高起点编制多规合一的乡村建设规划。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593万元的宣州区双桥河五星庆丰段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实现五星联圩双桥河堤防达20年一遇防洪标准;完成投资739万元的宣州区杨滩排涝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启动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工程项目红线内征地拆迁工作,完工后水阳江五星联圩段16千米堤防达20年一遇防洪标准。抢抓工期,全面完成2020年度五星联圩水毁修复工程建设任务,确保安全度汛。实施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工程3个,完成双圩路、小湾路、永义下王和金村路的硬化;争取资金,完成振兴西路“白改黑”工程建设。完成阳德路征迁扫尾工作,按时间节点完成靑弋江大道九标段征迁工作,确保市政重点工程顺利施工,畅通五星交通动脉。完成12个农村电网台区改造任务,提升农民用电质量。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五清一改”,申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1个,确保完成人均12元清洁费用的收缴工作。巩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四分、四有”机制, 完善“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区集中处理”运行模式。继续深化文明村镇建设,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健全“一约四会”机制,抓好乡村治理“三治融合”,探索建设五星乡村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机制体系。
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严守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政策,常态化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加大农村宅基地和闲置住房盘活,增加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发包收入。积极盘活村级集体所有的长期闲置的门店、仓库、房屋等集体资产资源,各村借助市政工程攻坚建设优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成长计划,鼓励引入乡村设计师、运营团队参与乡村建设发展,培育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扎扎实实办好民生实事,让五星人民充分共享发展成果,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
筑牢疫情防控底线。树立底线思维,常态化开展精准防控,慎终如始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做好境外、重点地区人员排查管控,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和货物排查管控,坚决阻断疫情输入渠道。严格落实重点场所、重点人员、重点行业防控措施,严防聚集性疫情。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常态化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方案,努力形成全员防控的强大力量。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实施省定民生工程。常态化开展“四进一促”活动,落实稳就业各项措施,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稳步提升全民参保覆盖面。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待遇,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加大重度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及老年人的关爱服务,进一步织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体育事业,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活动中心的阵地作用,组织开展篮球赛、广场舞、红色电影展播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完成马灯等传统文化的申遗工作。做好卫生健康服务工作,加强孕前孕期服务,提高人口质量。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启动“八五”普法,继续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广大干群的法律意识。持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推进“1+9+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加大信访化解力度,严格执行信访领导接待日等制度。不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继续实行和完善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完善为民服务中心和村为民服务代办点建设,继续推广“皖事通”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让数据多“跑路”。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监管,进行新一轮资产核资,完成新一届村委会换届审计工作。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和双拥共建。继续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群众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