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龙、彭文华、郭志龙、张玉莲、巫方才、刘新峰等代表:
你们在宣州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 出的《关于政府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收悉,感谢 你们对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你们 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切实发挥主体作用。自2018年实施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三年行动以来,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线四边” 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秸秆禁烧等工作,大力开展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广泛发动镇村干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形 成人人动手整治环境、人人爱护环境的浓厚氛围。2018年, 印发《宣州区2018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方案》,要求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印制相关宣传单页;2019
年,区委农办印发《宣州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 方案》、《关于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宣传的通 知》,印制万余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标语100条》,向 村民印发《开展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倡议书》,各乡镇 办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利用早晚、节假日走村入户开展集中 宣传,多数乡镇以节日、农民丰收节、演讲比赛、志愿者活 动等为契机,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全年开展清洁卫生宣传教 育活动10053次,参加人员达193936人次。2020年,结合 脱贫攻坚,提出了“干干净净进小康”的口号,成效明显。
二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一是全区各乡镇垃圾压缩中转 站、垃圾转运压缩车、垃圾清运车均能满足需求。采取“户 集-村收-镇转运-区处理”的统一模式,自然村清扫保洁人 员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清扫保洁,通过转运设备运送至垃圾 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日产日清”。二是加强 乡镇环卫专业队伍建设。各乡镇均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所,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每300-500人配备1名 环卫工人的标准,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环卫作业人员, 目前各乡镇共有农村环卫工作人员1731人。三是全区乡镇 驻地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洪林镇、沈村镇、溪口镇、周 王镇、杨柳镇、朱桥乡、养贤乡7个污水处理厂及主管网建 设已完成,污水处理设备及电气已全部安装到位,场站均已 通水,以上7个乡镇驻地污水处理厂已进入试运营阶段。寒 亭镇、新田镇、古泉镇、文昌镇、黄渡乡、五星乡6个污水 处理厂场站土建及主管网建设已全部完成,设备安装、电气
安装也基本安装到位,公司维运人员亦在各场站开展通水调 试等收尾工作,孙埠镇粮食园区已与双桥污水处理厂连接端 接口贯通。四是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农村污 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关决策部署,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 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着力 改善提升全区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水平。(1)扎实推进农村环 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区政府文件印发了《宣州区“十三五”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及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 方案。“十三五”期间共积极争取上级生态环境资金798万 元,重点结合省级中心村完成41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 治工作,建成农村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规模20 吨及以上)20余套,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约300套,新增农 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约1000吨/日,有力提升了全区农村生 活污水治理工作水平。(2)切实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2020 年以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印发黑臭水体摸排 通知,要求结合2018年摸排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开展摸 排,联合相关区直单位完成全区农村黑臭水体摸排情况上报 (13条)。积极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示范工作,将全 区上报的所有农村黑臭水体纳入治理,争取并安排中央生态 环境资金120万元开展治理,2020年底前完成所有上报的黑 臭水体治理工作,组织相关区直单位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区级验收。
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一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按照 “四有、两无”机制,在各乡镇及相关办事处推行了“户集
-村收-乡镇转运-区处理”的模式,做到“日产日清”;加大 经费投入,在原有人均投入52元的基础上,提高人均经费 投入,2021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经费按照农村人口人均 60元/年标准予以落实;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运行、 分级监管、网格管理、绩效挂钩”模式,建立完善区督查考 核、乡镇组织负责、村具体实施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将农 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二是乡镇污水 处理设施。完善PPP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定期检查疏 通管网,充分发挥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最大功效,由宣城聚光 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日常运行维护。着手启动宣州区乡镇 污水治理工程配套管网项目,逐步完善污水配套管网和入户 管网的建设,扩大收水面积、提升收水效率,改善人居环境。 三是农村生活污水。(1)科学规划。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宣 传工作,提升群众环境知晓率,增强群众环保意识,积极落 实《宣州区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2018-2030年)》 内容,积极编制实施《宣州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黑 臭水体治理有机结合,协同开展治理。(2)整合资源,加大 环境整治投入。积极指导乡镇编制农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体 治理项目,做好生态环境项目库项目申报及管理工作,积极 争取中央生态环境支持,结合“一地六县”工作推进契机, 定向精准开展项目申报。(3)强化考核。将农村污染防治攻 坚战内容实施情况纳入对乡镇办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 内容,并适当加大考核比重,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同时,通